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普光寺
释义

普光寺修建于明永乐十一年,是现在湖南张家界著名的佛教寺庙。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多元化的建筑风格,使得普光寺具有了很高的历史价值与观赏价值,被定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普光寺

始建时间:明永乐十一年

地理位置:湖南张家界永定区城东

景区级别: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湖南张家界普光寺

简介

普光寺(又名“普光禅寺"),坐落在张家界永定区城东,前有天门山,后有福德山(即今子五台),是一座历史悠久,名声远播的寺庙,故有”“之称。

普光寺,原是一片古建筑群,包括文庙、武庙、城隍庙、崧梁书院等,现仅存普光寺、武庙与文昌祠等建筑,其余部分,或毁于兵燹,或毁于火灾,或因愚昧无知被破坏。

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农历丙午年)侯昌铨编撰的《湖南永定县乡土志》记载:“迤东有普光寺,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农历癸已年)指挥史雍简建,本朝(按:指清朝)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农历癸丑年)协镇史城重修。寺有白羊石,雍简建寺时,见白羊满山, 逐之入土,掘之见石,其下有窖金。遂发之,以金修寺,寺成入奏,赐名普光石。”又据《续修永定县志》载:雍简在白羊山“见白羊一群,逐之,一羊化白石,余入土中,掘之,获金数瓮,悉以修庙,闻于朝,敕名‘普光寺’,均系皇上赐(命)名。

根据史料记载,普光寺比北京的故宫还早建7年(故宫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比湖北武当山金殿早建3年(武当山金殿建成于明永乐十四年,即公元1416年),更比四川峨眉山仙峰寺与报国寺早建100多年。

普光寺共占地达8618平方米,供奉僧系佛门五宗之临济宗,常住僧侣达50—100人,除主持与管理本寺外,还管辖原大庸近百座寺庙,有几届主持都是佛门名人,曾先后6次在普光寺举行龙华大会,不仅有本省的,而且有江南其他各省的数千名佛教徒在这里受戒,故有“江南名刹”之称。普光禅寺的主要建筑有大山门、二山门、大雄宝殿、罗汉殿、观音殿、玉皇阁、高贞观等,具有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建筑风格,是研究古代建筑史、领略佛门的好去处。现将各主要建筑与景观介绍给各位游客朋友。

大山门与二山门

游览普光寺,第一景便是大山门与二山门。“山门”,本来是对佛教寺庙建筑中一般殿堂的称呼。我国佛教寺庙的规模因各地情况不同,故大小不一,其布局也不尽相同:有一门一殿的,有三门一殿的,也有四进七殿的,还有入门见殿的。普光寺则是三门三殿,即:空门、天相门与天作门、大雄宝殿、罗汉殿与观音殿。因普光寺庙建在僻静的白羊山,所以“三门”又称“山门”。据考证,原来的“三门”有的已不存在,现在的“山门”是修复后的作品,内行人一看便一清二楚。这山门座北朝南,前对天门仙山,后倚福德山(又名“子五台”),前面还有广场,视野开阔,站在山门前面,可以远眺天门山与仙山溪、崇山等许多景观,永定城的崇文宝塔、东正街也一览无余。大山门正上方有“普光禅寺”4个金色的大字,两扇大门为木质厚板拼钉结构,朱漆红色,显得气宇非凡,古色古香。

哼哈二将

进入大山门,面对大雄宝殿,在山门内的两边可以看到两尊大菩萨,它们就是佛教里最著名的哼哈二将,这两位大将,他们睁眼鼓鼻,上身裸露,体魄健壮,手持武器,为大力士与大武士模样。其神态威严,怒视凡间,胆小的见了还真有些害怕哩!

