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气管支气管异物 |
释义 | 气管、支气管异物为耳鼻咽喉科常见急危疾病之一,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严重性取决于异物的性质和造成气道阻塞的程度,轻者可致肺部损害,重者可窒息死亡。 异物分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异物乃因呼吸道炎症发生的伪膜、干痂、血块、脓液、呕吐物等。外源性异物系经口吸入的各种物体。 临床表现可分为:1、异物进入期;2、安静期;3、呼吸衰竭期。具体表现每期各不相同。 1.异物吸入后立即发生剧烈的痉挛性咳嗽、面潮红、憋气。 2.呼吸困难,异物大者可窒息。 3.阵发性呛咳、喉喘鸣。 4.异物随气流向上冲击声门下区,偶可听到拍击音。 5.感染时高热,气管、支气管炎及肺炎症状。 疾病症状主要症状:吸入异物后突然发生剧烈呛咳 、憋气、 呼吸困难 、 气喘 、 声嘶 。 咳嗽剧烈可引起流泪 、 呕吐 。经过阵发性咳嗽 后(约10~30分钟),异物如贴于气管壁或卡在 支气管 分支中不动,则症状暂时缓解。但经活动,体位变动后异物又活动,则重新引起剧烈 咳嗽和呼吸困难 。在总气管的异物向上撞击声门时,产生冲撞声门的拍击声,在 咳嗽 和吸气期末可听到;较大异物完全堵塞总气管时则发生窒息 。如异物落入 支气管 ,早期症状同总 气管异物 ;落入 支气管 后活动范围小,因而咳嗽症状也轻。因植物性异物刺激性较大,常引起 感染 、出现发热 、 痰多 ,如果完全堵塞支气管 ,则症状更明显。 病理生理异物的性质不同,在气管内的反应也不同,光滑性异物如玻璃球、不锈钢珠、塑料玩具,因对气管粘膜刺激轻,炎症反应轻。矿物性异物反应也较轻,动物性异物反应较重。植物性异物因含有游离脂肪酸,对粘膜刺激重,豆类异物在气管中浸泡后膨胀,可发生阻塞。异物存留时间越长刺激越重,异物刚落入时因刺激粘膜而发生剧烈咳嗽反射,时间稍长则分泌物增多,粘膜充血、肿胀、长期存留于气管中的异物因为刺激粘膜发生肉芽组织或纤维将异物包绕,引起支气管堵塞。不完全堵塞时,发生肺气肿;完全堵塞时,形成肺不张。 易发人群80%发生于儿童,3岁以下儿童占65% 诊断依据1.多有异物吸入史及典型异物吸入症状。 2.发热、咳嗽、咳痰等急性支气管或肺炎症状。 3.颈胸检查:可听到拍击声、笛哨声或听到拍击感。呼吸运动度差,肺患侧呼吸音弱,可有肺不张或肺气肿、气胸、或纵隔气肿体征。 4.X线检查可能有纵隔摆动、肺不张、肺气肿。异物如为金属即可确诊。 5.支气管镜检查可确诊。 治疗原则1.直接喉镜或支气管镜取出异物。 2.个别用支气管镜钳取有困难者开胸取出。 3.抗感染、支持治疗。 4.有并发症者应迅速作出相应的治疗。 用药原则 异物取除前后根据病情给予“A”项中,抗生素辅以激素治疗,预防感染和水肿,注意支持及对症治疗防止并发症。 辅助检查 1.对一般患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特殊需要者检查框限包括“A”、“B”或“C”。 疗效评价 治愈:异物取出,呼吸道通畅,无并发症。 专家提示 本病是一种危急病症,婴幼儿不可进食花生米、瓜子、豆类、带壳、带骨食物。小儿进食时不可哭、笑或打闹。改变平时口中含物的不良习惯。昏迷病人要取出假牙及时清理呕吐物。 气管、支气管异物详解气管、支气管异物是指经口误将花生米、豆类、包米粒、瓜子等物吸入气管内造成剧烈呛咳、呼吸困难甚至导致窒息的急症。多发生在5岁以内的小儿。9—10个月的小儿,不管见到什么样的小东西,只要放在他能摸得到的地方,他就会捡起来往嘴里放,当婴儿仰脸哭笑或突然大吸气,很容易把含在嘴里的东西吸进气管内。一但吸入气管或支气管内的异物,很少能自然咳出。 引起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种类以花生米、豆类、包米粒、瓜子等植物性异物最多见,也有如鱼刺、骨片、图钉、石子等。较大的异物误吸入气管内有可能造成立即窒息来不及抢救而死亡。 异物进入气管,先是刺激气管内膜引起呛咳。以后可听到异物随气流向上撞击声门下区的拍击声,咳嗽时加重。也可听到喘鸣声。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危及小儿生命的急症,疑有异物吸入应立即到医院喉科就诊以便及时取出。在送往医院过程中,家长要保持镇静,哄好孩子不要哭闹并减少活动,以避免因异物移动引起窒息。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首先要做宣传工作。年轻父母和保教人员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小儿进食时,大人不要逗孩子说笑、哭闹,以防食物呛入气管。教育孩子不要把小东西放在口内玩,纠正小儿口内含物的不良习惯。如发现小儿口内含物时,应婉言劝说使其吐出,不要用指强行挖取,以免引起哭闹而吸入气管内。 预防(1)首先应教育儿童不要养成口内含物的习惯。当小孩口中含有食物的时候,不要引逗他们哭笑、说话或惊吓,应耐心劝说,使其吐出,不可打骂,以防将食物吸入气管。如果小儿已经哭闹,不能再硬逼其进食,否则容易导致异物进入呼吸道。把孩子容易吸入的小物品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玩具应安全。 (2)小孩呕吐时,应该把他的头偏向一侧,使他容易吐出,免得吸入气管。 (3)如咽部有异物,绝不可用手指挖取,也不可用吞咽大块食物的方法将异物压下去,应设法诱其吐出。(4)3岁以下小儿应尽量少吃干果、豆类,家长及保育员平时对小儿应注意,不要给予瓜子、花生米一类食物给小儿。 (5)幼儿哺乳用奶瓶喂奶时要注意橡皮奶头孔眼不要过大,防止吸奶过急、过冲;喂奶次数不要过多或喂奶量过大;喂奶前不要让宝宝过于哭闹;不要吸吮带眼的假奶头;喂奶时要使奶瓶中的奶水充满奶头。做到这些可以防止宝宝胃内吸入过多的空气而致呕吐。此外,喂奶后不要过早地翻动宝宝,最好把宝宝竖起来,轻轻拍打背部,使他打出几个”饱嗝”后,再放回床上,这样宝宝就不容易发生呕吐了。容易呕吐的孩子最好喂奶后,将他的床头抬高一些,头侧位睡,防止呕吐时发生窒息或引起吸人性肺炎及气管异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