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潜水族
释义

他们在完成一系列严格的训练后,持有专门组织颁发的潜水证,借助安全的设施远离嘈杂陆地,置身于宁静海底欣赏水中斑斓的世界,当身体摆脱了重力的束缚,身心完全放松,在林林总总的生物中穿梭,重新认识生命的价值,感受自然的馈赠。

潜水族特征

1.他们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具备相关的医学、物理学和海洋生物学知识;2.喜爱神秘瑰丽的海底世界,在宁静的海底体会生命的真谛;3.热爱生命,亲近自然,有一双善于发现美丽事物的眼睛;4.发现美丽,分享快乐,在水中感受另外一个世界的奇迹;5.他们的友谊在远离陆地的海底接受了特别的考验,这项运动让他们找到了一生的挚友。

潜水族相关报导

看过《海底总动员》的人一定都记得影片中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可爱的小丑鱼在海葵中露出漂亮的大脑门、五颜六色的热带鱼成千上万的游过、偶尔游过一只憨态可掬的海龟、还有瑰丽的珊瑚丛……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些只能在电影或者科技片中欣赏,一场电影,又让热爱海洋的人们心动不已。曾经在去年走进我们视线的潜水族,又和二月这个甜蜜的日子联系在了一起,而略带神秘的“潜水”也正悄悄地走进大家的生活。

2月7日,北京空间·蒙太奇潜水俱乐部,我找到了曾经和我有着共同想法的人。出乎我意料的是,开业仅半年时间的这家俱乐部,已经拥有了700多名会员,其中潜水会员就有近百名。潜水这一运动对我来说,充满着好奇和神秘的色彩,就像这里的名字一样,的确是一种蒙太奇的效果,似乎一切冒险、未知都存在于这个蓝色的“剪影”之中。而有这么多人爱好这项在我眼里还是很新鲜的运动,是令我没有想到的。与一些在游泳池中教人练习所谓潜水的机构不同,空间·蒙太奇拥有深达7米的室内潜水池,波光潋滟映照着玻璃地板下细细的白沙、斑斓的贝壳、海星,墙上的玻璃里陈列着各种海洋生物的标本,一切都仿佛一个梦境,隔开了外面喧嚣的都市,仿佛一脚就踩进了一个大海的梦里。

方是个年轻的女孩,我刚去的时候,她正在空间·蒙太奇的教练谭的指导下,穿戴上一大堆让我紧张的设备做着潜水前的准备。潜水对我来说,刺激的诱惑是十足的,但恐惧的威慑也绝对不比这刺激要差上一点。人对水的恐惧有些与生俱来,当我把头没入水中的时候,一下子就听不到任何外界的声音,在水中,每个人都变得有些孤立无援,寂寞而恐惧。而且,所有的生命都维系在细细的一根呼吸管上,这一切都不能不让人担心和紧张。

“扑通!”方和谭面对面一起下了水,从水面上看去,她和谭都慢慢地只剩了一个圆圆的头顶和有些变形的短小的身躯。我清楚地看到,方的手还在紧紧拉着谭的臂膀,一步也不敢离开。

方似乎是得到了鼓励,尝试着放开自己的手,却忘记收回自己的胳膊,下意识地对谭伸展着。谭慢慢地示意她放松身体。方开始尝试着漂浮,游动。渐渐地,她的动作越来越大,越来越快,慢慢地,简直就像一条自由的鱼,全然看不到刚才那拘谨的样子,而谭紧紧跟随在她的身边。

“哗———”随着一阵水花泛滥,刚一露出水面的方就忍不住咯咯笑着,大声说:“真好玩,感觉好极了!”我很想知道她的感受,便急切地问。她一边登上池沿,一边说:“自由哇。”

在水中把心贴近

“在水中,你才真的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人与人的依赖。”谭的一句话说得很有哲理。从他那里我才知道,潜水是必须要两个人以上才能从事的活动,因为在水里,一旦有人出现意外,就必须要靠另一个人的力量来拯救生命,那种生命的依赖,是别人难以想象和理解的。