提起哼哈二将,他们的来历是这样的:他们两位原来都是佛国里的金刚力士。据《大宝积经》记载,哼哈二将手拿金刚杵(是一种十分坚固而又锋利的古代作战武器),本是保卫佛国的夜叉神,用今天的中国话讲,就是把守山门的两位警卫大神,或者叫两位把门将军。

他们原来都是有名有姓的:哼将,原名郑伦,原是商纣王的大将,是度厄真人的弟子,他拜度厄真人为师。由于郑伦虔诚拜师,认真学法,因此深得度厄真人的钟爱,于是度厄真人很快授他一种法术,这就是“窍中二气”。他在“警卫”中如遇盗贼,只要鼻子一哼,就会响如洪钟,并随响声喷出二道白光,可吸敌人魂魄,所以,任何敌人在他面前都会失败。哈将,名叫陈奇,他腹内有一道黄气,如果遇到敌人,只要张口哈出一口黄气,同样可以吸敌人的魂魄,使敌人呆若木鸡,举手就擒,置敌人于死地。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普光寺内最大的殿堂,也是这座寺庙的主体建筑。它坐落在白羊山的一座土台上,居高临下,阳光普照,游人一踏进大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大雄宝殿”及其匾额上的4个金色大字。这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手书真迹,苍劲有力,嵌在殿上,显得十分壮观,威严。这座大雄宝殿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重修,后来清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与光绪各个时期也修葺过。1989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又拔专款进行抢救性大修。

三尊塑像

普光禅寺大雄宝殿的后背并未按佛教故事塑像,而塑的是文殊、普贤与观音三尊塑像,下面分别介绍。何谓“普贤”?佛经上讲,他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是释迦佛的右胁侍,专旨“理德”,表“大行”。他的职责就是将佛门的“善”,普及大一切地方去。《华严经》上说,普贤是诸佛之子。而《悲华经》上又说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的第八子,文殊菩萨、大乘至菩萨是他的兄弟。此外,还有把普贤说成是女性的,如《小乘经》就说他是妙庄王的第二个女儿。

罗汉殿

罗汉殿是以供奉罗汉诸神而得名的。这罗汉殿紧靠水火二池。殿内塑有十八罗汉,行态各异,造型生动,群像甚怪,观后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据佛经记载,十八罗汉原只有十六罗汉,都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均是历史人物。所谓“罗汉”,它是音“阿罗汉”的略称。佛教教义认为,一个人因修行的功夫不同,故取得的成就也便有高低之分。所取得的每一种成就都叫做一个“果位”,而“阿罗汉果”便是小乘佛教修行所达到的最高果位,但在大乘佛教中则低于佛、菩萨,是第三等。佛教认为获得这一果位,就可以清除一切烦恼,圆满一切功德,永远免除投胎转世(生死轮回)之苦。凡获得阿罗汉果位的人可称“阿罗汉”(简称“罗汉”),也都可以享受人间供奉。佛祖曾明示:十六罗汉,可不入涅盘(死亡),常住人间,弘扬佛法,享用人间供奉与祭祀。

佛经上说是十六罗汉,为何又成了十八罗汉?后加上去的两位,一说是著《法住记》的庆友和尚与译经和尚玄奘,一说是伽叶与布袋和尚。清朝皇帝乾隆则定十七罗汉为降龙罗汉(即伽叶尊者),十八罗汉为伏虎罗汉(即弥勒尊者)。

十八罗汉

普光寺罗汉殿内供奉的是十八罗汉,现罗汉殿,除了观赏群塑诸罗汉以外,这个殿里的建筑艺术也是值得一看的。该殿始建于明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重修。殿内16根大木柱,无一根不是歪斜的。自古就有“柱曲梁歪屋不斜”的说法,这在力学上也是一大创造,为全国寺庙建筑所罕见。以前,罗汉殿上面还供有24诸天像,并藏有木刻《金刚经》印刷版与佛经40箱(可惜已毁)。楼中间设有藻井,终年承受下殿袅袅上升的烟雾熏蒸,故使所藏经书无虫蛀,也不受潮,此法非常科学,也非常简便、经济。

观音殿

“大悲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这两句话,是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为佛的宗旨。

