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千年调
释义

《千年调》,作者辛弃疾,这首词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选取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来尽情描绘,多方比喻,辛辣讽刺,鞭挞世俗,达到了畅快淋漓的境地。词人于讽刺中又表现自己的节操和态度,故它不仅仅止于讽刺,自己的形象也显露了出来,起到了对比作用。这首词由于比喻生动、贴切,不仅增加了词的含蓄性,给人更多的联想,而且也增强了词的形象性与幽默性,于幽默、嘲讽之中,透露出作者的愤激之情与鄙夷之色。

作品名称:千年调

创作年代:南宋

文学体裁:词

作者:辛弃疾

故事梗概

庶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

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

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学人言语,未曾十分巧。看他门,得人怜,秦吉了。

全部注释

1.蔗庵

郑汝谐,字舜举,号东谷居士,浙江青田人,为主战派,稼轩称他"老子胸中兵百万",当时任江西转运使,兼知信州。郑给他的小阁取名"卮言","卮言"是没有独立见解,人云亦云的话的意思,语出《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后人亦借作自己言论或著作的谦词。稼轩借题发挥,作词以嘲。

2."卮酒"两句

"卮",古时的一种酒器。它满酒时就向人倾倒,酒空时则仰起平坐。 "然然可可",《庄子·寓言篇》:"恶乎然,然于然。……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3."万事称好"

用司马徽事,《世说新语》注引《司马徽别传》说:司马徽素有鉴才之能,但畏当权者害人。当有人以当代人物请他鉴评时,他每每?quot;好",其妻批评他有负人意。"徽曰:'如君所言复佳。'其婉约逊遁如此。"

4."滑稽"两句

"滑(gù)稽",古代的一种斟酒器皿。"鸱夷",古代一种皮制酒袋。扬雄《酒赋》:"鸱夷滑稽,腹如大壶。"

5."寒与热"两句

意思是处世要象甘草那样,可以调和寒症热病。"甘国老",甘草,味甘平,能调和众药,治疗百病,故有"国老"之称。

6."少年"两句

是说自己少年时喝酒任性,说话不顺世俗,招人反感。"拗",别扭,不顺,指不合世俗。

7."此个"四句

谓这种调和折中的处世道理,刚刚明白,但是那套语言应酬的技巧还没有学到家。

8."看他们"三句

"秦吉了",鸟名,一名鹩哥,黑身黄眉,善学人语,尤胜鹦鹉。白居易《新乐府·秦吉了》:"秦吉了,出南中。彩毛青黑花颈红。耳聪心慧舌端巧,鸟语人言无不通。"意思是他们向秦吉了一样能说会道,讨权贵欢心。

赏析

历史沿革

卮,古代圆形酒器,《史记·项羽本记》:“赐之卮酒。”卮言,随人意而变,没有主见的话。《庄子》《天下篇》:“以卮言为曼衍。”又《寓言篇》:“卮言日出。”唐成玄英疏:“夫卮满则倾,卮空则仰,空满任物,倾仰随人,无心之言,即卮言也。”陆德明释文引王叔之说:“卮器满即倾,空则仰,随物而变,非执一守故者也;施之于言,而随人从变,己无常主者也。”庄子是不讲是非的,所以说他的著作“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即随物变化,不带主观成见的话日出不穷,合于自然的分际。后人常用卮言,作为对自己著作的谦词。但词人辛弃疾是爱憎分明的,他不是谦谦君子。1185年,他首次落职在江西上饶闲居时,看到友人的住宅蔗庵有小阁题名为“卮言”,不知是学庄隐世,还是自勉谦慎。不论何义,词人都大不以为然,即借题发挥,讽刺南宋官场和社会上那种不讲是非,毫无廉耻,唯唯诺诺,曲意逢迎的势利小人,写成此篇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的绝妙好词。

