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菩提塔 |
释义 | 1 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菩提塔菩提塔,寺庙建筑名称。叫“菩提塔”的建筑有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莲花山的塔尔寺内的菩提塔、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阿左旗南寺旅游景区菩提塔等。 ◎ 简介菩提塔在塔尔寺内。塔尔寺先有塔后有寺,故人们将其称为塔尔寺。它始建于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600余亩,总建筑9300余间。寺院建筑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恢宏。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绿墙金瓦,灿烂辉煌,是该寺的主建筑,它与小金瓦殿、大经堂、酥油花院、如意八宝塔、菩提塔、僧舍等建筑形成了错落有致,布局严谨、风格独特、集汉藏技术于一体的宏伟建筑群。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和色彩绚烂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等方面的学术专著。 塔尔寺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体现了数百年来汉藏文化的交融和民族的团结合作,是这两个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该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国家多次拨款修缮,使古寺面貌焕然一新。使这座蜚声中外的古刹焕发出了新的光彩,成为青海省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塔尔寺是为纪念中国藏教史上著名的宗教改革家、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据说,宗师宗喀巴诞生时,剪脐带滴血处生出一棵菩提树。菩提树树根向四方延伸,如身之四肢展开,是藏传佛教的法流渊源。藏历土羊年(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宗师的母亲以菩提树为核心建成莲聚塔,金猴年(1560)年高僧仁青宗哲坚赞在莲聚塔左侧建成弥勒佛殿,先建塔,后成寺,汉文始称“塔尔寺”。 菩提塔前有很多信徒在磕长头。他们五体投地,非常虔诚。导游说,他们有的要用一生来朝拜,来磕头。他们有的已经花很长时间在塔尔寺的外面磕了数不清的头了。塔尔寺一周满挂的经幡和哈达都是信徒们挂上去的。有的在寺里一直要磕下去。 他们白天磕头,晚上就睡在简陋的小店里,有的就夜晚就睡在寺院的廊檐下。菩提树落叶时,信徒们便把菩提树叶一片一片地拾起珍藏。他们深信,菩提树叶是佛的信物,佛的佑护和祝福。即使在落叶最多的时候,你也在地上找不到一片菩提树叶。但菩提树叶长在树上,是不能动它一枝半叶的。因为菩提树是佛门弟子的圣树。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又在菩提树下得道升天的。菩提塔前的菩提树,是宗师的血脉所生长所长,更是神圣不可侵犯。 ◎ 各类经书大菩提塔由拉茂雍增仁波切·落桑克智嘉措在三位藏族画匠中卜卦请出,最后由恰卜恰藏族画匠俄旺青角亲自执手建造,于2004年2月27日(农历)正式动工,同年5月5日(农历)全部竣工,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一个高达13米的菩提塔就此鼎立而起。 菩提塔内共有各类经书964卷,其中甘珠尔、丹珠尔共216卷,宗喀巴大师全集86卷,波罗密多经192卷,三摩地经、贤劫经、八千颂共48套,度母经、解脱经共10卷,十万佛共500卷,各类铜佛像82个,唐卡40个等,菩提塔中心佛为药师佛。 菩提塔建成后,夏玛尔活佛为此宝塔开光祈福,活佛见其山形地势优越,鼎立而起的白塔更是雄伟壮观,就将该山坡命名为“确子和岗”,意为“藏经山”。