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乾隆御品 |
释义 | 名称来历:在德安府这片美丽富饶的碧山溳水之地素有“李白第二故乡”,“银杏之乡”之雅称,是封建王朝时期最为富饶而出人才的地域之一.相传,乾隆皇帝曾六次下江南,第六次是乾隆四十九年(1794年)三月.当乾隆从浙江海宁巡游之后,便在随从的建议下抵达德安府造访李白曾经住过的白兆山寻幽探古.到达德安府城时已是午时.正感口干舌燥之时,忽然闻到一股闻所未闻、清香四溢的茶香,真是让人垂涎欲滴。 于是乾隆皇帝令命随从人员顺香而至,最后驻足于一家茶楼,名为 “溢品香”.“溢品香”里的溢品茶是此茶楼的金字招牌茶,此茶是该茶楼茶膳师精湛的泡茶技巧泡出来的极品香茶.在德安府以周边地区相当有名!当乾隆皇帝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并提笔将“溢品香”的“溢”字改为“御”字.于是“溢品香”便更名为“乾隆御品”. 乾隆皇帝回京后,对“乾隆御品”御品茶念念不忘,常感其他茶饮之无味,于是便招“乾隆御品”茶膳师进京,并封为御用茶膳师.此后,乾隆皇帝日饮御品香茶而不觉烦腻.据传乾隆皇帝之所以年近九十还神智清醒 、活动自如,成为中国历代皇帝寿命最长的明君,跟常饮“乾隆御品” 御品香茶是有一定缘故的. 历经几代人的沿袭和发展,“乾隆御品”已经成为专业经营茶叶、茶具,及茶礼,茶艺表演,茶艺讲解与培训的专门店。成为当今安陆城及其周边地区茶艺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乾隆皇帝品茶江南出名茶,西湖的龙井,洞庭的碧螺春,有口皆碑。乾隆皇帝六下江南,自然是为了巡视督导为了游山玩,乃至为了“寻寻爷老子,看看俏妹子”,但不乏也有尝尝江南名茶的意思。 乾隆皇帝巡杭州时,曾在狮峰山茶园摇头晃脑,一杯接一杯地啜饮“色香味形四绝”的当地龙井。喝过之后,余兴未尽,又挥毫题诗,中有“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之句,足见乾隆皇帝品茶功底不凡,堪称行家。当时茶农为感恩这位皇帝知音体己,就把乾隆皇帝“垂青”过的十八棵茶树围作“御茶园”,以志纪念。这些茶树至今犹在,清明前后,枝盛叶茂,茶香飘逸。 乾隆皇帝在太湖边品尝了一种叫“吓煞人香”的绿茶后,对其冲泡出来的绿汤澄汁,“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大加赞赏,只是稍嫌其名粗俗,不中听。遂据茶叶外形状螺,改称为“碧螺春”。从此碧春,名闻天下。碧螺春的脱俗扬名,当与乾隆皇帝的一解颐一蹙眉大有关联。 “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后来跟“龙井茶叶虎跑水”并称为茶水双绝。对于这样的绝品,作逍遥游的乾隆皇帝自然不会等闲视之。这位大清皇帝到了四川,又是尝, 又是评,硬是把个蒙山山茶喝得有声有色。到了福建,又慢条斯理地酌起青茶极品铁观音……乾隆皇帝一路游江南,一路呷香,既大饱了眼,又大饱了口福。作为风流君王,乾隆皇帝真会“好享受”。 乾隆皇帝不但品茶,还别出心裁地评水。茶圣陆羽在他的专著《茶经》中曾把煮茶用水分为二十等,其中无锡惠泉名列第二。乾隆皇帝则用银斗测水,把天下奇水一一注入量斗,以轻者为佳,重者为次,居然轻而易举地评定了名尔座次,并赐北京玉泉为“天下第一泉”、镇江的冷泉为“天下第二泉”,无锡的惠泉为"天下第三"。好此“轻重测定法”,真叫前人后人一时惊叹莫名! 乾隆皇帝嗜茶如命,到了晚年,更是到了病茶的地步。85岁高龄时,乾隆皇帝作引退让位之举,有大臣叩头面呈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皇帝听后,哈哈大笑,这位皇帝老儿一边捋着银须,一边不无幽默的说:“君不可一日无茶啊!”乾隆皇帝真有意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