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千里草助学计划
释义

百科名片

千里草助学计划(简称“千里草”),成立于2009年4月,是一个由在校大学生(特别是曾经得到过爱心人士帮助圆梦大学的受助学生)组成的从事帮扶贫困中小学生的公益助学组织,集公益助学服务、素质教育课程研发、素质教育服务、公益人士孵化、公益助学咨询服务等为一体,以助学育人为核心,面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贫困学校、贫困学生以及大学生志愿者,主要开展项目有结对助学、爱心捐赠、助学育人以及图书推广等项目,致力于构建一个专业、高效、可靠的公益平台,联合社会爱心人士、慈善机构、慈善企业、大学生志愿者一道帮助解决中小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推动教育事业均衡、健康、快速、和谐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针对大学生志愿者(特别是受助大学生)倡导公益精神,开展感恩教育,加强慈善公益宣传,培养社会责任感,力争成为公益人士孵化器。

标志

概述及其意义

千里草宗旨:搭建助学育人平台、促进受助学子成材、播撒爱心希望种子、传递社会慈善关爱

千里草精神:自信、拼搏、乐观、感恩、传承、进步

千里草理念:求真、奉献、责任

千里草愿景:探寻出一条适应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公益助学之路,开创公益助学新品牌,建立完善可持续的助学育人平台,力争将公益助学变成素质教育的助推器和公益人士的孵化器。

公益精神

公益是什么?难道仅仅是奉献?难道仅仅是善良?还有什么是我们不知道的事?请从以下下支教志愿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信息来感悟公益的精髓吧!

千里草助学计划之所以耗费大量的心力、精力和时间去做助学公益,是因为千里草助学组的成员有颗感恩的心,同时也坚信:教育可以创造奇迹。缘于感恩,共铸信仰,互不相识的一群赤诚学子相聚在一起,为的就是能尽己所能给教育落后的地区带去教育的活力,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追逐自己的信仰,赋予自己一个既有深度又有高度的灵魂。千里草成员恪守“常怀感恩之心”,勤为感恩之行,希望通过自己的感恩之旅,浇灌更多的感恩的种子,让感恩的花朵开遍祖国的大地

将千里草助学计划发展成为一个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的民间非盈利性公益组织,主要为一些受助大学生提供一个帮助别人、完善自身的平台,并将此当作大学生的一堂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大家学会在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怎么去帮助别人,学会感恩和传递爱心,更是教会更多的人去传递爱心,学会回报。同时,通过民间非盈利性公益组织扩大影响力,从而帮扶更多的孩子们,使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传递社会慈善关爱”的宗旨,不忘“求真、奉献、责任”的理念,我们的青春在燃烧,牵连的线,我们不断的信仰,就这样“尽全力,不管成败”!

千里草名称来源

团队名称为“千里草助学计划”

团队名称中“千里”有两层含义:

· 其一,指路途的遥远,团队组织在上海市,调研活动实施地在甘肃省等中西部地区,地理位置相距甚远;

· 其二,指爱心的传递距离,社会各界各地区的爱心人士将爱心传递到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并且将爱传承。

“草”的含义:

· 其一,现实生活中的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我们团队组织也同样具有这样的顽强拼搏精神;

· 其二,草虽然小,但汇集到了一起却给世界带来了绿色与生机,我们的助学计划虽然规模比较小,我们每个人的力量也非常有限,但将我们的力量汇集到一起,将会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和学校带去希望。

“助学”的意思:

· 明确地指出了我们团队组织的活动和目的,致力于帮助中西部地区贫困学生及学校、促进当地的教育发展。

“计划”指出的是:

· 我们是一个有计划、有制度、有组织的项目活动团队。

“千里草助学计划”名称因此诞辰。

缘起于一颗感恩的心

千里草助学计划发起人董亚宁出生于西部贫困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中,现为同济大学机械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在大学本科阶段结束之际,他再次回想自己的求学坎坷路——小学差点辍学,初中借债读书……然而幸运的是,各界爱心人士为他点燃了新的希望,在受助过程中他学会了自立自强,学会了传递爱心,更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缘于一颗感恩的心,09年4月,热心公益的董亚宁把目光投向了西部贫困儿童,他打算建立各界爱心人士与特困学生的长期帮扶机制。截至6月26日,他自己联系到102位爱心人士,之后又用省出来的奖学金做路费,先后一一走访了甘肃陇南、会宁十三所小学的194名特困学生,并于09年10月完成了所有特困学生的结对工作。为了能够帮助更多的孩子,09年10月董亚宁正式组建了“千里草助学计划”,号召更多的受助大学生参与到助学中来,传递社会慈善关爱,同时结合受助大学生的经历,开展研究性助学,努力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科学合理的助学模式 ——“生活帮扶+学习指导+人格培养+思想引导+心理关怀+成长规划”,力争把助学转变成素质教育的助推器,促进受助学生全面发展。