“潜水的夫妻不打架。”是俱乐部中不知谁说的名言。虽然带着些调侃的成分,但其中的意义却并不那么简单。

于是便有了一个潜水族很普遍的现象,“双人组合”。第二次和潜水族聚会,9个人中其中有3对夫妻。丁和裘是一对很恩爱的恋人,2004年1月,朋友们又一次组织了潜水活动。第一天下水,为了安全起见,他们被“无情”地分开了,潜水实践经验少的裘被安排和经验丰富的教练同一组。经过一天的调整和适应,裘终于和自己心爱的人携手同游,两个人一起分享快乐。丁比裘的潜水经验多些,在他的帮助下裘开始学会去欣赏海底的美。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一个简单的动作却能传达许多平日感受不到的信息,“那种传递的关爱和平日里真的很不相同,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中,两个人的心贴得更紧了。”来自上海的“小鱼”也有相同的感受:“在泰国考Padi的时候,那天出海潜水,能见度很差,而且潜的地方有点儿像一个垂直的洞,我们跟着教练潜到30米左右,真的有点儿怕,当时在水里握着男朋友的手,就觉得天塌下来,我也不怕了,那真的是一种美好的体验。”

2月正是一个浪漫的时节,很多情侣正在悄悄地从地上走进水下,正在努力潜水的方说,她这么努力,就是要把自己的男友“拉下水”,让他也和自己一道体会那种在“人间”体会不到的美好。她忽然一转身,指着身后的一个招牌“把健康送给你爱的另一半”,笑着说:“我们要来这儿‘心灵健美’了。”

在水中接近天堂

“生命源于水。能潜水的地方对我们来说,都与天堂沾点边。”

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里说巴黎有一群坐办公室的年轻人,周末画画,自称“素人画家”。我们这群在北京坐办公室的人———当然不止北京,周末和假期出门潜水,或者干些跟潜水有关无关的事儿来娱乐自己,应该也可以简称为“素人潜水员”。

2003年4月21日至5月11日,在大多数北京人困坐愁城时,小平和莎拉带着他们的潜水设备和摄影器材———OlympusC-40Zoom数码相机+PT-012防水外壳,去到了一个离天堂很近的地方———印度尼西亚帕拉威岛-PulauWeh,Indonesia。从普吉出发,经马来西亚槟城(Penang, Malaysia),转乘七个多小时的船到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Sumatra,Indonesia)的棉兰(Medan),再从棉兰飞往北面亚济市(Banda Aceh),再乘车和船到达帕拉威(PulauWeh)。普通的旅行哪有这么舟车劳顿,不过小平和莎拉他们不是去旅行,是去潜水。能潜水的地方,对于他们来说总跟天堂沾点边,而帕拉威这小岛也确实很偏远,所以外地游客真的很少,潜水时,感觉离天堂更近……

这是北京潜水人俱乐部会员的一次活动,规模不是很大,主要原因是这段时间SARS闹得很凶,别说办签证出国潜水了,就是在国内,跑到北京边上的王家园水库进行一次常规训练过一回瘾,都不成了。但是SARS之前,这样的活动“潜水人”每年都有那么几次。还有若干次国内的活动。海南是大家常去的,大连、青岛、烟台也经常光顾,自然,更多的时候是在北京周边的某个水库进行常规训练。因为大家不是总有大段的时间出门,而潜水训练,是不能停的———像SARS时期连游泳馆都不开了时,大家也照常活动,只是实际操作换成了纸上谈兵。

对了,这里所说的“潜水”,不是游客在海南三亚经过半小时的讲解训练就可以跟着教练下海的“体验潜水”,他们都是持有CUA-CMAS潜水证书的潜水员———不,他们另有职业,持有潜水证,也并不是像三毛的大胡子荷西那样要靠这个来挣钱吃饭,而是花钱来找娱乐。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里讲巴黎有一群坐办公室的年轻人周末画画,自称“素人画家”,那么,他们可以称做“素人潜水员”。

丑陋而可爱的动物

我和晓龙约好周六下午在亚运村某咖啡馆见面时,并不知道他约了多少会员。晓龙自己也不知道。“我把消息发出去了,有时间的都会过来。”他说。结果从下午1点30分开始,到4点,前后来了十几位会员。“等会儿还有人要来。好长时间没出去潜水了,大家都憋得够戗,所以有机会纸上谈兵也是好的。再说我们在一起也不一定都是玩潜水……”晓龙这边说着,那边尚杰、陈漪、汤涛就开始交换最新的大堡礁潜水照片的信息了。

