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齐玉民
释义

齐玉民,来自辽宁,是绥中县前卫镇背荫章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因其30年来无偿摆渡学生上学的事迹,被评为2007年全国首届网络媒体“感动中国人物”。

感动中国人物:齐玉民

性别:

感人事迹:30年来,他撑着一条小船,顶风冒雨,在通往学校的水库上无偿摆渡学生,平均每天站立划船100多分钟。

背阴嶂村里的孩子每天要沿着水库,爬四道山梁,冒着被野狼偷袭和落水的危险,行程两个多小时,才能来到学校。1976年,齐玉民来到背阴嶂小学,当上了一名民办教师,从此,他每天都要带着学生在树丛里穿行,往返四十多里山路。看到这么多孩子上学路上的艰辛,齐玉民想弄一条船,直接走水路。

推荐理由:齐玉民很少能从这份"义务船夫"的兼职中找到快乐。31年来,家长实际上每天都将儿女的性命托付与他,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它让齐玉民丝毫不敢怠慢。

每天早7点,齐玉民和3个学生从居住的三山沟出发,31年,他总结的划船经验是"顺风好划,逆风难划",以及"玩命向前划"。

认识齐玉民的人都说,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在外界将他"挖掘"出来之前,他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伟大。

三十年摆渡学生娃

情深似水德厚如山☆

绥中县前卫镇背荫章小学齐玉民老师事迹

走出齐玉民那两间土坯房的屋门,一路踏着奇形怪状的石头下坡,来到水库岸边,目光越过苍茫的水面,依稀可以望到一所学校的轮廓,齐玉民是那所学校---葫芦岛市绥中县背阴嶂小学的校长。

背阴嶂村有一百多户人家,由于当年修建大风口水库,村子被3平方公里的水域分割成五个自然屯。

60岁的齐玉民站在岸边,解开系船的缆绳,岸边陆陆续续来了一群孩子,准备乘坐齐玉民的船到对岸的小学上课.

很长一段时间,村子里的人们都不知道船的意义,他们的孩子每天沿着水库,爬四道山梁,冒着被野狼偷袭和落水的危险,行程两个多小时,才能来到学校。

1976年,齐玉民来到背阴嶂小学,当上了一名民办教师,从此,他每天都要带着学生在树丛里穿行,往返四十多里山路。

夏天,齐玉民用塑料袋把孩子们的书包包在一起为他们背着,到了学校,被露水淋得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衣服都得拧干后才能上课;冬天冰雪覆盖,陡坡路需要用锹撮才能通过。特别是有20多米长的砬盖子是必经之路,既陡又滑,下面是深水,如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他就脚蹬手扳一个一个把学生背过来背过去。

当时,齐玉民的三个孩子也在小学读书,看到这么多孩子上学路上的艰辛,齐玉民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想办法弄一条船,直接走水路。

当时,就是买一只二手的小鱼船也需要四百元钱,四百元钱对一个生活在大山里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齐玉民每月的工资是五十六元,他要用这些钱来赡养年迈的父亲,供养三个上学的孩子,还要为患有气管炎病的妻子治病,六口人家庭生活的拮据程度可想而知。

妻子听了他的想法很是惊讶,但还是毫不犹豫地从箱子里拿出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180元,接下来,齐玉民求亲戚、找朋友,终于在1980年买了一条旧木船。

有了船是省时省力,但危险也随之而来。风天、雨天、大雾天是最艰难的。记得1988年秋季有一次放学,当船行至河心,突然间刮起大西北风,水面顿时掀起巨浪,把小船摔打得像荡秋千一样,一会儿推上浪尖,一会儿又抛入谷底,船里溅入半船水,十四个学生吓得乱作一团。

齐玉民一面安慰孩子们按平衡坐好,一面让大同学掏水,自己则拼着命划船,晚上九点多钟,齐玉民终于把船靠上了岸,此时,家长已经焦急的等在岸边,看着家长们一个个领走了自己的孩子,齐玉民才感觉到,自己的双腿就像灌了铅一样,再也迈不不动了步,他一屁股坐在岸边,想起刚才的情景不免好一阵后怕!