据佛教教义上讲,观世音在遥远的过去即“无量亿劫”、悉心听千光王静如来说法,从而立下誓言,要“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观音菩萨原名妙善,本是妙庄王的三女儿。她生的很美,到了出嫁年龄,妙庄王便为她选择佳婿,然而她却誓死不嫁,一心想要出嫁为尼。妙庄王大怒,在一气之下便将她赶出了王宫。妙善出嫁后便苦苦修行,以后修成菩萨。

后来,妙庄王身患重病,危在旦夕,妙善为了给父王治病,就化作一老僧前去奏道,告诉他此病很重,百药难医,只能用亲身女儿的手眼才能治疗。妙庄王听后感到非常失望。于是妙善这位“老僧”便又告诉他:“香山有一位仙长行善救人,救他即行。”殊不知香山仙长也是妙善所化。结果,那位“仙长”就断手剜眼,献给了妙庄王。妙庄王难病治愈后,方知那位献出手眼的仙长就是他被赶出去的亲生女儿,于是痛心疾首,悔恨交加,并叩拜苍天,请求苍天为三女儿恢复手眼。妙庄王拜罢,妙善的手眼很快就复原了。从此以后,庄王也皈依了佛门。

玉皇阁

玉皇阁,座落在观音殿以东,居高贞观之上,是普光寺的制高点。站在玉皇阁三楼远眺:巍巍天门山,崇山,阴山与澧水两岸风光可以一览无余。东门坪,官黎坪,永定城,大小街道,高层建筑尽收眼底。真是“坐到层里看天下,天下都在吾眼下。”玉皇阁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重修。

昔日的玉皇阁,层层供有神像。不仅供奉玉皇大帝,还供有一百零八尊天罡地煞像。更巧妙的是,以前还供五尊活神像。所谓“活神像”,就是地板下装有木制暗道机关,香客或游人走路进殿时,只要不知不觉踏上“暗道机关”,那五尊菩萨就伸脚瞪眼,动手拥抱,如不知内情,会吓你一跳。

如今,108尊天罡地煞像与那5尊活神像都已毁,但玉皇大帝与金童玉女还在三楼接受人间香火与祭祀。那玉皇大帝居高临下,平视前方,两手扶膝,神态自若镇定,似正在视察乾坤……玉皇大帝两边的胁侍——金童与玉女也神态自若,各司其职,正听从玉皇大帝随时使唤。

高贞观

高贞观,据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考察,系宋未明初建筑物,它是道教之观,占地达27.4米,进深11.4米,道宽21.4米,其建筑风格为单檐歇山式山顶,脊栋下有攀间,驼峰与同梁、柱基与木柱间平质板,普光寺其他各殿绝无仅有。高贞观内供“三清”道教神像。所谓“三清”,便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三清”为道教最高神。其中元始天尊又为道教首席,称道门第一大神。所谓“元始”,即指宇宙起源之本原。灵宝天尊是道教第二大神。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居第三把交椅。“三清”,主要指他们住的三清天与三清境。三位大神主管三天之仙境。

武 庙

武庙庙内供奉“三国”故事中的关云长关公与他手下的得力干将周仓与关平。提起关云长,在中国几科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想当年,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关公刀起,秦琪头落”,是何等的威风!关云长一生除了英勇善战以外,还与刘备、张飞“桃源三结义”,一心扶持刘皇叔,忠心耿耿,尽忠保国,义重如山。他死后,全国各地都修庙宇,供他的神像,以此来纪念他。如在他的家乡山西河东解州,就建最大的武庙。在全国各地道观也有他的庙宇,供奉他的神像,并称颂他为“关公”、“关帝”、“武圣”等。

钟鼓二楼

普光寺内,建有钟鼓二楼,高7米,二楼各占地7.2平方米。根据佛教规定,两楼的位置均设在寺院前部。两楼名称为东钟楼西鼓楼。钟鼓二楼的作用,不仅用于报时,同时也具有宗教宣传作用。《增一呵含经》讲:“洪钟震响觉群生”,“昼夜闻钟开觉悟”。

