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钱东镇灰寨村 |
释义 | 基本概况饶平县钱东镇灰寨村(包括塔护自然村)位于国道324线饶平境复线始端。北倚佳木繁阴的大北山,南朝天然良港三百门,四季分明、依山傍水、土地平坦、物质丰富、水源充沛、水质洁净、空气清新、广聚人气、风景秀丽。是闽粤交通的门户、汕头、厦门两个经济特区辐射的交接点。 该村有耕地面积2000多亩,山地面积8035多亩,鱼池面积1500多亩。2010年,全村生产总值达3亿元,工业总产值1.7亿元,农业总产值1.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100元。 灰寨村内企业:食品饮料厂、纯净水厂、水泥预制构件厂、机砖厂等。 主要农产品:水稻、地瓜、水果、红椒、青椒、辣椒、大白菜、油桃、芦笋、多豆等。 该村民风纯朴,治安良好。 经济状况农业全村与时俱进提出“抓典型、抓推广、抓提高”的工作思路,大力调整农业结构,通过实行因地制宜、办点示范、加强扶持和服务等配套措施,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几年来全村种植特色作物、淡水养殖面积突破2800亩,其中种植水果1000亩、莲藕100千亩、种蔬菜200亩;养鳗、鱼、虾、蟹1500亩。农业总产值达1.3亿元。目前全村农业初步形成了特色化、规模化、商品化的生产模式。 工业灰寨村切实加强组织建设,积极推行党务、 村务公开,规范、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确立“工业立村、强村富民”的发展思路,不断优化硬软环境,支持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发展。近年来,村新办民营企业4家,计划新增投资额400万元。目前,该村拥比较有规模的民营企业6家,在厂职工人数2000多人,企业年总产值超1.5亿元,每年为国家创税收300多万元。 教育卫生教育灰寨村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实施科教兴村战略,多方筹集资金增大对教育的投入,全面推进校园标准化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教育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1992年12月灰寨小学新校舍竣工交付使用,校园占地面积110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96平方米,总造价230多万元。 学校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各种功能室初具规模,有多媒体电教室、电脑室、仪器室、图书阅览室、广播室等。 学校素质教育硕果累累:近年来,考上县级重点中学有数十人;学校潮州民乐队屡获镇、县、市级奖;学生书画作品多次入选县级中小学生书画展,其他各项竞赛活动成绩也常名列前茅,多年被评为县、镇级先进单位。 灰寨小学现在是饶平县规范化学校。 卫生灰寨村政十分重视民生,倾听群众呼声,切实做好村容美化、绿化工作。去年以来投入资金3万多元清 理改溪排洪沟、排除淤泥、清理水面浮萍、杂草;年投入资金8万元,调整充实村卫生清洁队,配备垃圾运载车辆,整治、净化、美化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基础设施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村党政争取上级拨款、多方筹措资金落实各项民生工程。2003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80多万元从荣洽山庄引来自来水、安装供水管网,满足群众饮用水需求;投入资金150多万元用于1000亩农田标准化建设、整治改溪路段,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增产增收;争取市交通部门支持,投入290多万元建设8公里长的环村路、村中路水泥路面、安装路灯。现在全村道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村容面貌焕然一新。 主要古迹林姜寺林姜寺又名宝寿寺,位于钱东镇灰寨村北面约1.5公里的大甲南麓。据《三阳志》载,原为林姜铺,后改名为寺。创建于宋淳熙四年(1177年)。坐北向南,土木结构,两进院式,行东南面偏门。据说古时该地建有厅房99间,建筑规模可与潮州开元专媲美。但经历代兵戈沧桑,今存墙基依稀可见。该寺现保留宋淳熙四年造的石槽一个,长200厘米,宽80厘米,高60厘米。寺里还有宋代莲花型石香炉、宋瓷炉、石佛等古文物。该寺是饶平古刹之一。 古人公墓距离村西一公里的大北山主峰南麓“古人公墓”,(又名:丁末革命烈士陵园)是该村辖下的塔护自然村慈善会和中国红十字会饶平分会于1983年4月15日重新修建的。每年农历2月15日,从闽、粤及周边各县前来拜遏的人络绎不绝,超过三千人次。都传说“古人公墓”灵显,每来祈祷,有求必应,这个神秘之谜最终被有关专家揭开了。经查明:“古人公墓”里的十九具遗骨,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第三次国民革命起义,义军夺取黄冈后,进军井洲,与清政府的潮州镇台黄金福部进行浴血大战,壮烈牺牲于海上,后随海潮漂浮至塔护村前海滩的十九名烈士。(详见蔡钦洪:《 百年烈骨一揭开“古人公墓”之谜》 一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