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潜在写作1749-1976
释义

本书是学术界第一部完整探讨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大陆的潜在写作的专著。全书分为“被边缘化的文学路的延续”、“从现实战斗精神到现代反抗意识”、“民间意识、文人心态与文学精神”、“‘共名’时代的个人觉醒”四个部分,作者力图从这四个方面梳理这一时期的潜在写作现象,钩沉文学传统知识分子精神在时代底层的延续和演变,从而打破以往当代文学史研究只注重当时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这一局限,指出在一个一体化的时代,文学和知识分子精神仍然有其多元性的遗存。

图书信息

出版时间: 2007-4-1

字 数: 490000

页 数: 449

I S B N : 9787309052954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文学 >> 文学理论

定价:38.00

作者简介

作 者: 刘志荣

出 版 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刘志荣,陕西白水人。199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同年起留校任教,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出版有对话集《百年文学十二谈》(主持),参著《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主编),发表论文和对话五十余篇。

图书目录

导论 1949——1976年中国大陆的“潜在写作”的几个问题

一、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特殊转型

二、特殊空间中写作的品格

三、重塑记忆:潜在写作的历史意义

第一编 被边缘化的文学路向的延续

引言 时代边缘的文学路向

第一章 狂人康复的精神历程:1949年后沈从文的心灵线索

一、“疯狂”中的精神线索

二、文学作为生发意义的可能

三、日常生活、“有情”与“音乐”:《从文家书》的文学与精神意义

第二章 现代焦虑的精神超越:论无名氏的潜在写作(上)

一、超越与焦虑:《无名书》的内在矛盾

二、黑暗的重压:现代焦虑的几个面相

三、光明与圆全:精神超越之路

四、“星球哲学”:未能完满的探索

第三章 痛苦的雨滴:论无名底的潜在写作(下)

一、诗歌:疯狂错乱的世界

二、短篇小说:日常生活中的规训与压抑

三、散文随笔:智者的沉思与孤独者的私语

第四章 生命最后的智慧之歌:穆旦在1976

一、历史的诱惑

二、“我”的形成

三、两种因素的冲突

四、四季循环

第二编 从现实战斗精神到现代反抗意识

引言 苦难中的坚守与个人主体性的回归

第一章 射击与坚守:胡风的狱中写作

第二章 绝望中的抗争:彭燕郊与绿原的潜在写作

第三章 “生命炼狱边的小花”:曾卓苦难之中的爱与希望之歌

第四章 生命的伤残、反抗与坚守:牛汉“文革”时期的潜在写作

第五章 地火在运行:张中晓与《无梦楼随笔》

第三编 民间意识、文人心态与文学精神

引言 民间的另一种向度

第一章 民间意识与文人心态:“散宜生体”

第二章 民间传说与美的追寻:唐湜如水的旅程

第三章 民间大地上的生命探索:昌耀在青藏高原

第四章 知识分子在民间的启蒙之声:蔡其矫的潜在写作

第五章 民间生活的追忆:朱东润的《李方舟传》与丰子恺的《缘缘堂续笔》

第四编 “共名”时代的个人觉醒

引言 作为对时代的疏离、分裂与反抗的个人性

第一章 黑夜中漫游的灵魂:灰娃

第二章 从孤独者到启蒙诗人:黄翔

第三章 一代人的精神分裂:食指

第四章 新的诗歌的诞生:白洋淀诗人

第五章 论辩的叙事:赵振开的小说《波动》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1: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