鼓楼,为北魏时期李崇所创。起初用于传递信号,便于擒拿贼盗。史书载:“北魏时,兖州多盗。李崇为刺史,乃村置一楼,盗发之外,双槌乱击,四面诸村始闻者,挝鼓一通,次复闻者,以二为节次。后闻者以三为节次,各击鼓千槌。诸村闻鼓,皆守要路。是以俄顷之间,声布百里之内。其中险要,悉有伏人,盗窃始发,便尔擒送。”这便设钟鼓二楼的作用与来历。今天的钟鼓二楼除上述作用以外,还到供游人休息、拍照与观光。

佛教圣地

最早来太阳山驻锡的是西晋高僧祖师妙音禅师,他在太阳山南麓建普光寺,开设道场,广收门徒,讲经弘法,焚香修炼,名声大振,妙音禅师善驯鹿,在寺院旁辟有鹿苑,且自己经常乘白鹿出入山门,人们称他“白鹿禅师”称普光寺为“白鹿寺”,据说妙音禅师实为三祖僧璨化身,六祖慧能闻讯后立马来到太阳山,为仰慕前辈祖师尊容,慧能曾在此隐居三年,之后,来太阳山驻锡的有曹洞宗僧人梁山缘观,他自称“梁山老汉”,留有偈计:“梁山老汉一曲歌,格调奇特人难和”句。

再之后,临济宗高僧师远禅师来太阳山主持佛事,他精通禅理,留有《十牛图颂并序》行世,该图用十幅图画描绘牧牛过程,从寻牛觅心到归家稳坐,已此阐释修行方法与顺序。《十牛图》在禅林影响很大,它不仅流行国内,引起后世僧众吟和,而且远播韩国、日本、泰国受到国外佛教徒的看重与称颂。除普光寺外,太阳山著名的寺庙还有建在山顶的祖师庙,庙中常有云气飘出,人们可凭借它的形状、浓淡、走向预测天气,占卜晴雨,十分灵验,还有建在太阳山西北麓的灵泉寺,寺内有一股清泉涌出,常流不断,人称“龙泉”,这泉水清凉甘甜,若喝上一碗,可令人神清气爽,若喝下二碗,可使人浑身轻松,有病去病,无病消灾延年,此外,还有建在太阳山东麓的观音寺、西麓的洞泉寺、北麓的兴国寺,他们都一个个拥有许多美丽神奇的传说。

为了弘扬佛教文化,开发太阳山旅游资源,游遍了全国名山大川和国外佛教圣地的旦领法师意决在太阳山驻锡,募凑巨资在太阳山兴建现代化佛教园地,用高标准、高起点、高科技重建太阳山普光寺,再现昔日普光寺风采,目前该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已基本就绪,建设资金已部分到位,勿用置疑,随着普光寺的重建以及太阳山景点的逐个开发,太阳山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秀丽、更加诱人。

2.广东陆丰普光寺

简介

普光寺位於广东省陆丰市甲子镇海边经典山上,光祥法师始建於1986年,法脉属临济宗。现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禅房、斋堂等建筑,为木石结构。寺内珍藏《大正新修大藏经》一部。

方丈

普光寺现任方丈光祥法师,广东省陆丰市人,1981年出家,师从新成法师,兼任陆丰市佛教协会理事,汕尾市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汕尾市第二届妇代会代表。

3. 广东饶平普光寺

简介

普光寺,也叫普光禅寺,坐落于广东潮州饶平县汫洲镇汫西域内的卓港口,座西南朝东北,与石壁山雷音禅寺遥相朝望,灯火互见。创于民国二年(1913),1984年由释定慧倡修。寺宇分三厅八房两通巷,构筑精巧,约一亩余地。主结构外有围墙,围成一宽广院子。

历史

寺始建于1913年,正是清末民国初时候,兵祸战乱,旱涝灾害,纷至沓耒,因而盗贼峰起,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当时由当地父老善心发起,集资建起这座普济院,意在施茶施粥,收敛饿殍,赈济贫苦,因取普光明堂之名。1984年,由释定慧介修,募化诸山长老,十方善信,海外侨胞,特别是得到旅港释定因法师鼎力相助,并由信女石花奔走获得有关部门支持,重新修建寺院。

