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七套乡 |
释义 | 响水县七套乡位于中山河畔,黄海之滨,西距沿海高速公路仅10公里,七套乡总面积56平方公里,总人口30000多人,下辖7个村,1个居委会。亭泉村一直以种植杜仲中药材而享誉省内外,曾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杜仲之乡”称号。 基本情况七套乡地处黄海之滨,总面积56平方公里,全乡下辖8个村(居),3万人口,耕地面积5万亩,省级308公路贯穿东西,海七路纵横南北,距建设中的连盐高速公路仅5公里,水陆交通十分方便。 杜仲茶 改革开放以来,七套乡工业经济从无到有,实现由农业经济为主向工业挑大梁过渡。全乡有各类企业25家,主要产品有传动件、油脂、棉花半成品、杜仲茶、服装、皮件、电机等,其中杜仲茶饮誉海内外,轴承传动件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服装自营出口美国等地。按照“改良品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致富群众”的结构调整思路,经过多年发展,全乡已经形成1万亩蔬菜、3000亩棚式蔬菜、8000亩中药材、3000亩特水、1万亩林经间作、30万只三黄草鸡、2万头三元瘦肉型猪、10万只商品猪、20万只獭兔的产业格局。 自南宋黄河夺淮逐渐成陆的七套有人居以来,历代先民铸就了“金东坎,银八滩,七套是座小钱山”之说。千百年来弹指一挥间,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的七套,英姿勃发,在新时代的潮流中辉煌在现,勇立潮头。七套乡利用县“三驾马车”的优势,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发扬“区位不足精神补,优势不足后天补”的精神,提出了“不求所在,但求所有”的工作思路,克服交通、区位、资源等方面的劣势,加速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高综合实力。2007年全乡实现财政收入1301万元。 基础建设按照“三纵六横”的城镇建设规划,高起点、高目标、高要求推进全乡中心集镇建设步伐,教育路、水利路、中央大道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猛。全乡建成高标准农田3万亩,自来水入户率达98%,电话入户率近50%,有线电视覆盖率80%,初保合格乡通过省级验收,二期电网改造正在紧张建设之中。七套多次被县表彰为“综合发展先进乡”,荣获市财政登台阶奖和跨越奖等称号。 产业化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效显著,形成棉花、药材、生猪、特水、棚式蔬菜、菊花等优势产业,梅湾村蔬菜种植面积在1000亩的基础上,投资近百万元,建成占地40亩的蔬菜钢棚100个。高场的稻田养蟹是全县最大的养蟹基地。七套的棉花加工区民营经济园,生产加工的棉花远销江浙沪闽,收购的棉花远到新疆、宁夏。七套乡的社会事业发展迅猛。投入近两千万元,新开辟了教育路、水塔路,初步形成“三纵六横”的道路网络,七套多次被县表彰为“综合发展先进乡”,荣获市财政登台阶奖和跨越奖等称号。 七套乡亭泉村栽植名贵中药材杜仲树5000亩,1998年,亭泉村被国家财政部命名为华夏杜仲第一村。2002年七套乡被省科技厅确定为省级杜仲生产规范化基地。按照标准化农业无公害蔬菜栽培的发展思路,生产的马铃薯、白瓜、雪韭、蕃茄、辣椒等农产品,实现了由集市向超市销售的新跨越。按照“三纵六横”的城镇建设规划,高起点、高目标、高要求推进全乡中心集镇建设步伐,教育路、水利路、中央大道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猛。全乡建成高标准农田3万亩,自来水入户率达98%,电话入户率近50%,有线电视覆盖率80%,初保合格乡通过省级验收,二期电网造正在紧张建设之中。 工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该乡工业经济从无到有,实现由农业经济为主向工业挑大梁过渡。全乡有各类企业25家,主要产品有传动件、油脂、棉花半成品、杜仲茶、服装、皮件、电机等,其中杜仲茶饮誉海内外,轴承传动件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服装自营出口美国等地。 农业发展该镇按照“改良品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致富群众”的结构调整思路,经过多年发展,全乡已经形成1万亩蔬菜、3000亩棚式蔬菜、8000亩中药材、3000亩特水、1万亩林经间作、30万只三黄草鸡、2万头三元瘦肉型猪、10万只商品猪、20万只獭兔的产业格局。该乡亭泉村栽植名贵中药材杜仲树5000亩,1998年,该村被国家财政部命名为华夏杜仲第一村。2002年该乡被省科技厅确定为省级杜仲生产规范化基地。按照标准化农业无公害蔬菜栽培的发展思路,生产的马铃薯、白瓜、雪韭、蕃茄、辣椒等农产品,实现了由集市向超市销售的新跨越。高场的稻田养蟹是全县最大的养蟹基地。七套的棉花加工区民营经济园,生产加工的棉花远销江浙沪闽,收购的棉花远到新疆、宁夏。 特色产业七套乡收到了全国特色乡镇评选活动办公室的通知,在首届全国特色名镇评选活动中,七套乡获得了全国“杜仲之乡”称号。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七套乡就以种植中药材杜仲而闻名省内外。90年代初,全乡杜仲面积发展到1万多亩,七套乡亭泉村种植面积就达5000多亩,全村户户种植杜仲,1996年亭泉村曾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华夏杜仲第一村”称号。 