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气象站 |
释义 | 校园气象站JLC-QXY型校园气象站是专门为了优化校园科技教育环境,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科技意识,活跃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增强他们的地理实际观测能力而开发设计的,同时也为了满足地理教学的实际需要。 在校园里建立气象站不仅使同学们掌握了气象观测的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同学们学习自然地理的兴趣和热情,了解更多的气象科学知识。 气象站简介气象站用于对风向、风速、雨量、气温、相对湿度、气压、太阳辐射、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九个气象要素进行全天候现场监测。具有手机气象短信功能,可以通过多种通讯方法(有线、数传电台、GPRS移动通讯等)与气象中心计算机进行通讯,将气象数据传输到气象中心计算机气象数据库中,用于统计分析和处理。 自动气象站由气象传感器、微电脑气象数据采集仪、电源系统、轻型百叶箱、野外防护箱和不锈钢支架等部分构成。风速风向等传感器为气象专用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微电脑气象数据采集仪具有气象数据采集、实时时钟、气象数据定时存储、参数设定、友好的人机界面和标准通信功能。广泛应用于气象、环保、机场、农林、水文、军事、仓储、科学研究等领域。仪器 一般的气象站包括以下的仪器: 气压计 温度计 雨量计 风速计 湿度计 风向标 自动气象站自动气象站(automaticweatherstation)由电子设备或由计算机控制,自动进行气象观测和资料收集传输的气象站。 现场PH自动气象站,用于对风向、风速、雨量、气温、相对湿度、气压、太阳辐射、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九个气象要素进行全天候现场监测。现场自动气象站是自动气象站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手机气象短信功能,可以通过多种通讯方法(有线、数传电台、GPRS移动通讯等) 与气象中心计算机进行通讯,将气象数据传输到气象中心计算机气象数据库中,用于统计分析和处理。 一般由传感器、变换器、数据 处理装置、资料发送装置、电源等部分组成。变换器是将传感器感应的气象参数转换成电信号(比如电压、电流、频率等 );数据处理装置则将对这些电信号进行处理,再转换成对应的气象要素值。经过处理的气象要素数据按规定的格式编排 ,经资料发送装置用有线或无线方式传给用户,或存贮在介质上,由用户定期回收。电源是为气象站正常工作提供动力的 ,在野外通常使用太阳能电池。整个系统由一部微机自动管理。 自动气象站观测项目通常为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雨量等基本气象要素,经扩充后还可测量其它要素。 自动气象站是一种能自动地观测和存储气象观测数据的设备,主要由传感器、采集器、通讯接口、系统电源等组成,随着气象要素值的变化,各传感器的感应元件输出的电量产生变化,这种变化量被CPU实时控制的数据采集器所采集,经过线性化和定量化处理,实现工程量到要素量的转换,再对数据进行筛选,得出各个气象要素值。自动气象站观测项目主要包括气压、 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雨量等要素,经扩充后还可测量其它要素,数据采集频率较高,每分钟采集并存储一组观测数据。自动气象站根据对自动气象站人工干预情况也可将自动气象站分为有人自动站和无人自动站。自动气象站网由一个中心站和若干自动气象站通过通信电路组成的。 按照城区大约间隔5公里、郊区10-15公里的建设原则,北京市气象局现已建成多要素自动气象站177个(有人自动站20个, 无人自动站157个),并在市局建立中心站组网,实时收集、监控、分发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自动站网已覆盖北京市全地域,能够实时、准确地获取北京地区的气象要素数据,较好地满足了日常业务需要,也为更好地为奥运会和首都人民做好气象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动气象站是由电子设备或计算机控制的自动进行气象观测和资料收集传输的气象站,通常有以下两种形式: (1) 有线遥测自动气象站:仪器的感应部分与接收处理部分相隔几十米到几公里,其间用有线通信电路传输。