潜水人的网站上,除了俱乐部活动的照片,最吸引人的是俱乐部会员潜水时在海底拍摄的照片。“潜水的乐趣就在于你看到了别人在陆地上看不到的东西。不但你自己看到了,你的伙伴也看到了。乐趣被分享时,并没有减少,而是加倍了。”

“潜水有危险吗?水里有各种各样的生物,有各种各样的可能发生。我看过一集DISCOVERY,讲的就是海里的鱼类攻击潜水人的。还有海里的鳗鱼、海蛇,要知道女人天生和蛇是有仇的。”和大多数俱乐部不同,“潜水人”这里性别的差别基本不存在,会员男女比例十分均衡。“谁会怕?在海里我们是庞然大物,是它们怕我们!只要你不去攻击它,没有什么鱼会主动伤害你,包括鲨鱼。”一群娇滴滴的女子笑呵呵地说,“我们不怕。”而一旁的丁刚则有些坏笑:“像海鳗、海蛇这些动物,张开嘴巴这么大,真的很可怕。不过你不把它逼得无处可退,它就不会攻击你。”他边说边把两只手掌合在一起,做开合的动作吓唬人。

事实上,很多海洋生物都是有毒的。水母、海胆这些东西有毒大家都知道,水母的毒性甚至可以置人于死地。就像小丑鱼这样漂亮而且小的鱼,也有毒性,且会攻击人。“潜水的时候被水母触须蜇一下,有时候是难免的。不过大多数水母,尤其是白色透明的水母,毒性不大,而且蜇得也不严重。事实上就是珊瑚,在产卵时也会放很多触须在水里,会蜇人的,不过通常都不打紧。”谭晓龙这个三星的潜水教练给我讲课,“在考潜水证书时,我们都必须学一些关于海洋生物的课程。而且喜欢潜水的人,也自然会留意这些东西。动物无论是陆地上的还是海洋里的,都有一个特性,就是不会主动去攻击人,除非你碰到它,把它逼得没地儿退了。而我们在潜水训练时,就得学会怎样不去打扰这些动物,包括植物。”

“潜水是为了看那些平常你看不到的景象和生物,而不是去打扰它们。”几乎所有的潜水人都同意这个观点。“不过潜水不只是去海南岛或者大堡礁看珊瑚。基本上赤道线附近的海域,水的能见度特别高,水里的生物也特别丰富。但像青岛、大连、烟台这样的北方海域,虽然潜水要受到气候风浪等很多限制,但看到的东西也很不同,比如巨大的海藻,那感觉就像进了原始森林。”

潜水族-潜水入门

我们之所以能潜水,其实全靠特殊而又先进的装备。潜水装备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和设计,使得它们不但实用,而且也美观漂亮。面镜、呼吸管、脚蹼、浮力调节器、气瓶、呼吸器、潜服、仪表、配重等等都是潜水时的常用装备。面镜、呼吸管、脚蹼被称为潜水时的三宝。在水里看清事物,必需在眼睛的前方有一空气介质,面镜就有这样的功能。呼吸管则可满足你既可轻松地浮在水面又能呼吸观察水下的景物。在选择呼吸管时有两个必备条件:即使用舒适、呼吸容易。脚蹼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使人在水中保持稳定,双手能从事其他工作。在水肺潜水装具中,气瓶用于储存大量空气。呼吸调节器的设计是根据周围环境的压力面调节出该深度所需的空气浓度。调节器包括两级减压装置,第一级连接气瓶头,先将瓶内的高压空气做第一次减压,经过中压软管输送到第二级减压部分,减到适合潜水者吸入的压力吸入体内。浮力调节系统是潜水技巧的重要环节。背心式浮力调节是最受欢迎的样式。

其他装具还有潜水服、配重系统、气压表、深度表、指北针、潜水电脑、照明灯。在这里特别说明,配重系统是为了调节自己所穿着的装备的浮力,必须使用。最常用的是5CM宽的尼龙带,配1至8公斤的铅块。气压表是潜水的必备装备,它指示气瓶气量,像汽车的油表一样。