90年代中期,七套乡在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于1996年创办了响水杜仲茶厂,其“亭泉牌”袋泡保健茶获得1999年盐城市名牌产品、消费者信得过产品,所生产的杜仲茶,畅销国内,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种植中药材杜仲已成为该乡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招商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重点产业上下功夫,促进企业集聚的产业集群转变,形成一批纵向延伸、前后配套、链条完整、发展能动、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实现工业主体经济的发展由低到高、产业布局由散到集,经济规模由小到大,支撑作用由弱到强,对七套乡极具优势的棉花加工区民营经济园,通过改造和重组,进一步提升了产业档次。先后引进了富梅化工、多芬化工、海通化工、金利达轴承座、联众汽车零部件、船舶配套等一批工业骨干项目。 招引资成效显著,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主体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强。七套乡新引进开工项目14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6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亿元项目1个,协议总投资3.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6500万元,协议完成外资500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400万美元的125%。在实现上述目标的过程中,七套乡全体领导班子争分夺秒办理项目手续,在五月底,多芬化工、宝通达等14个项目得到省、市相关部门的审批通过,相继进入施工阶段;一着不让抓项目开工,目前,在化工集中区投资1.5亿元的多芬化工项目,围墙等附属工程正在建设;投资8000万元的宝通达项目、奥鑫精纺、南京汽配等项目也相继进入施工阶段。为了让更多的项目落户七套,七套乡机关干部全员出击收集项目信息。先后收集了纺织服装印染、精毛纺等有价值信息27个。特别是通过收集信息,完成了协议外资任务500万美元。七套乡还突出抓好民营经济发展,在七套乡掀起全民创业的热潮,加快民营创业园建设,民营经济发展成果喜人,新增个体工商户230户,新增私营企业21个,新增注册资本6280万元。 发展目标昔日的光环成历史,明天的成就待创造,七套乡干群将紧紧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七套”的目标,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全面推进“工业兴乡、三产活乡、品牌响乡、环境立乡、富民强乡”五大战略,团结和带领全乡广大干群抢抓机遇争主动,齐心协力谋发展,团结拼搏争上游,开拓奋进谱新篇,开放的七套欢迎各界人士前来投资兴业,愿与华夏宾朋、海内外人士携手奋斗共创美好未来! 信访工作七套乡党委、政府把维护一方平安当作压倒一切的大事来抓,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谱写了政通人和、事业兴旺、经济发展的新篇章。2007年2月,正值年关岁底,矛盾较多,刚上任的主要领导到乡矛盾调处中心坐镇办公,参与接待来访群众,认真处理他们反映的问题,对全乡困难户进行调查摸底,号召全乡广大党员干部,同困难户建成“一帮一”对子,保证了每个困难过上一个愉快的春节。 “变上访为下访”。该乡结合乡干部包片、包村、包组的工作方法,实行乡干部联系群众实行工作“下访”制,与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心与心沟通,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2007年3月,七套乡党委领导在产旺村“下访”中了解到,该村于2000年开挖的渔塘,由于承包人债务问题,至今渔塘被搁着,于是,及时组织乡分工干部,乡矛盾调处中心一条线人员会办,并派专人下村进行调查,在较短时间里解决了渔塘承包问题。贯穿全乡的308公路,由于改道,原有的道路坑坑洼洼,人难走,车难行,农副产品进出难,制约了全乡的经济发展,针对这一情况,乡党委、政府领导多次会办、讨论,决定重修308公路。在县交通部门的支持下,该乡境内的308公路修建已经全面开工建设。为做好信访工作,该乡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提出了“提前介入,首问负责,限期办结,责任追究”的信访工作要求,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人大主席、党务书记、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纪检、财政、司法、民政、综治、派出所、信访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矛盾的调查处理工作。乡里每周召开一次矛盾苗头排查会,每三天召开一次矛盾情况碰头会。去年12月份,该乡三汾村有一女村民因结扎留下后遗症,为医药费、生活费等问题到乡至县反映问题,乡党委立即明确纪委、计生办专人负责处理,多次登门看望,解决其生活困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