由气象传感器,接口电路、微机系统、通讯接口等组成。传感器将气象信息转换成电信号由接口电路输出。微机系统是它的心脏,负责处理接口电路及观测员通过键盘输入的信号,并将处理结果输出显示、打印、存盘,也可通过接口送到 信息网络服务系统。这种自动站早期用于实时查询气象资料,现在逐渐取代气象站日常 主要观测工作。 (2) 无线遥测气象站:又称无人气象站。它包括测量系统、程序控制和编码发射系统、 电源三部分组成。气象要素转换成电信号的方式常见有机械编码式和低频调制式两种, 前者多使用机械位移的感应元件,使指针在码盘上位移而发出不同的电码;后者多使用电参量输出感应元件,使它产生一个低频变化的信号,然后将此信号载于射频上发射。 无人气象站通常能连续工作一年左右,每天定时观测4─24次。可在1000公里之外的控 制中心指令或接收它拍发的电报,也可利用卫星收集和转发它拍发的资料。该站通常安置在沙漠、高山、海洋(漂浮式或固定式)等人烟稀少的地区,用于填补地面气象观测网的空白处。 自动气象站建立的地方全国各地的观测场都距建筑物有一定距离,而且四周有许多空地。为什么气象观测场都建立在空旷的地方呢?因为雨、雪、霜、雾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空气流动的状况、温度高低的变化,促使空气内所含水汽发生凝结的现象。因此,要了解天气的变化,首先要了解空气的性质。空气的性质受环境的影响很大,比如在室内,冬天温度要比室外高,夏天温度要比室外低;同样是室外,房屋南面的温度要比北面高;在刮风的时候,建筑物之间的通道处,风力往往比空旷的地方来得大。 这种因环境影响所引起的特殊情况,只是研究小气候时才有用。为了得到精确的气象要素资料,做出准确的天气预报,首先要掌握空气的本来面貌,这样就必须避免环境的影响。怎样才能避免环境的影响呢? 这就要使观测场地的四周空旷,空气可以自由流通。其次,在观测场中,要测量日照、地温以及风和雨量等,为避免日光受到遮荫,又为避免风、雨受周围建筑物所阻挡,也需要场地的四周空旷。第三,观测场中,要观测云和能见度,还要观测远处天气现象,如果四周建筑物林立,阻碍视线,就无法进行这些现象的观测。 中国最早的气象台站北京地磁气象台:由俄国教会建立于1849年*上海徐家汇观象台:由法国教会建立于1872年 香港天文台:由英国政府建立于1883年 台北测候所:由日本中央气象台建立于1896年 青岛观象台:由德国海军建立于1898年 哈尔滨测候所:由俄国“中东铁路建设局”建立于1898年 北京中央观象台:由民国政府教育部建立于1912年 延安气象台:由中国共产党建立于1945年 *注: 北京地磁气象台气象观测始于1841年,1849年正式成立地磁气象台,1867年气象台脱离教会,直隶于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 中国气象台站分布中国气象局通过几十年的业务发展与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了能基本满足实时气象业务需要的台站网。目前共有地面气象观测站点2500个左右。太阳辐射观测站98个,高空气象探测站120个。大气本底监测站4个,酸雨观测点82个,农业气象试验站70个,农业气象基本站672个。拍发绘图天气报站点650余个,为军队、民航等部门拍发各类航空危险天气报的站点每年约1000个左右,402个站的地面报和90个站的高空报参加全球(或区域)气象情报交换,每天发报量约达12万份,每月编制近万份各种气象观测记录月报表。许多台站还承担拍发省内小图天气报、台风加密报、雨量报等任务。 气象台站的类型中国气象台站根据不同建制,区分为国家气象部门的国家气象台站和属于各专业部门建制的专业气象台站。 国家气象台站包括: 1.气候观测站:分为基准气候站、基本气候站、一般气候站、辅助气候站四种类型。 2.地面天气观测站:担负定时地面天气观测并实时发报,提供给天气分析预报使用。一般由基准气候站和基本气候站承担其任务。 3.高空观测站:分探空站和测风站两种。4.航空天气观测站:主要提供军事和民航安全飞行所需要的航空天气预报和危险天气通报。绝大多数地面天气站和部分一般气候站承担其任务。 5.农业气象观测站:分农业气象试验站、基本农业气象站、一般农业气象站三级。 6.太阳辐射观测站:分一级、二级太阳辐射观测站。 7.天气雷达观测站。 8.卫星云图接收站。 9.大气本底及污染观测站:分基准站和区域站。 10.降水酸碱度分析站:由部分气候观测站承担其任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