对于即将潜入的水下世界,你首先应建立如下概念:在压力下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在水中呼吸是非常容易的;气在水下用完了如何处理;心情紧张如何调节;潜伴的责任非常重要。潜水运动有一个特殊的要求:在潜水过程中要有潜伴陪同,并要始终坚持潜伴制度。潜水实际上是一项社交活动,在与友人一起潜水时会增加更多乐趣,一同欣赏水底奇景。你可以结识更多的新朋友,与潜伴一起室内潜水,既可以享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又安全方便。一旦潜水要永远遵守潜伴制度。

享受室内潜水的乐趣要先接受训练,你需要学会使用装备,懂得预防水压造成的身体不适或伤害,并熟练地掌握一些技术,例如面罩排水,呼吸的方式和浮力的调节等。所学的并不多,掌握起来也不难,基础潜水的要求很快就能达到。到那时,你将不会只满足于室内潜水,会更进一步希望学习水下摄影,捕捉美丽镜头,或热衷于水下考古,洞穴探索......体验过潜水的人,都难以忘怀那使人像海底生物一样,自由在水中漫步的感觉。

潜水族-安全守则

基本原则:

1.遵守二人同行制。

2.一定要穿配救生衣。

3.配重带最後配带。

4.勿使用耳塞。

5.调整新潜水衣的浮力。

6.一定要将面罩内的水除尽。

7.不要做超呼吸的动作。

8.完全离水(上岸)後才拿除蛙鞋,面罩,呼吸管。

二人如何同行:

1.两人在入水到上岸,都必须保持在一起(同进出)。

2.技术隹者(教练)不可任由同伴独自上岸。

3.游在前方者(技术隹者),须常常回头看同伴之状况,并配合其体力技术放慢速度。

4.游在后方者(初学者),要保持在同伴的斜后方。

落单时的处置:

1.保持镇定。

2.浮上几公尺,扩大自己的视野(寻找同伴)。

3.若无发现时,就浮上水面,注意在水面的气泡。

4.超过10分钟再无发现,就必须回到当初入水点(岸上)寻找。

几种重要的手势:

手势的意义或许各人(各地)会有少许差异,须在下水之前做好沟通。

1.OK

2.注意(物体)方向

3.下潜

4.上升

5.空气要没了

6.给我空气

7.空气用完的手势,是在残压计为30kg/cm平方时,就应做的手势

其它:

1.若无必要,请勿猎杀水中动物。

2.最起码,每10码就必须检查水中残压计。

潜水——探索生命发源地的奥秘

在了解这项运动之前,我对潜水的概念停留在discovery的画面中,海底神奇的世界给潜水运动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其实没有那么神秘,只要你热爱海洋,身体健康,参加正规的培训,就可以潜水,休闲潜水实际上是一项很安全的活动。”可能大部分人和我有一样的想法,拥有CMAS三星级教练员证的谭在谈话之初就给休闲潜水“正名”,据国外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各种运动项目危险系数排名中,潜水排在第43位。位于第42位的是足球,第1位的是航空运动。潜水族所进行的就是放松身心、享受生命、感受大自然美丽的休闲潜水。其实,生命就是发源于海洋,人的生命从起始之初就是在演绎物种进化的过程,胎儿在母体中就类似于在大海的怀抱,即便我们离开了母体,却都保留了亲水性。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对潜水的恐惧,源于对未知事物的不确定,一旦进行过正规的训练,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潜水带给人的只有感观的享受和身心的放松,当潜水人在跃入大海,和成群的鱼儿一起遨游在水中,陆地那种嘈杂喧嚣慢慢远离,听见的是自己的呼吸,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考取潜水证需要多久?

考取一本潜水证所需要的时间长短跟你自身的学习状况和身体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一家正规的潜水公司和一位资深教练也是必不可少的,CMAS潜水证的课程包括理论学习,泳池学习和开放水域实习三个部分,如果您能在家通过书本或DVD等学习好理论知识,则可减少理论学习的时间,则可增加泳池和开放水域学习的时间。

潜水提示

潜水对技术和装备都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必须在人体适应的条件下进行,下列病患者不适合从事潜水运动:酒(醉)后、心脏病、羊痫风、感冒、神经过敏症、气喘、糖尿病、高(低)血压、有关耳鼻疾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5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