助学计划组织

截止2010年3月,千里草助学计划已经吸纳了同济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学校的近百名大学生志愿者,还不断有来自各地的大学生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目前的助学计划组织如下:

会员代表大会: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

理事会:执行代表大会决议,任免工作人员等。

顾问委员会:指导助学工作,宏观把握助学发展方向。

秘书长:负责制定项目总体规划,对项目的运作进行全局把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团队会议,主持讨论、确定项目具体实施方案;指导、协调各部门工作,协调各部门工作,促进高效工作;负责备份、保管项目所有资料,并且及时做出工作总结。

办公室:负责助学期间所有文件的起草工作。

助学部:负责所有助学事务,具体包括,项目组(负责助学项目的申请、方案策划、实施、总结、汇报等);联络结对组(负责联络各界爱心人士、项目地教育部门、项目学校负责人;结对工作等);助学育人组:专门负责助学育人项目的开发和实施等;志愿者组(负责助学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录用、管理、假期走访调研等工作)。

财务部:主要管理机构资金,负责机构预决算工作,定期编制财务会计报表;掌管机构日常收支工作;负责资金控制。

外联部:负责与政府部门、学校的联络沟通,争取爱心企业、媒体的合作,并广泛同其他高校公益社团、公益组织、基金会联系,相互借鉴提升。

宣传部:负责文字、图片、视频素材拍摄、整理、编制;负责网络维护与宣传工。

研究中心:结合专业知识,探索并开发新公益助学模式。

助学计划项目

研究性项目

具体展开的研究:

(一)当前国内外公益助学理论探究

项目组成员通过走访、网络调研的方式了解国内外的公益助学理论及模式,为本项目的助学模式研讨做一定的理论储备。

(二)西部山区受助中小学生现状分析项目组成员赴民间组织——“千里草助学计划”的项目资助点,深入了解受助学生的产生过程、受助现状、受助效益以及受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

(三)贫困中小学生教育资源需求调研

项目组成员赴贫困地区开展义务教育阶段贫困中小学生教育资源需求调研活动,在对当地学校、老师、家长、学生进行问卷、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成员采集“哪些孩子是最需要帮助的?”、“不同的孩子有什么不同的需求?”等信息,并根据需求不同对受助学生进行分类。

(四)公益助学投资现状分析

近年来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企业、基金会及很多民间草根组织都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贫困学生的接受教育问题。项目组成员通过走访、网络等方式了解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基金会帮扶中小学生的现状,同时考察捐助者对助学的期望以及潜在捐助者情况。

(五)公益助学供需分析

结合调研成果,分析公益助学供需现状,探索供需结构性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的助学投资方案。

(六)试探公益助学新模式

在前期调研和供需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涵盖受助学生、爱心人士、受助学生家长、学校、助学机构以及大学生志愿者在内的多元化全方位的助学模式,即:“生活帮扶+人格培养+思想教育+心理咨询+成长规划”。

(七)实证研究阶段

借助“千里草助学计划”公益平台,设计公益助学新模式试验,将助学模式具体化、可操作化,并运用到实践助学中来。在试验过程中,及时收集爱心人士、受助对象、受助学生

家长、助学机构、学校反馈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助学试验,并完善公益新模式。

助学项目

爱心人士与受助儿童“一对一”帮扶活动

千里草志愿者通过实地收集学生信息,搭建各种网络平台来联系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在生活、学习及思想上帮助孩子,旨在带给孩子梦想和希望。项目具体有爱心走访活动、爱心结对活动、爱的回声活动和千里传音活动等。

物资募集分配项目

爱心学校结对项目包括建立城市学校和山区学校(包括校级之间、班级之间、老师之间、家长之间以及同学之间等)的交流及互助等活动。

爱心接力项目

建立“受助中学会感恩—自助中全面发展—助人中传递爱心”的受助学生成长计划,通过公益理念宣讲、公益素质拓展、志愿者技能培训及个人能力加速计划等活动,帮助受助学生得到个人素养及社会责任感的全面提升,进而传承社会慈善关爱,同时保证公益助学的可持续发展。