上片开头二句,借取卮酒的形象,揭示势利小人的丑态是,在人前满脸堆笑,一团和气,甚至低头折腰,拜倒身子。不用说,这“卮满则倾”的动态物质形象,是被拟人化了的,所以说它能“向人”献媚,能“和气”迎笑,还能折腰、拜倒,使我们联想到社会上那种没有骨头、没有气节、没有操守的市侩、政客、佞人的丑相。破题先点一个“卮”字,然后由卮而施之于言:“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这里化用《庄子》《寓言篇》中的话来抨击现实社会中某些人的嘴脸。《寓言篇》说:“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乡愿、佞臣、市侩,似乎从这里找到了理论根据,唯唯诺诺,逢人说好,点头称是,取悦他人,图谋私利,而把国家和民族的兴衰置之不顾,这就是他们最重要的升官发财的秘诀,词人的义愤和鄙夷之情,溢于言表。写了“卮言”,又联想到另外两种酒器,和一种中草药:滑稽,古代的流酒器,类似后代的酒过龙,能“转注吐酒,终日不已”鸱夷,古代皮制的口袋,用以盛酒,伸缩性大。《汉书·陈遵传》:“鸱夷滑稽,腹如大壶,尽日盛酒,人复借酤。”颜师古注:“鸱夷,韦囊,以盛酒。”甘国老,即甘草,药材,有镇咳,祛痰,解毒等作用,能调和众药,医治多种疾病,又可做烟草、酱油等的香料,所以被称作“国老”。词人引譬连类,取以上两种酒器和一种药材,说是在酒席上,那“转注吐酒,终日不已。”的流酒器,对着能够随意伸缩、卷折的皮酒袋,发出了会心的微笑。而寒热随人,八面灵珑,专和稀泥,折中调和的,还有那被人称作“国老”的中药甘草;以物喻人,进一步挖苦了随人俯仰,哗众取宠的伪善者及其庸俗可鄙的内心世界。上片以三种酒器和一种中草药,拟人化地刻画了唯上命是听,唯嘲流是顺之徒的伪善者形象及其肮赃的灵魂。

下片写自己对此的切身体验和情感态度,写得曲曲折折,使人信服、认同。换头二句是愤激之词,说自己年少气盛,使酒任性,直言直语,不懂得随机应变,看人说话,使人感到别扭,不舒服。总之,不会迎合人说话,同所谓的“卮言”相径庭,背道而驰;实际上也即表明了自己那种是非分明的原则立场。接着说,“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他的意思是,阅历和见识多了,对社会风气和世态人情也增加了认识,直到近日才懂得这个随人说话,当和事佬的“道理”。然后用反话讽刺:“学人言语,未会十分巧。”也想鹦鹉学舌,随声附和,说一些“然然可可,万事称好”的话,但是学得并不十分精巧,远不如人家学得到家。结句紧接上文,一气贯穿:“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讽刺挖苦的锋芒直指“他们”、“秦吉了”。秦吉了,鸟名,鹩哥,也写作了哥,《本草纲目·禽部三》说它“能效人言”,李白诗:“安得秦吉了,为人道寸心。”《旧唐书·音乐志二》载:“岭南有鸟”,“笼养久,则能言,无不通,南人谓之吉了。”故亦称吉了,白居易诗:“始觉琵琶弦莽卤,方知吉了舌参差。”本篇词的结尾一针见血地指出,看他们这些学舌的吉了鸟,“学人言语”学得多么精巧,所以才能得到权贵人物的钟爱,把它们豢养起来,代人言语,供人欣赏。这是何等尖刻的讽刺,又是何等深刻的批判啊。

艺术特色

引譬连类和拟人化的写法,加强了该词的讽刺效果;既写世态,也写自己,两相对照,加大了批判的力度。笔锋幽默诙谐,同时又很辛辣,表现了十分鲜明的情感倾向。

评价

这是一首借题发挥的讽刺之作,盖作于带湖隐居时,和郑蔗庵韵【水调歌头】之后。通篇用各种生活化的鲜活比喻勾勒了趋炎附势者巧言令色、八面玲珑的丑态,下语近俚,反添讽刺笔锋之犀利。俯仰哼哈的"卮"以及滑稽、鸱夷两种酒器不断倒酒,指射唯唯诺诺、花言巧语、取媚权贵的人。

纯用白话口语,上片对讽刺对象漫画笔式的笔法,尖新活泼,下片以自身反比,反衬自己正直不阿、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自然秉性,于滑稽谐谑中见真情和气节,是其词通俗谐趣的一面,因在稼轩手中,自具稼轩气象,故不流于粗俗,"学之者稍粗则堕恶道"(李调元《雨村词话》卷三)。

据此词背景来看,时稼轩被劾落职,因此在讽刺官场小人的戏谑中还有激愤之意。

千年调 》 春在望 2012年1月22日(辛卯年除夕夜) (作者:麦向莹,现代广州番禺人)

转眼到年关,天意不明朗。总是阴睛不定,欲畅还怅。唯花解语,教我跟风向。只可惜,探花魁,方半晌。

风来问讯,雨带红潮访。喜少年今改了,旧时模样。清晨早起,小院闻莺唱。冬快过,燕将来,春在望。

注:千年调,七十五字,仄韵。曹组词名《相思会》,因词有“人无百年人,刚作千年调”句,辛弃疾改名《千年调》。《词谱》云:“辛词有二首,其源似出曹词,但曹词句读参差,又添衬字,故以辛词为谱。”兹从之,辛弃疾词为正体。

附:【千年调词谱】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1: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