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气管吸引术
释义

气管吸引术

从气管和主支气管吸引分泌物和细胞.

气管吸引最常用于那些无法咳出气道内过多分泌物的患者.因操作简单,最常用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然而,它也可通过鼻道或口腔进行吸引;经气管内操作很少使用.

禁忌

证随所用的操作而不同.喉水肿是经喉途径的禁忌证;有出血素质者则禁行经气管吸引.无论哪种方法,对有心律不齐,支气管痉挛,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病人,吸引时均有危险.

在经鼻或经口操作中,用一根柔软,易弯的无菌一次性导管,近端排气侧孔启动吸引,负压为20~30cmH2 O.导管连于一吸引瓶来获取标本行细菌学或细胞学检查.操作者应戴手套,应用少量无菌生理盐水或水注入导管内清除管内粘稠分泌物.一般来说,在吸引之前,吸氧患者的氧流量应加倍,呼吸机支持患者应吸入100%纯氧,每次负压吸引前,必须重复以上操作.

经鼻途径时,病人取坐姿,前倾,颈部略伸展.术者一手用纱布抓住患者的舌头,朝前拉;另一手在患者吸气时,将导管慢慢从鼻孔插入气管.然后间歇负压吸引2~5秒钟.当导管插入气管时,负压吸引一侧主支气管时,患者头应转向需要吸引的主支气管的对侧.

经口途径比较困难,需要一个咬垫或建立一个口咽通道.患者头部应充分伸展,颈部略舒展.

经鼻气管,口气管或气管切开套管的气管吸引均需细致的无菌技术.吸入100%纯氧时,在负压吸引前,经常注入几毫升生理盐水.导管完全插入,然后慢慢退出,并间歇吸引.首先吸引气管,然后再是左右主支气管.

经皮气管内吸引用来从气管内取得标本.此方法有时用于鉴别有严重或致命的感染患者气道中的病原微生物.为获得可靠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该技术必须与定量细菌培养技术相结合(最好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和上述的各种辅助技术对特定的肺叶或肺段的吸引物进行涂片,培养和细胞学检查).

将利多卡因注入皮肤,皮下组织和环甲膜进行麻醉,但不要把麻醉剂或生理盐水注入气管.将套管针经环甲膜插入,然后将针小心退出,不要将导管断在气管内.用一30ml的Luer-Lok针筒吸引下气道的分泌物.用生理盐水注入帮助采样的方法并非必需.

并发症

包括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呼吸骤停,心律不齐或心跳骤停,呼吸道粘膜出血糜烂和继发感染.在气管内吸引时,出血(10%),皮下气肿(7%),空气栓塞,后壁穿破,控制不住的咳嗽,气体交换减少和低血压皆可发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4: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