千里草助学计划的开展,除了支教活动,与之相随的还有一系列物资捐助。千里草不仅想运用自己的知识教育身处贫困的学生,同样希望在生活上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因此自助学计划开始以来,千里草先后展开了多次爱心物资捐助活动。

育人项目

“微笑成才”夏令营活动

微笑成才五部曲”(smile-project)活动共分五个模块:Self-cognition(自我认知)、Morality(道德养成)、Intelligence(智力开发)、Life-Guidance(人生导引)及Exploration(探索实践)。

自我认知: 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重要性,认识自己多娇的家乡,从而认识幸福,乐观向上地生活、追求、拼搏。

道德养成:中华民族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美德和文化,而这一板块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们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文化传承意识。以话剧的形式教导孩子们《弟子规》的知识,让孩子们接触国学,带领孩子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与“孝”的德性,最终要教会孩子价值的取舍。

智力开发:借助紧急救护、变废为宝和创新思维的课程,带给孩子们很多生活中的“奇特'”现象,激发孩子们善于观察、勇于创新的热情。人生导引:以“梦想零距离”课程引导孩子们每个人从小就应该有个梦想;接着以“梦想缤纷”和“梦想洋溢”课程让孩子们将自己的梦想以艺术画的形式展示给大家;最后通过“梦想起航”课程教导孩子们苍生无贵贱,人要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毕生为实现这个志向而努力。前进的路上障碍重重,但只有奋勇直前的人,才可以登上成功的殿堂。

探索实践:通过“红旗飘飘”等课程教导孩子们要有团队合作意识、爱国意识,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得以在当今社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享受阅读enjoy3”项目 为了将更多的书籍等文化资源带入需要帮助的贫困地区,尽我们所能给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好的求知环境,与孩子们分享外界的美好,让孩子们拥有信心,让孩子们在精神上茁壮成长。千里草志愿者通过书籍来开展系列读书育人活动,以书籍为载体加深志愿者与孩子们的交流,让书籍和志愿者的各种育人手段同时滋润孩子们亟需关爱的心灵,引导孩子们向着梦想前进。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能很多孩子上完初中就会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继续读下去,我们希望他们能通过与“先贤”的交流来认识自我、提升自我,进而肯定自己,激励自己,坚定不移做真实的自己。目前图书活动已经在陇南成县开展了一些,2010年8月1日上午,志愿者将804册图书运至天水;当天在晚上,志愿者按照书单所列书籍将按照童话、心灵、科普、文学四个大类,平均分成4份,负责编号的志愿者对每本书进行简易编号。

2010年8月2日上午,志愿者们将图书分别运送至土蒿小学、苇子沟小学、宋坪小学以及南康小学,由志愿者们与当地负责人举行图书捐赠仪式,开展图书项目活动。

自2009年4月发起以来,千里草助学计划已经面向西部21所学校开展了四期助学育人项目,其中助学项目直接受益者近300余人,育人项目直接受益者千余人,共有15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了项目。

2011年第五期西部行活动的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已经确定七支支教队伍前往甘肃会宁,云南剑川,湖南衡阳,青海,四川等地开展助学结对,爱心捐赠,育人助学,图书推广等活动。

助学计划志愿者

千里草志愿者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志愿者(特别是曾经得到过爱心人士帮助圆梦大学的受助学生),具体分布在东华大学、复旦大学、甘肃政法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定西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南昌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厦门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一直以来也有全国各高校热心公益的大学生在持续关注着千里草,并期待有机会加入到助学组织中来。

助学计划背景

九年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政策给西部贫困山区儿童带来了曙光,可是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加之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民工子女、孤残儿童、特困儿童——这些我们熟悉而又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群体,正在渴望着父亲爱母亲疼,期盼着能有一张安稳的书桌,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享受心灵的润泽。

据不完全统计,这个群体全国至少有7000万,要为这7000多万名孩子守望美好的明天,让他们充分享受受教育权利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教育的重要意义怎么提都不过分。然而,发生在农民工子女身上的有关教育的故事如此沉重,以至于每一个思考这个问题的人的心情都不会轻松。他们有的存在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等问题;有的因家庭经济原因而对求学失去了信心和希望;有的天生就缺乏学习的条件……

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都在努力为贫困孩子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然而由于缺乏对受助对象教育需求的了解,目前的救助模式比较单一,基本以助学金为主,而在我国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的情况下,再实行单一的救助模式显然是不合理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参与公益助学的人士处在徘徊中,必须要有新的助学理念来与之适应。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6: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