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栖霞寺 |
释义 | 1 江苏南京栖霞寺栖霞寺位于南京市东北22公里处的栖霞山上,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 ◎ 三论宗是中国佛教的宗派之一,渊源于古印度大乘佛教的中观宗,三论宗以《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为主要典据,由鸠摩罗什翻译,流传中国。在中国实际完成三论一宗的大业者为隋代吉藏。该宗着重阐扬诸法性空的理论,也称法性宗。该宗建立“真俗二谛”、“八不中道”等理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以众多因缘和合而生(缘起),离开众多因素和条件就没有独立不变的实体(性空)。一切众生智能成佛,只因迷故,为无明妄想所蒙蔽,所以成佛与否,关键在于迷悟。 ◎ 几易其名栖霞寺历史上几易其名 最初称栖霞精舍,唐时改名功德寺、隐君栖霞寺,南唐时重修栖霞寺改名为妙因寺,宋代又改名为普云寺、栖霞寺、严因崇报禅院、景德栖霞寺、虎穴寺(因栖霞山又名虎穴山)。明洪武五年(1372年)复称栖霞寺。清朝末年,太平天国与清兵作战时,栖霞寺毁于战火。现寺为1919年重建。 1979年修复后 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亲笔撰写了《重修栖霞寺碑文》,对栖霞寺1500年的历史作了总结和介绍。 ◎ 重修碑文摄山栖霞寺为南朝古刹,以山多药草可以摄养故名摄山。初齐居士明僧绍隐居于此,会法度禅。师自黄龙来,讲《无量寿经》于山舍,僧绍深敬重之,因舍为寺以奉。时为齐永明七年也。后僧朗法师来自辽东,大弘三论之学,世称为江南三论之祖。僧诠、法朗诸师继之,其学益盛。先是僧绍欲于此山造佛像未果,其子仲纬继其志,与度禅师就西峰石壁造无量寿佛及二菩萨,高俱三丈有余。梁大同中,齐文惠太子与诸王又吝造大小诸佛像于千佛岩。仁寿元年,隋文帝于八十三州造舍利塔,其立舍利塔诏以蒋州栖霞寺为首。唐代寺运益隆,遂与台州国清寺、荆州玉泉寺、济州灵岩寺并称为天下四绝。 ◎ 历史渊源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未成,归途曾驻锡于此。宋元以降兴衰不一。明末清初云谷觉浪二师并加修葺。清乾隆帝五次南巡俱设行宫于栖霞,益增殊胜。太平天国以后乃趋萧条。民国初年,诗僧宗仰自金山来稍事复兴,未竟全功而殁。其后寺僧以水泥修补千佛岩,佛首涂抹失真,识者臧马。解放以来政府对此名刹甚为关注。1963年中日两国饰教文化等各界人士共同举行纪念鉴真和尚圆寂一千二百年盛大活动,日本佛教界以鉴真和尚雕像斋赠中国,奉安此寺。1666年,四凶之乱,经像法器多遭破坏,寺僧散于四方,而千佛岩之佛首又被毁殿堂赖部队保护未受摧残,鉴真像亦幸无恙。今年,中国佛教堂供奉鉴真像,以为中日世代友好之纪念。如此千年古刹今后宜如何保护盖后之责也,固略述栖霞寺之盛衰往迹以谂来者。 ◎ 如今寺院栖霞寺占地面积40多亩,共有大雄宝殿、毗卢殿、藏经楼三进院勤务,依山势层层上升,格局严整美观。 栖霞寺前是一片开阔的绿色草坪,有波平如镜的明镜湖和形如弯月的白莲池,四周是葱郁的树木花草,远处是蜿蜒起伏的山峰,空气清新,景色幽静秀丽。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弥勒佛殿、毗卢宝殿、法堂、念佛堂、藏经楼、过海大师纪念堂、舍利石塔。寺前有明徽君碑,寺后有千佛岩等众多名胜。 寺前左侧有明徽君碑,是初唐为纪念明僧绍而立,碑文为唐高宗李治撰文,唐代书法家高正臣所书,碑阴“栖霞”二字,传为李治亲笔所题。此乃江南古碑之一,是珍贵文物。 进入山门,便是弥勒佛殿,殿内供奉袒胸露、面带笑容的弥勒佛,背后韦驮天王,昂首挺立。出殿拾级而上,是寺内的主要殿堂枣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着高达10米的释迦牟尼佛。