特色

踏进院门,便见满院花木,郁郁葱葱,玫瑰红艳,玉兰幽香,令人忘却这里接近市尘,而是一处适宜修持的清静胜地。穿过花木,就是寺宇左中右三门。中间正门上面的石匾额阴刻着“普光禅寺”四个楷书大字。中厅正中是大雄宝殿。殿中释伽牟尼雕像,高约二米,两旁是阿兰尊者、迦叶菩萨、书陀菩萨和坚罗菩萨雕像,都是苏州名家雕刻,金碧辉煌,法像庄严。如今寺院面貌一新,是一处闹中取静的佛门好境地。

4.福建省厦门普光寺

普光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禾山莲见西林村,古称「金鸡亭」。明初为郊野古道旁一避雨亭,后有僧于亭立观音龛,嗣经明清两代的多次改建。在洪济山下的洪山柄山坡上,旧为通往同安内陆的五通路口的驿铺,道侧有一块天然怪石,状如金鸡独立,石旁有里人所建的一间避雨路亭,以供路人休憩,晓起行人经此驻足,可闻四郊村居鸡啼之声,此起彼落,颇有「村鸡茅店月」,引以行旅深思之情景,故有「金鸡晓唱」,列为「厦门八景」之一。

后有附近僧人在亭中供奉观世音菩萨,故又称「观音亭」。明万历年间(一五七三年至一六二○年),莲溪蔡锦文捐资修葺。清乾隆二十一年(一七五六年),河北人刘国柱因海难死里逃生,留宿于寺,见佛灯晃耀,认定佛力扶持,感恩戴德,即日聚金,重新修葺。嘉庆末道光初(一八一七年至一八二四年),寺复倾颓,里人捐资兴修。同治年间(一八六二年至一八七四年)天界寺僧心奉法师就亭扩建殿堂住修。光绪二十九年(一九○三年),董事叶大年募资修建。光绪三十三年(一九○七年),转道和尚一度在此主持。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厦港商人蒋以德居士捐献巨资,翻修殿宇,扩建两厢僧舍寮房,并改称普光寺。

一九一四年,住持瑞枝法师向厦港大善士蒋以德募集巨资翻建殿宇,增建两厢僧舍楼房。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寺院拥有许多园地,由地方政府登记在册的即有近八千平方米,寺僧侣四人、常住居士七人。释广树为瑞枝和尚门徒,一九三七年接任住持。除日常修持外,每天率众耕作田地,坚持农禅生活。寺内设有汉药局,以专治内外跌打伤痛著名。一九四六年,释广树南渡新加坡,寺务交由释传远主持。

寺原建于禾山莲见西林村荒坡上,寺前有一大片荒地,住持广树法师率领僧众开垦为田园耕地,僧众即以农耕自食,一九五八年,寺一度为驻事借住。一九七七年,部队撤出,附近村民乘隙占用。

一九八三年,厦门市佛教协会接管回收,暂由菜姑白招治管理。一九八六年,厦门市人民政府批拨原寺址和周围杂地总面积四千三百平方米。由马来西亚槟城妙香林寺住持广余法师(原为该寺住持),捐献钵资数百万,由新加坡华僧广净法师带回厦门,委托南普陀寺方丈妙湛和尚代为谋划,重建梵宇殿堂。从一九八七年起,重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两厢僧舍、瑞枝老法师纪念塔及山门围墙等。

一九九三年,经瑞苗法师推荐,妙湛和尚和广余法师商定,由南普陀副寺安景法师作为广余法师法子,赐法名传欣,并委派为普光寺监院。传欣法师驻锡普光寺后,又增建集善楼和外山门,修缮围墙,改建斋堂,以及建广余法师纪念塔等。历经十年,于一九九七年圆满完成,举行盛大落成暨开光庆典,成为厦门岛内第二大佛教寺院。总投资一千余万,建筑总面积达四千八百平方米,占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如今厦门市区建设不断发展,寺周围楼房林立,道路纵横。从莲阪通往国际会展中心及机场的康庄大道途径寺旁。寺围高建墙垣,绿化有规。山门内广庭上下栏楯,遍植花果宝树,赏心悦目,似云中楼阁,如临圣境。

