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千佛岩石窟
释义

卧龙山千佛岩石窟

概况

千佛岩石窟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城十五公里的卧龙山顶,始凿于唐贞观八年(634年),造像开凿在东西长5.5米,西南宽5.2米,高3.2米的长方体石墩四周壁上。千佛岩石窟保存完好,雕刻精细,充分反映了初唐时期造像艺术的高超水平。尤其是阿弥陀佛并五十二菩萨龛是同类题材中年代最早的,十分珍贵。

2006年6月,卧龙山千佛岩石窟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凿历史

千佛岩石窟所处的卧龙山,传说是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北上伐魏安营扎寨于此,曾赞美此山犹如南阳卧龙岗,故名卧龙山。在卧龙山开窟造像始于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石窟刻于卧龙山顶的一墩东西长5.5米、南北宽5.2米、高3.2米的长方体大石的四面壁上。大石南面为1000单龛(每排50个,共20排,已毁),加上两侧上下的单龛,总共1003龛,现存造像1138尊,故名千佛岩。由于张献忠入川时怂恿士兵放火焚烧、历史久远石头风化和文化大革命遭破坏等原因,南面千佛岩造像单龛已经有些模糊不清。

东龛石窟属唐中期遗物。石窟高2.25米,宽2.5米,深2.2米,龛内有造像9尊,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供养人、二力士,称为“东方三圣”。佛高1.3米,座于莲台上,左手按膝,右手举于胸前,造像线条自然,肌肉感很强。二菩萨站于佛的两侧,表现出端庄、娴静的表情。二弟子神态端庄,二力士威武雄壮,守护在龛门两侧。龛外沿两侧原刻有140尊小佛,现存68尊。龛顶刻天龙八部,为浅浮雕。东龛上端有民国六年11月2日(公元1917年)所刻:“中央古物保护委员会示,保护古物严禁重桩”等字。

西龛石窟造像于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石窟高2.2米,宽2.23米,深1.8米,共有造像52尊,称之为“西方三圣”。龛正中为阿弥陀佛,宝珠型,分四层次。龛的左右分别刻有26个闻法菩萨,合为52数,均呈高浮雕。龛门外右臂上有一则贞观八年的造像碑记,碑首题:“阿弥陀佛并五十二菩萨传,邓元觉书,作龛及镌字杨字尚”,碑末落款“贞观八年七月十四日”。碑的下半部有52个出资施主。

北龛石窟高2米,宽1.9米,深0.9米,共有造像9尊,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供养人、二力士,称“华严三圣”。佛高0.9米,面部丰满,微露笑意。

历史保护

清末以前,千佛岩以及东、西、北三大龛石窟没有房屋保护,一直裸露在卧龙山上,因而时常遭到人为破坏和风雨侵蚀。清末才建有面阔五间24米,进深三间12米的歇山式木构庙宇,将这墩大石全部罩于庙内。1956年,卧龙山千佛岩石窟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0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重新认定后,再次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至1998年3月,梓潼县文管所对千佛岩保护房进行了落架大修,耗资15万元,保护区面积为6万平方米。

2006年6月,卧龙山千佛岩石窟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艺术价值

千佛岩石窟菩萨塑造上既有丰富的生活基础又有超凡的想象力,形象丰满,刀法流畅,石窟神像传说与宗教故事相映生辉,达到了神形兼备的艺术效果。据梓潼县资深文管干部介绍,石窟菩萨形象及其情感构造十分独特,不仅创造了柔曼的身姿,而且生动表露了恬淡超脱的丰韵,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充分反映了唐代初、中期石刻造像艺术水平,对中国晚期石窟与佛教艺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史学和艺术价值。

剧受聘于梓潼县文管所守护石窟的当地村民秦玉胜介绍,千佛岩石窟虽然还不是风景名胜区,但石窟的造像艺术水平已经受到国内石窟艺术家、考古学家和日本、美国等国考古学家的青睐。2005年9月,日本考古学家还在“西方三圣”右边石岩上发现了新的碑文,来自广元市的文物专家还断言,千佛岩石窟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艺术水平上,都比广元皇泽寺石窟略胜一筹,堪称石窟艺术精品。

通江千佛岩石窟

通江千佛岩石窟位于四川省通江县诺江镇千佛村。石窟雕凿于唐龙朔三年(663年)至开元七年(719年),前后历时56年。共有造像54龛,造像3000余身,分布在高10米、宽53米的白砂岩石正面和左侧。正面28龛,盛唐雕造;左侧26龛,初唐雕造。整个造像群由净土变、天龙八部、说法图、七级佛塔、千佛屏等龛组成。主要有释迦牟尼、观世音、大势至、四佛、三世佛、药师佛、护法力士、供养人、乐伎等。龛形有方形龛、双重檐龛、拱形龛等;雕刻手法采用高浮雕、浅浮雕、线刻和镂空雕刻手法。千佛岩石窟规模宏大,装饰华丽,雕艺精细,栩栩如生。既有初唐时期的简朴,又有盛唐时期的风韵,是研究唐代服饰、美术、彩绘、雕刻、建筑等的珍贵实物资料。特别是高3.7米的七级浮雕佛塔龛和四佛并坐龛,前者人字形直斗重叠使用,除西安大雁塔门楣石上的线刻外,是仅有的例证,是研究建筑历史和建筑艺术的宝贵实物资料。

2006年,通江千佛岩石窟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夹江千佛岩石窟

夹江千佛岩石窟位于夹江县漹城镇千佛村大观山,摩崖造像镌刻于沿江石壁之上,滨青衣江北岸。东起水文站,西至万咏岩,延亘600米。现存162龛,造像2470尊。千佛岩造像题记中年代最早的造像,镌凿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主要龛窟雕造于盛唐时期。现存造像年代可考者有开元、大历、大中、会昌、咸通等年号。造像内容丰富,形象多姿。主要造像有弥勒佛、阿弥陀佛、药师佛、毗卢舍那佛、观音、千手观音、数珠手观音、宝志和尚、地藏、毗沙门天王以及观无量寿佛经变、维摩诘变、华严经变、药师佛经变龛像等。其中观音和地藏菩萨数量最多。夹江千佛岩石窟由民间镌造完成,是反映川地民间佛教信仰和雕刻艺术的重要资料。

2006年,通江千佛岩石窟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