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奇科森坝 |
释义 | 概述奇科森坝(Chicoasen Dam)位于墨西哥的格里哈尔瓦(Grijalva)河上,是一座直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261m,坝顶长485m,水库库容16.1亿立方米,水电站装机容量为2400MW。工程主要用于发电和防洪。 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2.6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376立方米/秒,实测最大流量为6214立方米/秒,设计洪水流量为18200立方米/秒,水库调蓄后下泄流量17400立方米/秒,正常蓄水位375m。 奇科森坝的上游坝坡为1:2.1,下游坝坡为1:2。坝体总体积为1537万立方米,在高程200m以上为直心墙,高程200m以下为微斜心墙,心墙填筑总方量为210万立方米。枢纽布置和大坝剖面(图1、图2)。 大坝设计奇科森坝修建在狭窄的峡谷中,河谷宽150m,两岸陡立,坝址地质为白垩纪灰岩;地震活动强烈,地震烈度为Ⅸ度,震级为7.5级,设计采用的地震加速度为0.15g,这也是采用心墙堆石坝型的主要原因。 奇科森坝由于两岸陡立,且直心墙与反滤层的相互作用,使心墙受到明显的拱作用,使竖向应力降低。经有限元法分析计算,发现某些部位可能发生水力劈裂。为此,在两岸坝肩心墙与岸坡接触面处,以及高程310m到坝顶的心墙与反滤层界面,填筑一层湿填黏土材料,厚度4m,其填筑含水量比最优含水量高2%~3%,以减小界面摩擦力,从而消除对心墙的拱作用。左岸边坡突变处,也填筑一层湿填黏土材料,以适应这一部分的不均匀沉降而不发生裂缝。筑坝材料主要有心墙料,上、下游反滤料,过渡料及坝壳料,心墙料采用的是砾石含量20%~40%的黏土质砂,来自两个料场,在最优含水量条件下进行填筑,每层厚25cm,用70kN振动气胎碾碾压6遍。反滤层和过渡层的填筑层厚均为40cm,用10t推土机整平,用100kN振动碾碾压2遍。坝壳每层填筑厚度60cm,用120kN振动碾碾压4遍。对于粒径大于50cm的石块,按层厚lm堆筑。填筑最高月强度为36万立方米,平均年强度为300万立方米。 奇科森坝埋设了大量安全监测仪器,其中包括测斜仪、应变计、测压管、土压力计、水位计、测心墙和坝肩相对滑动的位移计等,以便对大坝竣工期和蓄水期的各种状况进行监测。 奇科森坝不设岸边溢洪道,下泄流量全部通过左岸3条泄洪隧洞宣泄。洞长700m,直径16m,进口处各安装3扇9.7m×22m的弧形闸门,3条隧洞进口合用一条进水明渠,尾部采用挑流消能。 地下厂房位于右岸,尺寸长×宽×高为205m×20.5m×43m,安装8台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300MW,过机流量207立方米/秒。最大最小发电水头分别为189m和167m。 该工程1974年开工,1980年建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