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蒲州古城
释义

蒲州古城遗址位于山西省永济县境西南约17公里处黄河东岸,传说中的舜都蒲板即此。引城始建于周时,以后屡有重建扩修,历为州治府治,中唐几为中都建制,为中国北方历史重镇。城周长约10公里,金元之交战争破坏严重,明清修葺颇多。1959年因三门峡水库建设,城内居民全部迁出,城砖剥揭几尽,但城坦土胎轮廓几乎完整保存,城内鼓楼及南、西、北门遗构清晰可见。1989年又从古城西门外出土唐代开元时所铸铁牛、铁人各四尊。蒲州古城遗址是国内外研究中国古城垣历史发展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地理位置

古老的蒲州古城位于山西南端黄河东岸,距古城西安约150公里,它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和两千年的繁荣,是我国古代六大雄城之一,蒲州古称蒲坂,《帝王世纪》云“尧旧都在蒲,舜都蒲坂。早在部落联盟时期,蒲坂一带就是华夏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了。

唐代和明代的蒲州城规模最大,是两个繁荣昌盛时期,蒲州城外古蒲蒲津渡有一座横跨黄河的浮桥,比西方波斯军队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浮桥还要早48年,堪称天下第一浮桥,元初,成吉思汗铁蹄踏来,金主完颜氏见蒲州河山为障,易守难攻,便迁都于蒲州死守,金元之争使蒲州遭到严重破坏,明代洪武年间加固城池,这时的蒲州城池最为完整、壮观和坚固,明嘉靖34年(1556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半夜时分,蒲州城尽毁于一场地震。嘉靖35年,人们重建家园,重修城墙以土筑之。明隆庆元年(1567年)大石铺底,城墙内外用青砖叠砌,但蒲州城与昔日辉煌相比,已大为逊色,古蒲州城最后一次修建是在同治七年(1868年)。

蒲州古城从明朝开始,因离黄河较近,屡受黄河水威胁。1942年7月3日,水淹城北20多人村庄,城墙将水劈两股,绕城而流,城被围其中。所以,这也是当时蒲州城号称是河中府得名的由来。1946年秋黄河又涨,河床已高出城池,第二年县城迁出蒲州,城内居民纷纷迁出。今天的蒲州城只留下半截城墙、鼓楼和一片残垣断壁,向人们诉说着古蒲州昔日的辉煌。

人文历史

《永济县志》(光绪十二年版本)、《蒲州府志》(乾隆十九年版本),在“城池”章节均记有:“蒲州旧城筑于元魏之世(四世纪初)。”

《帝王世纪》载:“尧旧都在蒲,舜都蒲坂。”由此可知早在部落联盟时期,蒲坂地带就是神州华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了。

古人类开始聚集时就有“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之说,可知蒲州城之雏形是很早的了,蒲坂、蒲反、蒲阪、蒲州等均冠一蒲字,是因自古蒲州城西临黄河,滩涂旷野,丛生蒲苇,因之为“蒲”。

蒲州城,负山面河,秦晋要冲,乃自古兵家要地。随着历史演变,行政区域时有划分,城的名字也时有变更。

尧时划天下为九州,都属平阳甸服(城郊)。舜继位后,把中国划为十二州,蒲州开始建都,从此舜都蒲坂,就有了历史的依据,春秋时,蒲属晋,战国时称蒲邑,蒲州一带属魏,秦汉时称蒲坂。(“阪”“坂”同意同音词。)汉时,蒲坂改名蒲城,后又改为蒲坂,西魏大统三年(公元537年)于文泰(鲜卑族,一名黑獭)打败高欢(一名贺六浑)(鲜卑汉化人),把蒲坂划归西魏,北周时在蒲州设河东郡,把名称由泰州改为蒲州,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存州,随改为蒲阪县,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分天下为十道,蒲州属河东道。开元八年(720年)定蒲州与陕、郑、汴、绛并称六大雄城。开元九年(724年)改蒲州为河中府,升中都,与长字、洛阳齐名。《永济县志》(22卷)载河中文化,盛于唐(王维,聂夷中、庐伦,柳宗元等),衍于宋,衰于金元,而复振于明(杨博、张入维、王崇古、孟时芳等)。开元十二年升州为四辅。天宝元年(742),又改为河东郡,乾元(758年)初复为蒲州,三年复置河中府,又为中都。五代之际承唐并号蒲州,仍为河中府。

五代李守贞反河中府,使郭威讨之。威曰:“城临大河,楼堞完固,未可易克。”此城,为蒲州旧城,周二十里(1万米)。金哀宗正大八年(1271年)九月,元兵攻河中府,金将草火讹可,因兵少,力不能守,这年的12月把城的一半截去,截去的是后来的东关部份,留内城以守,这内城就是元以后的蒲州城,现在(1947年后)的古蒲州城遗址。

著名景点

蒲津渡遗址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区西18公里的蒲州古城西门外,黄河东岸侧,东与《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相依,西与全国四大名楼之首的鹳雀楼相望,处于旅游黄金线上,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省、地、市文物部门组成了联合考古发掘队,对遗址进行了全面科学地清理发掘,完整出土了唐开元12年铸造的铁牛四尊、铁人四尊、铁山两座、铁墩四个、七星铁柱一组、明代防护石堤70余米、明正德16年(1521年)记事碑一通。