仁青南加活佛(青海省政协主席)、巴合有活佛、赤哇活佛、嘎前活佛、尕藏活佛等数位高僧大德也一一为菩提塔进行了开光祈福。 大菩提塔的顺利建成,结束了恰卜恰连续九年的干旱历史,常年到此煨桑、祈祷、转塔的信徒络绎不绝,愿菩提塔保佑众生平安,风调雨顺,万物和谐。 ◎ 美食羊脖子:没有骨头,一点膻味都没有,还可以沾酱,味道真的不错。还有道菜要强烈推荐,叫黄菇肉片。 ◎ 旅游塔内有雕像砖10万块,每块砖上都精心雕刻佛像一尊,表示“塔尔寺内有十万佛像”之意。相传当年宗喀巴之母的牛圈就设在这里。故塔旁有狮子雕像一对,象征当年的看牛狗。 ◎ 交通九间殿在塔尔寺内。从西宁到塔尔寺,先到西宁体育馆隔壁的小的西门汽车站,它在西宁西面。这里有频繁的公共汽车和吉普车到临近塔尔寺的小镇皇中,全部是中巴车,白天通常每30分钟就会发出一趟,最晚一班车到晚上6点左右发出。中巴车和出租车,票价都是每人5元。临近塔尔寺时,可以在汽车站1000米不到的僧院下车,或者直接向右到建筑群,距离汽车站向北步行20分钟。 ◎ 小贴士藏区的酥油茶之类食品不太适合内地人肠胃,不能多吃。当地有待客的酥油茶空碗必重新添满的习俗,故建议始终保持碗内酥油茶三分之二满,如此既不伤害藏民感情又保护自己,建议携带黄莲素之类止泻药。 ◎ 购物裘皮:青海野生动物裘皮资源极为丰富。 毛氆氇:毛氆氇(藏语译音词),指的是藏族群众用优质羊毛手工编织的衣料或服装。 绒毛画:绒毛画是以染色的羊绒为原料制作的工艺画。 ◎ 相关景点坎布拉 坎布拉风景名胜区,位于尖扎县西北部,总面积39.17平方公里,距省会西宁131公里,距县城马克唐镇50公里。该风景区为拉脊山支脉,由山地、风蚀残丘、山间小盆地相间组成,地层构成以红色砂砾岩为主,最高峰为申保山,海拔4614米。高原大陆性气候特性,年平均气温0.6—2.9℃,7月份气温15—18℃之间,夏季凉爽,冬季严寒。年均降水量450—490毫米,7一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日照时数2625—2900小时。本风景区为半农半牧的藏族居住区,资源贫乏,交通封塞,经济文化落后。利用这里独特的风景资源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速脱贫致富有着现实意义。 据青海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考察,坎布拉风景区有景点50多处,是以丹霞地貌、佛教寺院为主体景观,并兼有宏大的李家峡水电工程,以游览观赏、宗教朝觐、消夏避暑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自然风景名胜旅游区。 (l)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观:坎布拉丹霞地貌多以奇峰、方山、洞穴、峭壁为其主要地貌特征。大型山体如住状、塔形、城堡,陡峭直立,雄伟壮观,气宇非凡。小尺度的造型地貌似巨人、兽类,各种造型等栩栩如生,形态千奇百怪,有鬼斧神工之妙。有一个叫德杰的山峰,在阳光照耀下,远远望去,犹如拉萨布达拉官之盛景。在这些造型地貌中,以“仙女聚会”、“强起岗”、“南家沟”“的风光最具有代表性。 位于德洪村附近的”仙女聚会“,是由数十个拔地而起,形态各异的圆锥形山体组成,上面有奇花异草点缀,四周地形隆起,犹如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城堡“,居高临下俯视,确如瑶池仙境,”仙女“们在翩翩起舞,景色奇特、秀美,如入仙境,让人叹为观止。 强起岗位于风景区的西部,海拔2700米,是由大小数十座峭壁如削的塔状山峰组成,在最佳景点观赏,似群山起舞,林海茫茫,晴岚雨雪,气象万千,给人以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之感,”江山如此多娇“的无限感慨油然而生。 南宗沟长约5公里,以中段风景最为迷人,这里奇峰突起,景色千变万化,山坡上松柏叠翠,鸟语花香;谷底里溪水潺潺,景色幽静,令人神往。 (2)悠久的宗教文化:该风景名胜区内的南宗寺,有着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为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公元8世纪,西藏赞吉达玛灭佛,藏绕赛等3名僧人由西藏来这里避难和修行,并收贡巴绕赛为徒。