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普隆恰托夫经理的故事
释义

作品名称:普隆恰托夫经理的故事

创作年代:现代

文学体裁:小说

作者:维利·符拉基米罗维奇·李帕托夫

内容概要

西伯利亚一个名叫达卡尔的小镇上有一家木材浮运企业。1961年企业经理伊万诺夫因患癌症去世,总工程师普隆恰托夫暂兼代总经理。此人年方36岁,精力充沛。卫国战争中他应征入伍,胜利后带着中尉军衔回到家乡,当了一名装卸工。后被送到森林技术学院培养,毕业后在木材浮运企业当上了值班工程师。有一次,他大胆机智地制伏了一伙外来做工的刑事犯,得到了总经理的赏识,晋升为总工程师。他精通业务,会讲英、德两种外语,出国做过报告。

不久,普隆恰托夫听说州里要从另一个企业里调一个名叫茨维特科夫的人来当总经理。这是个不懂技术业务的官僚主义者。普隆恰托夫决心抵制,决不把经理宝座让给一个不懂行的官僚。他首先去疏通尼哈莫夫者头的关系。这位60开外的造船工人实际上是“达卡尔的真正的主宰”,因为他子孙满堂:有10个儿子,4个女儿。儿女们又给他生了20个孙子和20个孙女。这些子孙遍布当地和区里各部门的重要岗位上。普隆恰托夫得到了尼哈莫夫老头的支持。第二步,他说服计划科长波利维科夫,把企业里隐藏的一万八千立方米计划外的木材放进计划,以大幅度超产来证明他有能力当总经理。第三步他给企业党组书记维什涅科夫做工作,以争取其支持,但两人在依靠群众的问题上意见分歧。党组书记认为普隆恰托夫自高自大,独断专行。而普隆恰托夫认为在技术问题上是不必找群众商量的。他指出:“关于人民的空话通常只是掩盖着对人民的漠不关心。”“你内行,工作得好,你就是人民的,你工作马虎,不内行,你就是反人民的……”结果不欢而散。

普隆恰托夫最后要找的人是总机械师奥古尔佐夫。奥古尔佐夫是不久前被茨维特科夫解雇后才到木材浮运企业来的。他认为,在茨维特科夫领导下只会落后不会进步。昔隆恰托夫则指出,茨维特科夫“是个祸害,是保守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属于那种能用退休给大家造福的领导。”两人不仅有共同的语言,而且奥古尔佐夫明确支持普隆恰托夫当总经理并同意接受革新吊车,以完成一万八千立方米计划外木材的吊运任务。州委工业书记祖加索夫本来要提名普隆恰托夫当总经理的,但工业部长崔扎尔另有打算。他要把老朋友茨维特科夫安插到这个岗位上来。20年来崔扎尔每往上高升一步,他总要把老朋友茨维特科夫也带上一步。

普隆恰托夫与茨维特科夫争夺总经理这个宝座,既不是为了地位,也不是为了工资或权力。总工程师的工资并不比总经理低,地位也不逊于总经理,在许多场合甚至比经理更“有利、有趣和有分量”。至于权力,总工程师更加充分,因为“浮运企业——这是技术”。普隆恰托夫的动机是不让不懂技术业务的官僚主义者来当经理。由于尼哈莫夫老头给区委第一书记做工作,区委第二书记古特金与女秘书尼尼哈莫娃(尼哈莫夫的三女儿)又是普隆恰托夫的老同学,所以区委全力支持普隆恰托夫当总经理,区委第一书记还直接写信给州委第一书记保荐普隆恰托夫。

最后,州委工业书记祖加索夫、工业部长崔扎尔来到达卡尔对普隆恰托夫进行当面考核。祖加索夫也当过木材浮运托拉斯的总工程师,对浮运业务十分内行,他一下子就抓住达卡尔企业的要害问题:由于革新了吊车,企业的生产计划超额完成了很多,但是木材从哪儿来的呢?普隆恰托夫汇报时所说的“劳动热情”和“改善劳动组织”等等空话解决不了祖加索夫心头的疑问。州委两位领导视察了吊车,参观了车间和船坞,然后去旅馆开会,会后他们来到普隆恰托夫的办公室,崔扎尔向总工程师兼任总经理提了几个问题。谈话中普隆恰托夫和工业部长顶撞了起来,最后他把隐瞒计划外木材的事也全都说了出来。他告诉两位领导,这批木材是老经理留下来的,等于是他的遗产。临终前,他还曾嘱咐普隆恰托夫,不要把企业交给别人。使高效率的吊车吃饱的就是这批计划外的木材。他倾吐了隐瞒了的真相后,反倒觉得如释重负。工业部长对此幸灾乐祸,但是州委工业书记却表扬了普隆恰托夫,说他把真实情况说出来很好,这样,普隆恰托夫心中的疑问也就解决了,于是他们友好地告别。