其后为毗卢宝殿,雄伟庄严,正中供奉高约5米的金身毗卢遮那佛,弟子梵王、帝释侍立左右,二十诸天分列大殿两侧。佛后是海岛观音塑像,观世音伫立鳌头号,善财、龙女侍女三旁,观音三十二应化身遍布全岛。堂内塑像,工艺精湛,入化传神,令人赞叹。 过了毗卢宝殿,依山而建的是法堂、念佛堂和藏经楼。藏经楼内珍态着汉文《大藏经》7168卷,另有各种经书1.4万余册。在佛龛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玉像一尊。藏经楼左侧为“过海大师纪念堂”,堂内供奉着鉴真和尚脱纱像,陈列着鉴真和尚第六次东渡图以及鉴真和尚纪念集等文物,这些都是日本佛教界赠送的,是中日佛教界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寺内还新建了玉佛楼,正中供奉一尊高1.5米,重390公斤的玉佛像,玉佛雕凿精细,装金着彩,是台湾僧人星云捐赠的。玉佛楼两壁挂有释迦牟尼佛成道彩图。 寺外右侧是舍利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七级八面,用白石砌成,高约15米。塔基四面有石雕栏杆,基座之上为须弥座,座八面刻有释迦牟尼佛的“八相成道图”,有白象投胎、树下诞生、九龙浴太子,出游西门、窬城苦修,沐浴坐解、成道、降魔和涅磐。八相图之上为第一级塔身,第一级塔身特别高,八角形,每角有倚柱,塔身刻有文殊、普贤菩萨及四大天王像等浮雕。以上各层上下檐间距离较短,五层檐由下至上逐层收入,塔身亦有收分。各面均滩两石竞,龛坐一佛。檐下斜面上还雕刻飞天、乐天、供养天人等像,与敦煌五代石窟的飞天相似。塔顶刹拄为莲花形。整个舍利塔造型精美,不仅是隋唐时期江南石雕艺术的代表作,也是研究古代佛教、艺术、文化的珍贵实物。 ◎ 2011栖霞红枫艺术节栖霞红枫艺术节 栖霞山十多种枫叶下月中旬将全线飘红,届时正是赏枫的最佳时节。昨天,由南京市旅游园林局、南京市宗教局、栖霞区政府主办的第二届旅游登山节暨第十一届“秋栖霞”红枫艺术节开幕,活动至12月11日结束。活动期间,市民购买全价票,还送电信充值卡。 为方便广大游客畅游南京及栖霞山,南京市旅游园林局联合栖霞山、燕子矶、幕燕风光带及有关旅行社开通了“礼佛、赏枫、观长江”旅游专线。每周二、四、六发团,开通至赏枫季结束。市民可乘坐“南栖线”、“138”、“摄尧线”至栖霞山。在红枫艺术节期间,可在南京火车站乘坐秋游栖霞旅游专线。周六、周日增设“江苏路—栖霞山”专线,发车时间为周末7:30至9:00之间,凡购红枫节门票,均可享受免费乘车到栖霞(单程)的优惠。 在栖霞山红枫艺术节期间,可在南京火车站乘坐秋游栖霞旅游专线。周六、周日增设“江苏路—栖霞山”专线,发车时间为周末7:30至9:00之间,凡购红枫节门票,均可享受免费乘车到栖霞(单程)的优惠。 今年红枫节门票和往年一样,35元/人次,凡在栖霞山景区门票房购红枫节全价票的游客,每购买一张全价票,送一张面值30元的950509电信座机充值卡。购票时已享受折扣或其它优惠的游客不再予以享受此项“购票送卡”优惠。 ◎ 我国最大的舍利塔南京栖霞寺舍利塔抢救维修工程于1993年底竣工。这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景点重新对中外游客开放。由中国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蔡润主持的这次维修是历次维修中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一次,主要是把数百年前由于自然风化、雷击火焚坠落的8块石构件粘结至原断口处。 在舍利塔后边的山岩中,还有一组南朝时期开凿的石窟,内凿佛像500余尊,称千佛崖。其中最大的佛像是无量寿佛,高达10米,左右是观音、大势至菩萨立像,组成西方三圣。周围的岩壁上迫布着佛宪和佛像,在最后一个石窟中,出现了一尊手执铁锤与铁锥的石工雕像,据说是佛像的开凿者把自己的形象也凿入佛完。干佛崖的佛像桔美壮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栖霞寺还是江苏省佛教协会所在地。