西藏佛教能在公元10世纪后重新恢复并发展,同这几个僧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传说藏统赛等”三智土“在阿琼南宗的山坡上种了三棵松树,后长成参天大树,树干直径约亚米多,不幸1958年被毁,残根尚存。清代,尖扎一带宁玛派宗教领袖藏欠?班玛仁增在这座山峰下主持修建南宗寺和南宗尼姑寺。现有的南宗扎西寺、本本子寺和南宗尼姑寺,是青海省内显、密、僧、尼并存的唯一法地。寺院内热贡佛教绘画技艺精湛高超,光彩夺目。阿琼南宗四周为陡岩峭壁,行人上下犹如攀登云梯,峰顶有古刹一座,掩映在绿荫之中。古刹由数间小石窟组成,依山就势,窟内陈列有佛像,绘于墙壁上的壁画约为明清年代所作,四季香火不断。南宗沟为省内著名的佛教圣地,千百年来,藏、甘、川、新、滇以及省内广大朝拜者络绎不绝。省内著名的夏琼寺、和日寺、德千寺距风景区较近,可考虑作为本风景区宗教旅游的主要组成部分。 (3)多彩的植物景观:坎布拉气候温湿,植物生长茂盛,森林覆盖率达28%,主要树种有桦树、青海云杉、油松、山杨、油松、云杉四季常青,不畏严寒,耐贫瘠,可在悬崖壁上扎根生长,挺拔秀丽;点缀在山坡岩下的山榆树形优美潇洒。海堂花在沟沿溪边到处可见,为中国传统名花。花草灌木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杜鹃、忍冬、金露梅、银露梅、小檗、锦鸡儿、旬子、蔷薇、沙棘、花揪及荷兰菊花等数十种。每到六七月间,山坡上、谷底间山花烂漫,野草芥菲;9月金秋,霜叶鲜红,硕果累累,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在林间草丛中经常出没珍禽异兽,如鹿、石羊、麝香、锦雉、盘羊、百灵、画眉、马鸡、夏季南来的布谷鸟等,花香鸟语,使游人留连忘返。 白马寺 修建在湟水岸的红崖子沟沟口的半山崖上,始建于公元十世纪,距互助县城威远镇55公里,与湟水岸的海东行署所在地平安县相望。白马寺,藏语称为”玛藏观“乃由玛尔?释迦牟尼及藏?饶赛二人的名字的首字合写而成,系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贡巴饶赛晚年到达白马寺现址,直到圆寂。传说,其肉身涂药泥后供于石窟中,为了纪念他,后人就在该地建寺。 该寺大殿依山而建,凿孔架梁,似凌空而起。殿分三层,上为佛堂,供奉贡巴饶赛的塑像,还有他的两位师长和参加他授比丘戒仪式的另两位汉族和尚的塑像,中为经堂,下为僧舍。殿西有石窟,窟内有金刚佛石雕像,故该寺亦称金刚崖寺,后改为白马寺。 现存的白马寺佛堂,系砖木结构。佛堂西侧有一尊石雕佛像,藏语称”弥勒望河“,古朴浑厚,线条粗犷。雕像背依险峰,面临湟水,左手托钵,右手前伸,似推挡湟水冲击,以保山寺安然。石雕佛像背后有一石窟,窟内有宋代壁画,约8平方米,依稀可辨,为佛本生故事。寺前平地重建佛塔,塔周围有滴翠的杨、柳、松柏和吐芳的沙棘树簇拥。绿荫丛中,白塔与石雕像相映成趣。 ◎ 佛塔叙事菩提塔佛塔是诸佛身、口、意的象征。佛塔的形状依地、水、火、风、空等五轮之相形成。塔内装藏开光后,可供人礼拜、塔身表示佛的色身与大悲意,同时也象征三界:塔瓶表示欲界、塔颈表示色界、其上表无色界及空大、十三级阶梯代表十三地,上部日月光表示佛光普照。塔内供奉舍利子,功德不可思议。 “舍利”是梵文的音译,通指佛陀的遗骨。佛陀涅盘后,其弟子焚其身,有骨子如五色珠,光莹坚固,名舍利子,因造塔以藏之。其后亦指高僧圆寂焚烧所遗舍利子。也有由于信众至诚而感得之舍利子。 《浴佛功德经》分舍利为二: 佛教世界观认为,世界的形成是由土、水、火、风四种元素构成的,也就是说,这四种元素构成了世界的一切。塔的构成也如此。据《时轮金刚》记载说,形成世界的土、水、火、风四元素,构成了佛塔的塔座、塔瓶、塔颈,以及十三轮佛幢等的形状。 西藏的塔包括以下二十五个部分,它们分别是: 1、。塔座。这是塔最下部的方形基座,它代表人生世间,象征所缘或所依,即僧和僧众。 2.、座梯。这是基座与塔面之间的连接阶梯。 3.、塔面或庞面。上面雕刻着守护智慧之宝(佛法)的狮子。 4.、其上为镜端或端垫。 5、其上为墙檐。它和境端象征“趣悟阶路。” 6.、塔宫、殿字。 7.、十美。所谓“十美”是指富裕地方的十种优美条件:远近牧草美、田宅土质美、饮灌水性美、础磨石质美、屋薪木材美,总称十美,比喻及收了一切美好的条件。 