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前列腺炎综合症 |
释义 | 前列腺炎综合症是一种临床症候群,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排尿困难等排尿异常症状,会阴部、下腹部、阴囊、腰骶部等部位不适或疼痛,具有各种独特形式的综合症。 疾病概述前列腺炎综合症概述: 其临床征象类似,但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不同。 前列腺炎综合症有多种分类方法,临床大多采用急性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 。 临床症状前列腺炎综合症的临床特征: I型表现为突然发热、寒战,腰骶部及会阴部痛,同时有全身不适,虚弱无力、关节痛及肌肉痛,伴有明显的尿频、尿急、排尿灼痛及排尿困难。直肠指诊示前列腺发热、肿胀、触痛明显,部分或整个腺体变硬。触诊时禁忌强烈按压前列腺、不宜行 EPS 检查,收取尿液行常规检查及培养即可达到获得病情的目的。II、III型从临床表现上难以区分,因其具有类似的临床特征,均表现为腰骶部、会阴部等部位疼痛,伴有排尿剌激或梗阻症状,性功能不全和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其中会阴部、下腹部、睾丸、及射精痛是慢性前列腺炎最典型的特征。患者常描述这类疼痛为难以表述的酸胀痛。 临床检查前列腺炎综合症的临床检查及诊断: 1、EPS 检查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一般认为白细胞>10个/HP为有炎症。有些学者对此值有不同看法,而且一次EPS检查也很不可靠。四杯检查法用来进行细菌感染部位的定位诊断,以区别II型,IIIA 型和IIIB 型前列腺炎,被认为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但在临床中只有不到 5% 的泌尿外科医生采用此法,原因是此检查方法繁琐、费时、费钱、另外有时不能按摩出前列腺液,且PS病因中只有5%-10%是细菌因素。R型患者一可般有尿路感染史,没有者可视为III型前列腺炎。最近一些学者运用二杯法代替四杯法,此法只取按摩前中段尿和轻按摩后尿液,进行尿常规及培养检查,可获得四杯法同样结果。 2、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 最开始用于诊断前列腺炎综合症。前列腺炎综合症患者前列腺有七种不同的超声征象,高密度和中等密度回声区、无回声区、包膜不规则、包膜增厚、射精管回声及尿道周围区不规则。在前列腺经直肠三维B超引导下还可进行前列腺组织活检 , 高密度回声代表腺体淀粉样变,中等密度提示炎症和纤维化,无回声区提示炎症。可用元回声的超声改变观察疗效。如果前列腺内有以上几种超声征象,即可诊断为II、III型前列腺炎,没有者但又具有前列腺炎守症候群,则考虑为RIB型前列腺炎。 3、尿动力学检查可了解后尿道神经肌肉障碍所引起的前列腺尿道压力的变化,表现为最大和平均尿流率下降,静息期的最大尿道关闭压异常升高,膀胱颈和前列腺部尿道至尿道外括约肌部分松弛不完全,这些特征提示交感神经系统紊乱,在III型踢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时常可见到这些特征。尿流率检查可获得排尿异常的信息,应作为常规检查。 治疗方法和药物前列腺炎综合症的治疗1、抗生素的应用: 主要包括喹诺酮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及四环素类抗生素。 急性期,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最好采用胃肠道外的静脉给药途径,在未明确致病菌种类之前,可给予青霉素,链霉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等均能渗入前列腺组织并达到一定的药物浓度。在明确病菌种类后,再根据药敏结果给予相应的抗生素,虽然这些抗生素是非脂溶性,理论上不能弥散入前列腺,但临床研究却表明前列腺组织和前列腺液中的药物浓度常常能达到消灭细菌的水平。这可能是由于急性前列腺炎打破了正常生理屏障,使大部分抗生素进入到前列腺液中的结果。 一般急性期抗生素的应用宁长勿短,建议为4—6周。尽量选择那些容易为前列腺所吸收的药物。如,磺胺类和喹诺酮类,且价格低廉,疗效可靠,副作用小,治愈率高。 2、抗炎药 抗炎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比较多,疗效可靠,是短期2线合理治疗的选择,无论是短作用时间的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是环氧合酶—2抑制剂在改善慢性前列腺痛症状中越来越显示出优势,且不良反应轻。药物有非泼拉酮,吲哚美辛(消炎痛),双氯芬酸,布洛芬,具有消退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不适的效果。还可抑制前列腺液内PGE2,而接触其对β—内啡肽释放的抑制作用,因此可以减轻水肿和疼痛,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并常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如双氯芬酸与喹诺酮类联合应用。应用吲哚美辛3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获得良好的效果。双氯芬酸钠是一种强效的消炎镇痛药,是前列腺素合成酶强有力的抑制剂。可以使前列腺素的合成、释放减少。直肠内使用双氯芬酸钠栓,50mg每天3次,连续应用7天,为一疗程,无明显副作用,可以较好的缓解前列腺痛的症状,对于尿频,尿急的症状也有改善作用,总有效率为88.68%。 