1982年11月,中国佛教协会在这里举办了僧伽培训班。这是建国以来中国佛教界举办的第一次规模最大的培训班,有184名僧人参加,他们年龄在18-40岁之间,都具有中学文化程度。他们来自广东、江苏、上海、福建等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培训班学制一年,主要课程有佛教常识、佛教简史、戒律、丛林规制、功课唱念和文化课等。赵朴初会长前来出席开学仪式,勉励学僧“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维护祖国荣誉,增强国际友谊,争取世界和乎作贡献。” 1983年11月,中国佛教协会决定在南京栖霞寺成立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1984年9月,栖霞山佛学院招收了56名学僧,他们来自19个省的43所寺庙,在这里进行了两年的学习,系统学习了佛教史、佛教三经、百法明门论、五蕴论、唯识三十论要释、戒律、语文、历史、地理、时事政策、外语等十几门课程。1986年7月,首届毕业生毕业,一部分报考中国佛学院继续深造,一部分回到原来寺庙从事寺庙教务和管理工作。 ◎ 主要景点◎ 舍利塔栖霞寺舍利塔为南唐遗物,是长江以南最古石塔之一。建于隋代,隋仁寿二年(六○二年)隋文帝命天下八十三州建仁寿舍利塔,栖霞寺有其一,十世纪南唐时重建,是栖霞寺内最有价值的古建筑。石塔八角五级,高约十五米。基座围以勾线造石栏杆,为近代发掘五代原物复原。基座地面雕刻海水及龙凤鱼虾等图形,现仅残存一部分。塔身下须弥座各面浮雕释迦八相。第一层塔身特别高,正面及背面均雕刻版门,东北及西南为文殊(已毁)及普贤菩萨像,其馀四面为天王像。其上为密檐五级,其间刻有小佛龛。各檐仿木构瓦面,角梁端有环寺铃铎,尚存少数。塔顶原为金属刹,有铁链引向脊端重兽背铁环,后世改用数层石雕莲花叠成的宝顶。宝塔图像严谨自然,形象生动,雕刻十分精致,构图颇富有中国画的风格,为中国五代时期佛教艺术的杰作。历经千年风雨,虽有部分石檐毁坠,仍巍然屹立,成为金陵佛气极盛的见证。 ◎ 大佛阁舍利塔东有大佛阁,又称三圣殿,供无量寿佛,为南齐时弋开凿。佛像坐身高十点八米,连座高十三点三米,观音、势至菩萨左右立侍,高十一米。佛像的衣褶风格,颇似大同云冈石佛。现在大佛阁前立的两尊石佛,原为舍利塔旁的两尊接引佛,高三米多,秀美典雅,与洛阳龙门石佛相似,亦为中国佛教艺术黄金时代的绝世珍品。栖霞寺为唐代鉴真和尚足迹所至之处,寺内藏经楼院内设“鉴真和尚纪念堂”,供奉着一九六三年日本代表团访问南京时赠送的一尊鉴真和尚脱胎塑像,还陈列着鉴真和尚有关史迹资料多种。 ◎ 千佛岩大佛阁后,舍利塔东,无量殿后山崖间,是千佛岩,有“江南云岗”之称,是中国唯一的南朝石窟。据《栖霞寺碑》载,南朝齐代明僧绍死后,其子仲璋与沙门法度首先在西峰两壁上镌造无量寿佛及观音、势至两菩萨。相传佛像雕成后,在佛龛顶上放出光彩,于是,齐、梁的贵族仕子,风闻而动,各依山岩的高 下深广,在石壁上凿雕佛像,或五六尊或七八尊为一龛,号称千佛岩。共计南朝造像有二百九十四座佛龛,佛像五百一十五尊。以后唐宋元明各代均续有开凿,共计佛像七百尊。梁代临川王萧宏将佛像加以装梁代临川王萧宏将佛像加以装饰,金碧焕然,千佛岩位于南方,与云冈石窟南北遥遥相对,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杰作。 千佛岩 刘宋明帝间,处壬明僧绍隐居栖霞山,夜梦山岩间有如来放光,于是发愿造窟,未果。次子明仲璋继承遗志,请僧?法师设计,在西峰石壁开凿龛窟,和僧人法度共同在四八四年刻凿无量寿佛(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等两菩萨,均高十公尺。雕成之后,齐、梁的贵族士子均各拾财货,依山岩的高下深广,在石壁凿雕佛像,或五、六尊,或七、八尊为一绘,号称千佛岩。梁武帝年间(五一一年),梁代临川王萧宏将佛像加以装修,金碧焕然。明仲璋、法度所凿的“大佛(龛)阁”,为千佛岩第一窟。