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其篥 |
释义 | 其篥(li,第四声),是羌族、藏族单簧气鸣乐器。羌族又称士布里、帮。藏族称吕渣、肖列。流行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黑水、理县、汶川等地。远古时代,羌人居住在我国西北高原,以游牧为生,是许多民族的泛称。古代羌人中的冉陇部,秦汉以来逐渐定居在岷江上游,经过长期的发展才成为今日的羌族。勤劳智慧的羌族人 民,聚居在四川北部海拔3000多米的九顶山下,在漫长的劳动和斗争历史中,创造了悠久而 丰富的文化,创制出双管数孔的其篥,并用它鼓舞着人民的生活和斗争。 其他其篥在以前出版的音乐辞书中误称羌笛。羌笛是我国古老的单管、无簧、三孔、 竖吹乐器,汉代已有,它与古乐器龠为同族。许慎《说文解字》:“羌笛三孔”。应劭《风俗通义》:“笛者,长一尺四寸,七孔。其后又有羌笛。……长于古笛,有三孔,大小异,故谓之双笛。”唐代笛子较多,羌笛成为泛称,并被文人写入诗中,使羌笛、横笛难以分辨。到了元代,元史记载仍为:“制如笛而长,三孔”,用于宫廷宴乐,并无双管并列、有簧之说。 明史载有大宴中四夷舞乐里用羌笛二。清代以后,羌笛销声匿迹。20世纪50年代初,羌族民 间艺人在成都等地演奏其篥,采访者联系马融《长笛赋》中“近世双笛从羌起”和唐代“羌 笛何须怨杨柳”等诗句,误以为是羌族之笛,主观给其篥安上了羌笛之名,音乐界人士 未见实物、信以为真,此后也就相沿其说,一直以讹传讹。我国著名民族音乐学家袁炳 昌先生,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1992年在《乐器》第四期上发表《羌笛考》学 术论文,引述文献,分析与其篥形制相近的气鸣乐器,均非今日羌笛。况且在羌族地区 也从未有过羌笛,这一强加给其篥四十年之久的羌笛之称,至此才得以正名。 构造管身竹制,由两根长短、粗细一致,孔距、音列相同的竹管并列绑扎而成。多使用当地高山上生长的油竹制作,这种竹子竹节长、竹管较细。其篥管身无节,两端通透,管长17厘米~ 19厘米、 上端管口内径1.5厘米左右,在管身上口内分别置入一截竹制簧管为吹嘴。 簧管用细竹管制成,长5厘米、外径1.5厘米左右,上端留有竹节,下口与管 身相通,将簧管正面竹皮削平,在近竹节处用刀切削出一薄片为簧片,簧舌朝上,簧长4厘 米。管身正面开有按音孔,过去的其篥,每管开五孔,如今都增为六孔, 孔距相等。将两管修削成方筒形或将两管相邻处削平,最后在管身的首、中、尾三处,用细线捆扎牢固。 演奏方式演奏时,管身竖置,口含双吹嘴,吹气鼓簧,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均用食指、中指和无名 指按孔,每指都横按两管音孔,指法和六孔竹笛相同,两管发出同样的音高,音域c1—c2,有一个八度。音色清脆明亮,并带有悲凉之感,有着较强的表现力,常用于独奏或为 歌舞伴奏。擅长演奏徐缓悠长的曲调。 羌族、藏族人民能歌善舞,民歌曲调悠扬,歌者一般都能见景生情、即兴而唱,情感朴实纯 真。舞蹈有跳锅庄和皮鼓舞等。其篥是羌族、藏族人民十分喜爱的吹奏乐器,不论是在劳动 之余、喜庆丰收,还是逢年过节,其篥都是人们离不开的乐器。人们还常在山间放牧时吹奏自娱。青年男女恋爱时,小伙子也常用其篥来倾吐爱慕之情,所以姑娘们对其篥更是偏爱。 但在旧社会,其篥的命运和羌族、藏族人民的生活一样苦难,历代统治者把人民置于水深火 热之中,其篥艺术也濒于人亡艺绝的境地。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茂 汶羌族自治县等地聚居的羌族、藏族人民,生产不断发展,生活逐步提高,山寨一片欣欣向 荣。今天,羌族、藏族人民兴高采烈地吹起其篥,音调欢快、活泼的乐声,表达出他们欢乐 的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歌颂。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