3、 镇痛药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疼痛是机体面临刺激或疾病的信号,同时又影响生活质量,对医师而言,疼痛是机体对创伤或疾病的反应机制,也是疾病的症状,长期的疼痛刺激可以反过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理性重构,导致疼痛症状的进展和愈加难以控制。前列腺炎的慢性疼痛常有生理性,心理性,和社会功能的改变,需要引起重视,早期给予治疗。以防止疼痛的慢性化过程,进展和形成疼痛记忆,造成患者不必要的伤害。 4、a--受体阻滞剂 a--受体阻滞剂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中最重要的药物,即使是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也应该配合应用,是必须的基础用药。一般应用一种a—受体阻滞剂治疗。对于一种药物效果不好的患者,可考虑改换同类药物。目前可选择的药物有:哌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盐酸坦索罗辛等。以往常常选用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的a1—受体阻滞剂哌唑嗪。治疗方案:起始用哌唑嗪,0.5mg,1/d,晚睡前服用,两天后改为1mg,每天一次,临睡前服用。再两天后,改为每天2次,每次1mg。再两天后,改为每天2次,每次2mg,逐渐加量,因人而异。以达到较好的效果,而不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头晕等明显的副作用。绝大多数患者一般每天应用2—4mg哌唑嗪可获得满意效果。最大剂量可达到每日18mg。但一般不应该超过6—9mg,起效时间为3—5天。多数患者对持续用药反映良好,所以治疗良好的患者持续用药是非常必要的,国外主张连续服用半年以避免症状复发。 总结上述几种a--受体阻滞剂在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评定,至少应用在12周以上,国外多主张半年甚至更久,以求获得前列腺功能的最佳效果。而在治疗前列腺增生时,通常只需几天就可获得显著的临床症状的改善。 5、 精神心理治疗 一些医师将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体重归因于前列腺是不妥当的,几乎所有医学领域专业内的疼痛性疾病可能都有难以发现的病因,毫无疑问,心理因素造成的前列腺炎相关临床症状往往有难以客观检查的直接证据存在。并使得许多对症的强化治疗最终丧失疗效。因此,心理支持和药物治疗至少对部分患者来说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几点建议:由于盆腔疼痛往往不是心理性的,而是由于前列腺或前列腺周围组织器官所引发,所以建议不要给这些患者冠以“神经质或精神病”,要记住,慢性反复发作的疼痛症状,可以进一步导致精神改变的躯体症状化,形成组织器官的某些生理功能改变,而器质性改变又可以影响情感的改变,病形成恶性循环,所以,适当采取药物、心理、行为等综合治疗原则,尤其是进行心理调节和心理治疗是行之有效的。 6、 功能整体医学和互补替代医学 功能整体医学:将健康和疾病看做是身体、精神、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互补替代医学:是用来补充和完善传统治疗方法的一系列健康关怀活动。功能整体医学和通过身心医学咨询饮食制度改善生活习惯调整、植物药治疗、微生物与矿物质供给、营养成分补充等手段来预防和治疗慢性顽固性前列腺炎。 饮食及一般营养(1) 抗氧化应激 根据对精液或前列腺液内的氧化应激反应反映情况,决定是否采用抗氧化应激治疗,由于氧化应激可能参与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并对精子产生明显的氧化损伤,因此经验性的应用抗氧化剂或自由基清除剂可能会有一定的疗效。并可能通过抑制前列腺素水平而减轻慢性前列腺炎产生的疼痛症状,如维生素C与维生素E,尤其是对同时合并男性不育症的患者可恢复精子的受孕能力,从而使患者达到自然生育的目的。抗氧化治疗可以减少氧化应激对前列腺组织造成的损伤,从微生物角度看,自由基清除剂在控制细菌生长繁殖及炎症的发展变化方面也有潜在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前列腺炎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 (2) 补充微量元素锌 (3) 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对于慢性前列腺炎,尤其是久治不愈的,应该关注他们的有害生活习惯,并加以克服,例如,酗酒,纵欲,长时间骑车或久坐等,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利于疾病和促进疾病的康复。 7、激素类药物 8、 外科治疗:为前列腺炎综合症的最后一种选择。适用与难治性、病情顽固、症状反复发作、有大量的前列腺结石者。 疾病预防多饮水 多饮水就会多排尿,浓度高的尿液会对前列腺产生一些刺激,长期不良的刺激对前列腺有害。多饮水不仅可以稀释血液,还可有效稀释尿液的浓度。 不憋尿 一旦膀胱充盈有尿意,就应小便,憋尿对膀胱和前列腺不利。在乘长途汽车之前,应先排空小便再乘车,途中若小便急则应向司机打招呼,下车排尿,千万不要硬憋。 多放松 生活压力可能会增加前列腺肿大的机会。临床显示,当生活压力减缓时,前列腺症状会得到舒缓,因而平时应尽量保持放松的状态。 洗温水澡 洗温水澡可以舒解肌肉与前列腺的紧张,减缓不适症状,经常洗温水澡无疑对前列腺病患者十分有益。如果每天用温水坐浴会阴部1―2次,同样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防止受寒 不要久坐在凉石上,因为寒冷可以使交感神经兴奋增强,导致尿道内压增加而引起逆流。 补充锌和硒 鱼、虾、泥鳅、鱿鱼、海参等水产品、海鲜富含锌。当然食物的营养摄取是有限的平时可以服用一些补锌剂(如易精通),它含有多种维他命和微量元素锌和硒。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