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齐昌
释义

齐昌,即古齐昌府,其历史可上溯到秦、汉南越王赵佗时期。

赵佗任龙川县令时,古龙川县的县境包括了现在的龙川、兴宁、五华等地。所以龙川有佗城(南越王府),五华有长乐宫。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兴宁县由古龙川县分立,县境跨今五华、兴宁全境及龙川县东部和紫金县东北部。兴宁正式隶属东官郡,县治设于今五华城镇雷公墩。

永和三年(347年),分古龙川县地置雷乡县。

齐永明元年(483年),古兴宁析今兴宁地置齐昌县,县治设于今城北五里洪塘坪(枫林坪)。

梁天监年间(约503年)撤销齐昌、雷乡两县,并入兴宁县,县治由雷公墩徙至今龙川县佗城。

隋开皇十一年(591年),裁撤龙川县建置,置龙川境,郡治设于归善县(今惠州市东北),兴宁隶属龙川郡。

唐 武德五年(622年),在原齐昌地复置齐昌县,县治仍设于洪塘坪(今兴宁境)。

武德年间,龙川郡改名循州。天宝年间易名海丰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名循州,兴宁属循州。

贞观元年(627年),废齐昌县,置宁昌驿,隶属兴宁。

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复置雷乡县。兴宁保留东晋所划辖境,县治由佗城(现龙川县境)迁回雷公墩(今五华)。

五代十国南汉乾亨元年(917年),废雷乡县,恢复龙川县建置。循州府治移至龙川。兴宁隶属循州。

同年,南汉王刘龚于原齐昌县址置齐昌府(今兴宁境内是南汉时期的附都城),兼辖兴宁,府治设于洪塘坪。兴宁县治则由雷公墩(今五华)徙至今龙川境丫下圩附近。

地名 今称蕲春

486年(南齐永明四年),更县名为“齐昌”。

蕲春以“水隈多蕲菜(水芹菜)”得名,历史上另称蕲阳、齐昌、蕲州。蕲春早在公元前201年(西汉高祖六年)建县,而其远古文明则上溯到新石器时代 ,是鄂东最古老的县之一。公元47年(东汉建武二十三年),裁县置侯国,传三世,国除仍为县。378年(东晋太元三年),更县名为“蕲阳”;486年(南齐永明四年),复更县名为“齐昌”,598年(隋开皇十八年)复“蕲春”县名。1367年(明洪武九年)置“蕲州”,裁县,以州领县事。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裁州,复“蕲春县”。汉季以来,蕲春以地处“吴头楚尾”,扼控长江,战略地位显要,历为当权者所重视,先后设郡、州、府、路、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于境内;明代尚设蕲州卫、下江防道于蕲州,并迁荆王府于蕲州治所。当时辖地包括今蕲春、浠水、罗田、英山四县及武穴市大部。历史上,蕲春长期为郡(州、路、府、专区)和县两级政府机构所在地,历为鄂东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蕲春恢复县制,隶湖北省黄冈市(地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9: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