这一条船使用几年就不能用了。1989年,齐玉民又自己筹集了一千一百元钱焊了一只新铁船,使用了十年又坏了。2005年省、市、县关工委老干部来学校,看到这条船又漏水了,有关领导现场资助2000元,并嘱咐齐玉民注意安全。

冬天,水库上结了冰,船用不上了,齐玉民和孩子们只好在冰上走过去,但冰层有的地方薄有的地方厚,稍不注意就有掉下去的危险。一次走冰时,刘怀义同学突然掉进了冰窟窿,齐玉民应声跑去,身后的冰一片片往下陷,他一看站着不行,就滚着往前接近孩子,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才把孩子拉上了岸。

齐玉民也曾两次掉进冰窟窿里,是学生把他扯了上来。有一次齐玉民回家换衣服时,全家人看见他衣服上的冰快儿,都吓呆了,等齐玉民把衣服在炕上温化了,换了衣服再次要上班时,年迈的父亲堵着门说:"这个班咱不上了,"女儿也抱着大腿喊爸爸,妻子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我不是好好的吗,我当老师不能把班上的三十几个学生扔下不管吧!"齐玉民看着一家人,心里好一阵酸楚。最终,还是妻子拉起了小女儿,扯着父亲的衣服说:"爹,让他去吧!"看着老人家默许了,妻子又叮嘱他说:"玉民啊!可要小心呀……"

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危险,走冰时,齐玉民和孩子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根2米多长的木棍,准备万一掉下去时用它去扯。

初冬和早春是齐玉民和孩子们最难熬的季节,冰层脆弱,说冻还没冻结实,说化还没化彻底,而往返四十多里山路也同样危险,齐玉民便只好和大家吃住在学校,一年一个冬春,经常要呆上30-50天,就这样,齐玉民白天上课教书当老师,晚上做饭洗衣当妈妈,看病、喂药、请医生更是常事,有时上厕所都要陪着。

齐玉民很少能从这份"义务船夫"的兼职中找到快乐。31年来,家长实际上每天都将儿女的性命托付与他,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它让齐玉民丝毫不敢怠慢。

每天早7点,齐玉民和3个学生从居住的三山沟出发,划船绕过水库中心地带的一片浅水区,抵达娄子沟,11个学生从此处上船,最后划至学校。每天下午,相同的行程再走一次。齐玉民最放心的保障,是船舱前后部的两个密封舱。即使船完全沉没,船体的浮力也完全可以浮起三个成年人相当于10多个小学生的体重。31年,他总结的划船经验是"顺风好划,逆风难划",以及"玩命向前划"。

认识齐玉民的人都说,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在外界将他"挖掘"出来之前,他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伟大。

由于受到交通以及其它限制,前卫镇政府以及绥中县教育部门,在一个来访者偶尔造访后到外界一路宣传之前,大家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个老师"。

2001年,学校结束了没有厕所的历史,也不再漏雨。

这是齐玉民正式转为公办教师之外的另外一个惊喜。他得到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之后,绥中县政府有关领导询问他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他立即提出了修缮校舍的请求,他得到了14万元。

在翻建校舍的近一年时间里,齐玉民吃、住在学校,监护工程队的质量,暑假没休息一天,家里的口粮田都长满了蒿草。

工程竣工那天,他撒了一次谎,称"我的船坏了",从葫芦岛市政府争取了1万元。这笔钱实际上为学校盖了围墙---他再不用担心上体育课时学生从山坡上滚到水里。

做完这些事之后,齐玉民开始计算自己的退休日期。他没有考虑过"教师船夫"接班的问题,他估算,即使退休后,他的身体还能允许他专职划船,划上5年应该没有问题。

(东北新闻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3:3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