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七里店村 |
释义 | 1 北京房山区下辖村七里店村地处北京市房山区京石高速和107国道两条重要国道的中间,东邻京广铁路窦店站附近。全村总面积3069亩,其中耕地面积697亩,林地面积364亩,居民地区独立工矿面积1593亩,交通及其它面积414亩。全村现居住村民477户,人口1013人,其中农业户336户,农业人口855人,党员51人。 村拥有一支军民共建一帮一先进、坚强的党员队伍,享有全国军民共建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村始终以改革开放为龙头,以招商引资为动力,以全村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优化发展环境,真正做到了一手抓经济一手抓建设,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广大村民共同奋斗,促进全村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2 山东枣庄古城峄县下辖村◎ 简介七里店村位于古城峄县东郊3.5公里,现有328户,总人口1200人。唐代建村,陈姓、张姓迁此定居“仙人洞”前。古时初名“烂鱼店”,后更名为“七里店”。 七里店村有大小古建筑100多处,大小石桥10余座,庙宇10余处,“仙人洞”“朝阳洞”“云雾洞”“仙人桌”“仙人桥”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数不胜数,是民间众多游人修身养性和锻炼休闲的好去处。 仙人洞位于青石山。青石山又名进食山,据传东汉光武帝刘秀曾驻此进食,故有此名。初春时节,小草茸茸,万树吐翠。进入初夏,榴花似火,枣花飘香,山花烂漫,百鸟鸣唱。山涧溪流,清澈见底,顺涧北上,峭壁突兀。盛夏雨后,高山流水,百尺飞瀑,直射涧底。仙人洞地处东侧半山腰处,洞内宽约数丈,北侧有人工开凿的石窟,内雕一尊石佛造像。洞外原有仙人洞庙,今遗址依稀可见。晨雾暮霭萦绕洞口,为古峄县八景之“仙洞悬云”。 ◎ 风景传说关于仙人洞,民间传说古时候,有卖鱼人从山下走过,见此处瑞云缭绕,山清水秀,便将鱼担寄放客店,独自上山游玩。当逛到仙人洞时,忽见霞光万道,两朵祥云缓缓而落。有两位老者,鹤发童颜,宽衣博带,手执拂尘,飘然入洞,一边饮茶,边下棋。卖鱼人躲在洞内暗处观看,恍然见洞外树叶由绿变黄,由黄而绿,反复无穷。待两老者哈哈一笑,驾云而去,卖鱼人才恍然大悟,急匆匆下山。来到客店一看,已物是人非。便将寄放鱼时的情景诉说一遍,店主惊讶相告:“老辈人说过,百多年前有位外地人,曾将鱼担寄存小店,独自游山去了,结果一去不归。”卖鱼人,回到故乡后,一问,眼前都是自己的曾孙、玄孙。这才醒悟到自己经历了“洞中方一日,世上已百年”的仙人洞之旅。 近年来,仙人洞周围山地遍植石榴。这里已成为峄城区东部的万亩石榴园。2001年,仙人洞景区被列为市级自然保护区,并规划将山川灵气与神仙文化结合起来,把仙人洞景点周围建成独特的道教及民俗休闲旅游景区。 3 云南宣威市倘塘镇下辖村◎ 村情概况七里店村隶属于倘塘镇启龙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倘塘镇东南边,距离启龙村委会 3公里,距离倘塘 4公里。国土面积.51平方公里,海拔1910米,年平均气温13.5 ℃,年降水量98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马玲薯等农作物。有耕地190.35亩,其中人均耕地1.41亩;有林地378亩。全村有农户50户,有乡村人口137人,其中农业人口138人,劳动力8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9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46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劳务为主。 ◎ 农村经济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4.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5万元,占总收入的34.42%;畜牧业收入27.7万元,占总收入的 37.0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44头,肉牛7头)林业收入0.93万元,占总收入的1.24%;第二、三产业收入19.1万元,占总收入的25.53%;工资性收入2.2万元,占总收入的2.94%。农民人均纯收入4146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劳务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人(占劳动力的1.25%),在省内务工1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话电视,无路灯全村有有45户饮用井水,有45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88.24%)。有45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88.24%和50.9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7户(分别占总数的58.82%和52.94%)。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摩托车23辆。 全村无沼气池、太阳能、小水窖,耕地有效灌溉率为29.42%。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4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