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前坊村 |
释义 | 前坊村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隶属上饶县),信江上游,北纬27°58′-28°50,东经117°41′-118°14′。位于铅山县与上饶县交界处,毗邻青溪镇与鹅湖镇,全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总人口4200余人。境内油茶林面积达2000多亩,占林地面积的近三分之一,名列全镇前茅,2001年前坊村被上饶县林业局授予“上饶油茶之乡”荣誉称号。2008年被列为全县六个油茶重点示范村之一。 中文名称:前坊村 英文名称:Qianfang village 电话区号:0793 邮政区码:334114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行政类别:村 基本概况 拼音:qián fáng cūn 英译:Qianfang village 前坊村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上游,北纬27°58′-28°50′、东经117°41′-118°14′。东邻上饶市信州区、玉山县、广丰县,南连福建省浦城县、武夷山市,西接铅山县、横峰县,北界德兴市。全村南北长3.2千米,东西宽4.6千米,总面积12.36平方千米,总人口4136人。 全村辖2个村,前坊村、洪源村。前坊村:乐家、苏家、下仓坞、毛坞、岗坞垅、前坊各队、洪源村:谢家、李家、湾塘、柯家、杨家、周家。 地理环境 村境中山、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从南北两端向中部呈蹊径状递降,大致平行于信江对称分布,显著构成南北高、中部低的马鞍状地形。中山分布在村境南部和北部,占全村土地总面积36.2%,海拔1000—1800米,南部最高点五府岗海拔1891.4米。低山主要分布乐家、苏家、下仓坞、毛坞、岗坞垅、前坊各队一带,占全县总面积13.1%,海拔500—1000米。丘陵低丘主要分布在县境中部信江两侧,占全村总面积48.8%,海拔100—500米,多为丹霞地貌。 前坊村境内无大河流。年均气温17.8℃,年降水量1720毫米。有、钽铌、瓷土、石灰石、铝土等矿藏。特产白玉豆,盛产木竹、油茶。横南铁路、上(饶)分(水关)公路经境。 自然环境 地形 村境中山、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从南北两端向中部呈阶梯状递降,大致平行于信江对称分布,明显构成 五马分槽--垂帘瀑 南北高、中部低的马鞍状地形。中山分布在村境南部和北部,包括船山、五马分槽、蛤蟆石、狮子山,南部最高点五马分槽海拔890.4米。五马山峰切割强烈,瀑布较多。地形兼有中山与丘陵的特征,地表溶沟、溶槽、石芽多见,有地下溶孔、溶洞和地下河。村内河谷平原呈长条状分布于信河流两岸,主要由河漫滩和河流阶地组成,属侵蚀堆积地貌。县境著名山川是五马分槽。村内水库众多,水利发达。 气候 前坊村1986年至2000年的气象资料显示年平均气温17.8℃,平均最高气温是1998年,为18.6℃;最低气温是1989年,为17.5℃。历年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8.8℃;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6.2℃。年平均降水量2066.1毫米,年最大降水量出现于1998年,为2589毫米;年最少降水量出现于1996年,为1288.6毫米。月最大降水量出现于1998年6月,为966.9毫米;月最少降水量出现于1987年12月,为0.6毫米。降水分布不均,南北山区多于中部丘陵、平原月平均日照142.6小时,1988年月平均日照时数最长,达166.7小时;1997年月平均日照时数最短,为117.1小时。7月平均日照时数最长,为228.3小时;3月平均日照时数最短,仅80.2小时。年平均风速1.3米/秒。最大风速年度是1987年,平均风速1.9米/秒;最小风速年度是1996年、1997年和1999年,平均风速1.0米/秒。月平均风速3月、4月最大,为1.5米/秒,10月、11月、12月最小,为1.2米/秒历年有霜,霜期最长的是1986年冬至1987年春,有霜期达32天;霜期最短的是1990年、1991年、1993年和1994年,有霜日仅9天。年平均气压1001.8百帕。最高气压年份是1987年,为1002.4百帕;最低气压年份是2000年,为1000.7百帕。 主要名人 付林福 方天祥 方能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