四尊铁牛,是至今中国发现的历史最早、体积最大、份量最重、数量最多、工艺最精的渡口铁牛,是中华古代文明成就的又一重大发现。

蒲津渡遗址的发掘,尤其是开元铁牛、铁人等物的出土,对研究唐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我国桥梁史、冶炼铸造工艺、黄河故道的变迁、水文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英国剑桥大学《二十世纪世界建筑》特约作者唐寰澄见到气势磅礴的铁牛后,十分激动,他在向国外宣传报导铁牛时指出:“这不同于扬军阵,耀帝威的秦兵马俑。亦不同于宣佛法、炫珍宝的释伽舍利,也不同于讲五行、为厌胜的镇水石犀。这是一个具体的工程建设,是中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桥梁、冶金、雕塑事业的贡献,是世界桥梁史上唯我独尊的永世无价之宝”。

布局特点

东城门虽已是一片废墟,登上城墙仍能看出当初瓮城的规模,其中一城门洞基本完好,洞内墙上镶有一石匾,上有“砌石为路,以便人行,践斯石者,福寿康宁。大明万历癸巳秋吉”字样,表明此城在万历年曾被重修,城门两侧的墙向南北延伸。在城中心位置有一方正的鼓楼,四面皆有门洞,现已被堵死,原四个门洞上都有匾额、对联,由于年代久远,对联已剥落,匾额只剩下西、南两个,回来查看网上资料,原匾额、对联如下:

东面楼对联:条岭云开丽舜日,涑水泽远千儒风。额文:曦光普照。

西面楼对联:叠嶂充光连华岳,长河天险空秦关。额文:应庚思过。

南面楼对联:对酒对歌好寿句,临风相见理玄诗。额文:迎薰解愠。

北面楼对联:翘瞻北斗层霄处,近接龙门一曲中。额文:仰望霄汉。

鼓楼的西边是至今保存最好的西城门,由于泥沙淤积,原有的城墙大部分被埋没于泥沙之下,只露出约两米的城头,城门洞如同地下通道,也是四个城门中唯一被修复过的。

蒲州古城现属于山西省永济市辖区,位于黄河东岸,据史料记载,蒲州古城始建于北魏时期,唐代曾两次被建制为中都,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被称为唐都长安的咽喉之地。站在鼓楼往四周了望,城的轮廓还存在,可以看到北门的门洞,南门已消失。从现有的遗迹不难看出整个古城当初是怎样的规模,据《蒲州府志》记载,蒲州古城高八丈、方圆一千六百步,比现今的平遥古城大2万余米,是山西境内最大的古城。1959年,因三门峡水库建设,蒲州城被列入淹没区,城内居民全部迁出,古城从此废弃。

看到有关报道说,山西有关部门将投巨资对蒲州古城进行修复,修复工程将根据《文物保护法》“整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按照《蒲州府志》古城图分四步修复:修复西门,建关帝庙、白马庙;修复北门,建钟楼、鼓楼、贡院等;修复东门、建舜帝庙、蒲州府、县衙等;修复南门,建唐都一条街,24座翰林院,薰风楼等。我不知道那时新修复的古城将会是什么样子,古老、精湛的艺术品将要水泥制品,成为文物模型,实在为失去的、不会重见的技艺心疼不已。

古老的蒲州,繁荣与辉煌已成为历史,如果蒲州能够完整保留至今,它所包含的历史与文化内容一定对今天有着更深刻的影响。

发展现状

现存的蒲州古城,是明嘉靖三十四年(1606年)重修的,城址位于黄河东岸,在历史上是一座富有经济、政治、军事意义的名城重镇。现位于永济县城正西方向12公里,

1947年4月25日,解放军入城,从此结束了蒲州古城长期在这里设过的治所——蒲反、蒲坂、蒲阪、中都、州、府、县等行政所在地。

蒲州城解放的当日(4月25日),新人民县政府在新胜镇办公,1947年9月15日,由新胜镇迁于赵伊镇,在西街座南向北,建立起新人民县政府。(当时称永虞县)。

1984年,地、县博物馆在这里考察。城为正方形,周长八里三百四十七步(40578.3米)与史书记载吻合。城墙的北、南、西三面下部淤泥埋没4米、5米、7米不等。露出地面的有1米、2米也不等。这三面裹尚在,也不十分完整。城墙上的堞、楼均毁。下部泥沙埋没,东面的城墙、城门,砖裹全拆毁,唯土墙残存。

1947年之后,城中的古建筑陆续拆毁,现城中驻有解放军,设有农牧场、渔池。近年来,在城东重修起了中外驰名的“普救寺”,在城西发掘出了唐代开元铁牛、铁人、铁山以及元代大三年建的“大禹庙”前的七根铁柱。这些文物、名胜,吸引了许多中外游人,给蒲州古城增添了风韵。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1:5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