8.、塔身阶层。以阶梯状象征心灵发展的四个阶段。 9.、平面和矩形部分的瓶座,它代表着五大(五行)之一的“土”。 10.、供有一尊佛像或舍利的佛龛。 11、塔瓶之门。塔瓶中间开个小龛,叫眼光门。 12.、塔瓶,圆形部分或复钵部分,它代表着五大之一的“水”。 13、。斗拱基座。 14、拱垫、拱基或斗座。 15、斗拱或塔拱。 16、。支撑华盖木及莲花盘。 17、十三法轮。它呈圆锥形状,又称相轮部。象征五大之一的“精进之火”。轮又代表佛所说法。又像征十三天。 18.、阴轮。 19、。阳轮。 20.、大伞状缨络,表示华盖。 21、。总持慈悲经论,象征宏扬佛法。 22.、小伞盖状月盘,表示佛幢。它和大伞盖部分共同象征五大之一的“风”。 23、月亮。24.太阳。 25.、慧尖。属日月部象征五大之一的“空”。 2 内蒙古阿左旗菩提塔◎ 废墟乍现,万尊佛像2003年7月8日,位于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阿左旗南寺旅游景区正式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并举行了隆重的挂牌仪式。 2003年9月,贺兰山西麓的内蒙古阿左旗南寺景区内一座古塔由于近期几场大雨的山水冲击,难逃风雨蚕食,不幸倒塌,倒塌的这座古塔就是南寺双白塔之一的菩提塔。双白塔是南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也是唯一一组历经「文化大革命」浩劫幸存下来的藏式双塔。初建南寺时,该双塔为南寺的北边界线,后来,寺院规模扩大,双塔位置现居寺院中心。较高的为菩提塔,高约18米,较低的为尊胜塔。 2003年7月16日下午4时30分左右,几名喇嘛正在南寺庙里准备做佛事,突然听到「轰」的一声巨响。大家不约而同地冲出庙门,眼前出现了惊人的一幕:多少年来,他们日夜敬拜并引以为豪的双白塔中的菩提塔轰然倒塌了!应该说,菩提塔倒塌曾有过征兆,就在两天前,也是因为下雨,塔身个别地方已出现了裂缝,谁都未曾料想到菩提塔会成为现在眼前凸起的废墟。 喇嘛们冲向倒塌的古塔,大家手忙脚乱地清理起地上的废墟。眼前出现了更为惊人的一幕:成卷成卷的经书,一堆一堆像兵马俑一样站立、坐著的各种神佛塑像的小佛塔,遍地都是,其中还有一个破碎的大瓦罐,里面除了青稞等五谷杂粮外,还有银元及珍贵的小珊瑚珠…… ◎ 身首异处,左臂折断经过三天的「挖掘」整理,南寺喇嘛们从倒塌的古塔里找到了上万尊小佛像,近千个造型各异的小佛塔,还有上百卷、超过2000公斤的藏传佛教经书。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要属六世达赖喇嘛的镀金彩绘佛像,这座佛像重约25公斤,雕绘精美。不过,佛像头部与身体已分开,左臂已折断,右手手指只剩两根,面部及手臂等处镀金已损掉。 目前这尊六世达赖喇嘛镀金彩佛塑像具体是何年代造尚无法考证。六世达赖喇嘛,真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1683-1746年),是西藏历史上一位特殊人物。他在西藏的政治、宗教和文学史上都有十分重要的贡献。同时,他也是一位出众的诗人。他一生周游四方的经历和种种传奇色彩的故事,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很大兴趣。特别是他的圆寂地在历史上有两种说法,其中,现在的贺兰山南寺就在猜测之中。然而,此次古塔塌倒后,更为遗憾的是出土的文物有相当一部分已在菩提塔倒塌的灾难中被损毁。 据南寺喇嘛介绍,除六世达赖喇嘛的镀金彩绘佛像等个别文物是1981年南寺在维修古塔时由喇嘛们放入的之外,其余绝大多数「出塔」文物均有近300年历史。 ◎ 喇嘛预测,宝物沉底南寺作为阿左旗最大的佛教寺院,不仅藏有大量的珍贵佛像、佛经和佛教文物、佛教艺术品外,还保存了大批以金银珠宝为材料制成的法器、供器等,包括在「文化大革命」中丢失的3寸高纯金无量寿佛,以及上个世纪50年代初用500□白银制作的大悲观音立体坛城。现在,南寺喇嘛还收藏著唐代高僧玄奘法师的铃焊,清朝出嫁到阿拉善的单眼公主用秀发做成的顶髻等珍贵文物。综合以上,南寺喇嘛们推测,在菩提塔还剩下的两三米高的座基内,应该还有六世达赖喇嘛当年在阿拉善时用过的一些用具等其他文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