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戚若予 |
释义 | 教育新闻记者,著有《高考志愿填报实战技巧》,被公认为没有专业头衔的招生办专家。 戚若予:自称是个“草根专家”在每年的高招咨询会上,除了教育局、招办的工作人员、高等院校的老师等教育界专家外,台上总还会坐着一个没有专业头衔的人,他就是读者眼中的教育专家——戚记者,此时,多数家长总会自觉地在戚记者台前排起长队。不仅如此,在2002年、2004年出版的两本《专家教你填志愿》中,戚若予均被邀请担任副主编,编委会里都是高校老师,只有他是“校外人士”,但却是公认的“圈内专家”。 个人作品2009年,由戚若予和孙江林担任主编,共同编写了一本帮助广大考试填报志愿的“挑好大学、选好专业《高考志愿填报实战技巧》”。 初入职场:屈指可数的“特邀”记者1986年,戚若予刚刚接跑教育新闻,是当时屈指可数的“特邀记者”之一。因为当时的高考招生录取工作是全封闭的,能取得资格进入现场的记者全南京只有寥寥几个人。当时,招生委员会包下整个宾馆,所有人凭证件进入。在那个全封闭的环境下,戚若予这样的驻会记者几乎是外界获得信息的唯一媒体渠道。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出不来,房间里的电话线是被掐断的,连学校招生老师都互不知道房间号。可是,驻会记者却可以与外界联系,可以发布新闻,这点“特权”使得他们在外人眼中多少有点“神通广大”。那时候发布新闻,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戚若予告诉记者,驻会也就短短几天,其实只要结束时发一条稿子,主要内容就是:今年有多少考生,录取了多少人。在高招的“手工作坊”时代,几乎所有消息都是保密的。驻会记者也只允许发布录取人数,不涉及其他数据。除了省控线是对外公开的,各个学校的投档线、专业线统统不知道,连兄弟院校之间的信息都是限制的。 渐入佳境:雨中,考点静悄悄 1998年的高招工作又开始了,这当然是戚若予最忙的时候,跑了一天,回来交了篇新闻:《雨中,考点静悄悄》。一旁的同事打趣道:“哟!老戚,这可不像你的风格啊!这么软的新闻啊?”在大家眼中,写权威的、猛料的才是老戚。老戚也不急着解释,而是把稿子交给了值班主任,主任说:“静悄悄,这就是最大的新闻!”据戚若予回忆,这一年,其实是高招工作真正发生转折的一年。因为江苏省开始采用计算机录取,告别了手工现场录取,“这可以看成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转变。”以往录取现场的情景也许只有少数进会的才知道,老戚就是其中一个。房间里都是书架,每个格子里都码放着牛皮信封,这就是考生们的档案。由于全国院校分批次进入录取现场,人数最多时需要六七百张床位。铺位紧张时,江苏高校招生老师通常打地铺,阅档的时候,把牛皮信封抽下来,一封一封地看,一页一页地翻,一个章一个章地盖,一上午十几个人也只能看几十份档案。有了计算机,阅档几千份只需要十几分钟。实施远程网上录取后,高招录取现场从此变得“静悄悄”,再也不似以前几百号人拥在一起那般热闹了。 戚式风格:宁愿“漏稿”也不误导跑教育这么多年,在业内名头甚响,还有什么消息是搞不到手的?但是,熟悉他的同事都知道,戚若予从来不盲目抢新闻。“教育新闻,特别是高考政策这样的重要新闻,不等到官方的最后确认,无论事先擒获多少‘小道消息’,我都不会发的。因为万一有变动,会误导家长和考生,那会影响别人一辈子的。”戚若予说。不仅不抢报,对一些他认为极易误导考生的信息,戚若予甚至宁愿选择“不报”。2004年前后,是高招资讯抢夺战最厉害的时候,因为高考模式变动频繁,2000年、2001年是“3+X”小综合,2002年“3+X”大综合,2003年又变成“3+2”,家长迫切地需要了解“这一年还会怎样”。于是在各种高招咨询会上,众多考生和家长询问学校多年录取的“预估线”,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把所谓的“预估线”当作重要消息刊发。而很被考生和家长看重的《金陵晚报》却没公布任何一所高校的“预估线”。戚若予说:“那天我特地去报摊问了一下,其他报纸当天比《金陵晚报》卖得好。”戚若予当然手中也有各校“预估线”,为什么不发呢?他很认真地告诉领导:“我认为这条消息不能发布!”他判断,如果大众传媒发布高校内部工作用的所谓“预估线”,必然会被考生及其家长当作填报志愿的标尺,而最终的投档线一定是相反的结果。“如果说这个学校的预估线低,考生就会一窝蜂去报,最终出来的结果一定是投档线因生源丰富被抬高,反之一样。”戚若予把他的研判和观点写成了一篇新闻述评《“预估线”势必误导考生》,在各报发“预估线”的当天,《金陵晚报》刊发了这篇“独家视角”。戚若予对领导说:孰对孰错,顶多两周见分晓。果然,各校投档线揭晓后正如他当初预料的,许多单纯依据报纸“预估线”填报志愿的考生志愿受挫。 双重身份:招生办的编外专家作为戚若予的同事,谁家孩子要高考了,都少不了去向他咨询。经过戚若予的分析而填报的志愿,通常都是最佳方案。至今,办公室还流传着一个“险中求胜”的故事。2001年,报社一位老同事的儿子要参加高考了。“他是艺术类考生,专业成绩和文化成绩都达标,但算不上很好,所以考清华美院之类的本一名校几乎不可能,我估计大抵也就上个本二吧。后来我找到小戚。”和戚若予研究了当年的招生资料后,发现有一类也挺有名的大学在江苏的招生名额很少,不超过3个,其他艺术类都是几十上百地招。“报北京这所学校吧,名额少,估计一般人不敢报。”戚若予手指一点,第一志愿就这么定了。事实证明,那一年,该校在江苏只录取了这一名考生。“因为南京没有第二个人在第一志愿填报该校!哈哈,后来我儿子去上学,他们老师还常说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南京生’呢!” 最新任务:帮女儿填个好志愿“以前谈高考都是个局外人。今年不一样了,女儿也要高考了,才真正体验到考生家长的心情。”从小到大,女儿放暑假时正是戚若予做高招报道最忙的时候,“我从没在暑假带她出去玩过。”作为父亲,他觉得挺愧疚的。直到今年女儿要高考了,他自己也成了一个为女儿高考烦神劳力的家长,这让他对高考有了更深的体会。他说:“现在回过头看看,以前写过的有些文章的观点有点儿对不起考生家长啊。自己觉得挺惭愧的。”在同事们的印象中,戚若予总是在为别人忙活。谁家孩子要中考高考了,都忘不了去问问戚老师。而每天除了完成采访、写稿,戚若予做得最多的事就是接电话,不停地接电话:家长的、考生的、朋友的、亲戚的……在别人眼中,接响个不停的高考咨询热线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因为要面对不同的人重复地回答类似的问题,可是戚若予却乐此不疲:“你会觉得很多人需要你。读者信任我,我很开心。”“以前在解放路老办公楼时,每天一来报社就有很多家长等在那里,像看‘专家门诊’一样。”戚若予笑着说,“别人总喊自己‘专家’,但自己充其量也就是个站在平民立场看高考、认认真真为考生出谋划策的‘草根专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