因供奉西方三圣,故又称为“无量殿”、“三圣殿”,现今砖砌的殿门,是为后代修葺结果。大佛殿往东有四龛相列,西边约有二十多窟,其馀皆散列于山岩上及岩北侧。龛内布局,或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窟门两侧有天王力士像。佛座下常蹲踞双狮。漫步其间,常能见到古人题刻,其中以宋人陆九言的“古千佛岩栖霞山”楷书最醒目。 ◎ 无量殿无量殿为千佛岩最早最大的佛龛。无量寿佛居中,两侧分侍观音、势至,造像身段匀称,线条流畅。三佛衣褶作风与云冈石窟酷似,而开凿年代比云冈石窟还早十七年。造像精致古朴,可与大同、龙门比美,其价值在于保存了南朝佛像的原韵,在江南尤其罕见。 千佛岩有一尊“佛”,绝无仅有,即三圣殿左侧的“石公佛”。相传在雕凿最后一尊佛像时,锤轻,石纹丝不动;锤重,石块崩裂;不轻不重,仅冒火星,老是凿不成。眼看期限已到,石匠为免众人杀身之祸,便纵身跳进龛内,成了一尊一手举锤、一手拿錾的“石公佛”。这个传说体现了后人对明代著名的工匠王寿的尊敬怀念之情。 ◎ 历史地位栖霞寺不仅规模宏大,殿宇气派非凡,是南京风景最佳处,而且还因其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而声名显赫,栖霞寺是中国佛教三论宗的祖庭之一历经战火的栖霞寺 三论宗的根本论典是印度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故名。又因注重宣扬“诸法性空”,亦称法性宗。此宗以“二谛”和“八不”之说为中心,发挥宇宙万法“缘起性空”之理。在中国的渊源自鸠摩罗什译出“三论”后,即为僧睿、僧肇、僧导、昙影等相继研究,其中以僧肇最为出名,与鸠摩罗什并称为“什肇之学”。什肇之学,原流行于北方,后得僧朗传播,流入南方。僧朗住在钟山草堂,遇见隐士周 ,即传授所学,周 因而着《三宗论》。当时江南成实宗很盛,三论的玄纲几乎断绝,僧朗来到江南,非难成识大乘师,破斥从来认为三论与成实一致的旧说,使三论学重旧纯粹。在栖霞山,僧朗游于法度的门下,后继承法度的栖霞寺法席。梁武帝很器重他,遣僧怀等十人到栖霞山从他学习三论大义,其中僧诠学有成就。嗣后数代相传,遂有“摄岭相承”的宗派。 僧朗受学之后,始终隐居栖霞山,住止观寺,故有山中师、止观诠等称号,一生精研三论,成就卓著。僧朗的门下有兴皇寺法朗,长干寺智辩,惮众寺慧勇,栖霞寺慧布,称为诠公四友。由于他们的宣扬,摄岭三论之学越发恢宏。其中传承学统而开辟后来一宗规模的是法朗。法朗弟子几乎遍于全国,最著名者当数三论宗的实际创始人吉藏。藏七岁从法朗出家,勇猛精进,成为修持有道的高僧。隋朝平定江南后,吉藏往越州(今浙江绍兴)嘉祥寺说法,听众踊跃,世称嘉祥大师。后又应隋炀帝之请,住长安日严寺,完成三论注疏,是三论宗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高僧。法尊,又使栖霞山与三论宗紧密相联,栖霞寺也以三论宗的祖庭而名扬天。 ◎ 旅游提示◎ 交通情况南京火车站或花木公司站乘坐南栖线到栖霞寺站或南上线到栖霞山站下车即可。 ◎ 导游图线南京市旅游图 ◎ 交通路线在南京市汉府街(总统府门口)乘坐莫南线,终点站就是栖霞山,票价为2.50元/位,运营时间为06:00-19:00,也可在南京火车站乘坐南龙线或南上线到栖霞山站下车即可。 ◎ 旅游指南门票:20元,中小学生半价。 开放时间:06:30-18:20 最佳旅游时间:栖霞山旅游当以深秋时节、枫叶飘红的季节为最佳旅游时间。 饮食:游客可在栖霞寺内品尝素斋面,有香菇、素鸡和其他素菜浇头,风味独特;另外,在栖霞公园门前还有几处餐馆可供游人用餐。 购物:在栖霞山可购买各类枫叶书签、台饰等纪念品。 桂林栖霞寺遗址 位于市区七星公园内七星岩下。寺建于唐代。元至正十七年(1357)道士唐大淳重修为“全真观”。明万历年间为寿佛庵。清顺治八年(1651), 僧浑融在寿佛庵旧址上再创栖霞寺。浑融, 俗姓张, 湖南沅州(今湖南沅陵)人, 善诗文, 喜交游, 曾没明军刘起蛟部, 参加抗清, 失败后再为僧。清顺治十年(1653)以““言行狂肆”徘名入狱。