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钳制 |
释义 | 基本信息词目:钳制(箝制) 拼音:qián zhì 词义:用强力限制,使不能自由行动;或以兵力和火力拖住敌人。 例句:钳制言论。钳制住敌人的兵力。 详细释义基本解释1. [muzzle;gag]∶制止表达(如言语或动作的表达) 钳制舆论 2. [hold up]∶以兵力或火力吸引和拖住敌人 我军从后方钳制住敌人的进攻 详细解释强力控制。 《朱子语类》卷一二六:“而其始者祸福报应之说,又足以钳制愚俗,以为资足衣食之计。” 明 宋濂 《松隐庵记》:“或者不知,徒谓释氏能以祸福钳制人,故有所冀而为之。” 章炳麟 《五无论》:“故议院者,国家所以诱惑愚民而钳制其口者也。” 正文以兵力火力吸引和拖住敌人的作战行动。亦称牵制或箝制。目的是使敌分散力量,顾此失彼,保障己方主力作战。分战略钳制、战役钳制和战术钳制。钳制通常以部分兵力在次要方向上实施,方法灵活多样,主要手段是攻击。积极的攻击、袭击、袭扰或佯动,都可以吸引、迷惑、拖住敌人。以积极的防御行动,也可以达到钳制目的。钳制的运用较为广泛,不仅限于地面作战,空中、海上作战也常采用。1942年的中途岛海战,日军为夺取前进基地和诱歼美军太平洋舰队,对阿留申群岛进行过海上和空中的钳制性攻击。中国人民解放军善于运用钳制的手段,如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中,钳制部队以积极的行动,拖住国民党军10个整编师,使敌增援企图不能得逞,从而保证主力完成了歼敌任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