现住僧众二十余人,由安景法师弟子道林法师主持。

寺址:福建省厦门市发开区东隅马山麓

5.福建省福鼎普光寺

普光寺,位于福建省福鼎视桐山镇,系世孝法师创建于一九八三年,有大雄宝殿、佛塔等建筑。

现任住持世敏法师,四十余岁,福建省福鼎市人,一九八一年七月出家,师从青竟法师,毕业于福州崇福寺佛学院,兼任福建省福鼎市佛教协会会长,市佛教慈善基金会秘书长。退居方丈世孝法师,六十余岁,福建省福鼎市人。

寺址:福建省福鼎市桐山镇灰窑村

6.河北石家庄晋州普光寺

普光寺是唐太宗李世民御赐宰相魏征的家庙,始建于贞观五年(公元613年)距今已有1379年的历史。

重建的普光寺位于晋州市赵村北,寺南门临晋州市北二环路和环城水库及生态湖,北二环路东端连接石黄高速晋州口,两端连接石黄高速城口,交通方便,环境优美,普光寺占地85亩,预计总投资8000万元,现有王淑芬,张根舍等居士发心筹资100万,完成占地临建费用,目前大雄宝殿已落成。老住持仁范老法师为寺院带来新的希望,晋州市的善男信女主动出钱出力,老法师发心带领众居士亲自上阵,搬砖运土,但年时已高劳累过度于09年8月病倒在床,住进医院。后有法师和居士商讨。特从中国佛学院聘请惟俊法师为代理住持,帮助老法师建寺弘法。

住持惟俊法师现就读于中国佛学院,80年代生于江苏,童真出家,年少善良,曾担任江苏法华寺监院,05年考入南京栖霞山佛学院,毕业后因德才兼备,又被中国佛学院择优录取深造。在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和尚门下受具足戒。法师:学在天台,行在当下,归于净土。”潜心研习经教,注重培养青年佛教人才,善于从生活中阐释佛理,而对老居士则因机施教,普劝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法师被迎请普光寺之后。在佛学院学习之余,利用节假日,积极创办普光寺网站,广结善缘,四处奔波,八方求助,苦口婆心,点滴资金,全部用于寺院建设,凡有见闻者,无不为法师的行动所感动。大众感叹:师父是一位难得的青年僧才。

当家法宏法师07年毕业于南京栖霞山佛学院,纯厚善良,法才兼备。多次被外地寺院邀请担任大型法会领唱。常住法师还有知客师宏法、悟慧等法师,发大悲心,不畏艰苦,千里迢迢来普光寺建寺弘法,深受信众赞叹!

如今普光寺已初见规模,然工程浩大,需要大量财力和物力,实非一人所能承担,若能在建寺极度困难之时,伸出援助之手。无疑是雪中送炭,其功德是不可思议,其子孙万代福德不可限量。故恳请十方信众,社会贤达,同发善心,各界人士,广集福田,因法善缘。

7.云南通海秀山普光寺

普光寺位于通海秀山山腰,为通海秀山的第二古寺,始建于五代时期,扩建于大理国(公元1249年)。寺内供奉神僧李畔富。传说李畔富到通海为僧,因见通海湖水浸淫田地,百姓稼穑艰难,他开凿落水洞,让湖水降落,湖四周出现良田万顷,百姓安居乐业。后人在秀山建畔公影堂纪念他。《通海县志》有诗人写诗赞他:“滔滔洪水一方愁,卓饬穿通入海流。在昔若无僧畔富,至今哪得秀山幽”。

寺内有砖石堆砌的“畔公塔”。塔旁有天然沙石岩一堵,中凹处蓄泉水,日夜滴落,叮咚不息,名曰“畔富洗钵地”。寺外石岩下有畔富坐化墓,有明崇祯年间的刻石碑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9: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