作品赏析

《普隆恰托夫经理的故事》不仅是李帕托夫的代表作,而且也是20世纪70年代被前苏联理论界誉为描写科技革命时代的“当代英雄”的代表作。整部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十分简单,概括来说就是总工程师普隆恰托夫争夺经理职位的故事。到底是由精通业务的总工程师普隆恰托夫来担任总经理,还是由行政官僚茨维特科夫来担任,却有着现实的时代背景。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营管理的现代化以及前苏联人的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前苏联社会在企业领导人取代20世纪30—50年代那种不懂技术业务的行政官僚型领导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种种矛盾和冲突。

小说就是在这种矛盾冲突中塑造了一个熟悉技术业务,精明强干,勇敢顽强的新型领导者的形象。为了正式爬上总经理的宝座,普隆恰托夭可以不择手段地拉关系,弄虚作假,把老经理的“遗产”——战争时期留下的计划外木材放进计划。然而普隆恰托夫这样做并非为了私利,因为总工程师的职位非但并不亚于总经理,某些方面还优于总经理。普隆恰托夫不惜一切代价参与争夺,其主要目的是不让企业落入保守落后的官僚主义者手中。正是由于作品反映了当时前苏联的现实,因而赢得了评论界的一致赞扬。他们认为,小说“努力揭示了……时代的物质和精神运动的最本质的、原则性的、典型的特点”。普隆恰托夫这个人物是“鲜明的大人物形象,这种人只有在管理和领导的领域里才能充分施展其才智并得到道义上的满足。”“不是渺小的虚荣心促使普隆恰托夫去争取经理的位子,而是对事业负责的崇高觉悟。”也有人指责普隆恰托夫是追求名利的钻营家,但遭到作者的驳斥。李帕托夫说,普隆恰托夫不过是想占据他自己应得的地位。

这部小说的结构很特别,它以“关于现在的故事”为主体,也就是总工程师普隆恰托夫兼任代经理的那三个月。在“关于现在的故事”中几次插进“关于过去的故事”和“关于将来的故事”。“关于过去的故事”介绍普隆恰托夫在做总工程师之前的一些经历,而“关于将来的故事”则谈到他在做了正式经理后的一些表现。“现在”、“将来”、“过去”穿插交织,把小说分为十几个部分,代替了分章。1971年,这部小说被列为“国家奖”侯选作品(后来评上)。1972年,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工程师普隆恰托夫》搬上荧屏。

作者简介

维利·符拉基米罗维奇·李帕托夫(1927—1979),前苏联作家,曾用笔名阿尔马佐夫。担任过前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会理事,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作家协会书记。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报刊记者,母亲是文学教师。1948年进入托木斯克师范学院读历史,三年级时到托木斯克《红旗报》工作。1957年参加苏共,1958年去赤塔,任《战斗岗位报》文学部书记。1964—1966年任《苏维埃俄罗斯报》特派记者。1967年迁居莫斯科。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被认为是前苏联“第四代”作家中的多产作家,几乎每年都有新作问世。著有《六个人》(1958)、《“勇敢号”船长》(1959)、《僻静的米亚塔》(1960)、《航道》(1961)、《智齿》(1961)、《陌生人》(1964);1967—1968年完成的中短篇小说集《乡村侦探》,1969年摄成同名电影;1969年接连发表《丽达·瓦拉克西娜》和《普隆恰托夫经理的故事》两部作品。前者被认为写得不成功,后者则引起热烈反响。20世纪70年代,他又相继发表《灰鼠》(1970)、《还是在战前》(1971)、《这都是关于他的故事》(1974)以及揭露特权阶层寄生生活的长篇小说《伊戈尔·萨沃维奇》(1978)等。前苏联评论界认为他的作品如实地反映了生活,特别关心伦理道德问题。他塑造的人物栩栩如生,语言通俗流畅。曾获劳动红旗勋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