出狱后居栖霞寺50余年。原寺规模宏大, 殿宇幽深, 有大雄宝殿、韦驮殿、阿难殿、环碧堂、静慧堂、准提阁、回廊等。后因年久失修, 渐至颓败, 今仅残存原建一座头门。 2 湖南益阳栖霞寺◎ 益阳栖霞寺栖霞寺位于湖南省益阳市会龙山麓,始建于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公元4世纪末期),系由印度僧人不如密多尊都所建,原名宝泉寺。据传明建文帝因宫廷动乱,被逼出走,在此削发为僧;后人重修时,以其曾为帝楼,故改名为栖霞寺。 寺内有史略碑刻楹联记其事:“晋朝古刹沧海桑田存胜境,明代浮云青山绿水隐名僧”。 清末,太平天国败亡,英王陈玉成之子陈三元出家于此,法名遇缘。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圆寂,葬于会龙山麓,墓碑上刻“生于江南上元县桂花巷金沙井陈氏子”,并附墓联:“勘透浮生归佛国,最难烈士结芳邻”。 清咸丰十年(1860)八月,曾国藩调集湘军主力水陆八万余人,在安庆向太平军发动猛烈攻势。老谋深算的曾国藩深知安庆为天京屏障,安庆一日不下,则天京一日无险。他在给其弟曾国璜的家书中写道:“此次安庆之得失,关系吾家之气运,即关系天下之安危。”所以不惜血本命令曾国荃率湘军主力拼死攻打安庆。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虽然英勇,但因湘军兵多势众,太平军同湘军多次作战后,战士疲惫,弹尽粮绝。安庆终于1861年9月5日被曾国荃攻陷。从此,太平军军事形势逆转,处境日益不利。 安庆失守后,陈玉成精锐尽丧,败走寿州,为叛徒苗沛霖出卖。被执送清将胜保大营。1862年6月,被杀害于河南延津,时年二十六岁。 1864年7月,曾国藩督师攻陷天京。清军入城大肆烧杀抢掠。陈玉成妻子王氏(系江南巨绅王信照之女)乱中携带儿子陈三元和《太平天国英王册封》一件逃出英王府。不幸为鲍超部益阳人徐月捐(左为金字旁)所掳。时三元年方四岁。徐月捐系我县兰溪人,他强娶王氏,并携王氏与三元归故里。自此,三元为徐家收养,月捐将其认作义子,改名徐山元。三元成人后,帮商于桃江。逾数年后回益阳独自行商,往返于益阳、汉口之间。后积资渐富,在桃江杉树囵置田百余亩。 光绪季年,有微知三元身世者,自此,三元心悸神惊,惶惶不可终日。以至“恍惚于世态”,萌出家之念。于四十二岁时,奉会龙山栖霞寺宝牛和尚为师。从此长伴青灯,削发为僧,法号遇缘。 ◎ 三元出家后认地方权霸刘梦龙为皈依弟子,并将杉树囤田产悉交刘梦龙,以求庇荫。后其田产大部分被刘吞没。刘梦龙仅变卖其中小部分,修一遇缘寺于杉树囤,以障世人耳目。 三元出家栖霞寺后,在益阳二堡魏公庙侧尚置有房屋数椽,以安其家小。其母王氏在徐家生子二,女三。民国时魏公庙庙祝汤某即其外孙。当天京失陷,王氏出逃时,曾将一些珍宝弃置英王府侧一井中。乱定后,曾与徐月捐往捞未获。逾数年再至时,古井已被填平,该地局面全非,不可辨认。王氏晚年随子三元在栖霞寺后结庐,长年吃斋。死后葬会龙山旁的狮形山。 有关陈三元身世,辛亥革命之前一直不为人所知。入民国后,徐家和三元始敢向人吐露。民国十七年,我县光绪时举人曾国英获悉此事后,走访了陈三元及其子芝生(当时营小贸于益阳)并得见英王册封。他认为其事与太平天国史料有关,遂撰其梗概,登于上海《申报》副刊。 三元卒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享年七十有五。葬益阳会龙山。其墓碑上镌有“生于庚申(清咸丰十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江南省上元县桂花巷金沙井陈氏子”字样。墓门石刻一联曰:“勘透浮生归佛国,最难烈士结芳邻”(下联指陈墓与抗日死难的一些益阳烈士墓相邻),惜其墓已无存。前年往访寺僧,尚能指其墓址和碑石(已作铺阶之用)。 1988年至1998年不断修建,现存大雄宝殿、栖霞阁、观音殿、玉佛楼、僧房等建筑,玉佛为晋朝古物。寺内有碑三块,珍藏《大藏经》一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