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菩提山 |
释义 | 地理位置菩提山的地理位置菩提山位于重庆市长寿区渡舟镇境内,处于长寿城市发展区的中心区域,陆路距重庆主城区63公里。其山由西山之望军山蜿蜒至八颗镇分水岭,过麻柳冲岩向东南行4公里,有一山突起,海拔598米在渡舟镇境内,距县城5公里。其山由西山之望军山蜿蜒至八颗镇分水岭,过麻柳冲岩向东南行4公里,有一山突起,合并598米,名菩提山。此山巍峨壮丽。山顶中凹,似一盂仰置。山上筑寨,寨中有庙。寨上井水永不枯竭,其味甘美。 菩提山长寿文化城的地理位置菩提山长寿文化城范围包括以菩提山为中心的周边山林谷地,总面积约14平方公里,南邻渝宜高速公路和319国道,北靠渝巫(山)路和渝利铁路、渝万城际铁路,南距长江仅约2公里,东面和南面紧邻长寿城市发展区,西面和晏家工业园区隔山相望。 菩提山的交通长寿区陆路距重庆主城区63公里。渝宜(昌)高速、渝万(州)高速公路在长寿城区交汇,渝怀(化)铁路、渝利(川)铁路(沪蓉高速铁路之一段)和渝万(州)城际铁路(待建)从城市规划区通过。交通四通八达,基础设施完善,是重庆主城到三峡库区和渝东地区的必经之地,是重庆通往上海、成都和福州的交通枢纽。长寿至重庆江北机场、梁平机场的高速公路里程分别为50、100公里;渝(重庆)怀(湖南怀化)铁路穿境而过,在境内设有客、货及编组站;长江黄金水道长寿段长20.9公里。正在建设中的长寿港有5个港区公用码头,主港面有18个3000吨级的泊位,年吞吐能力可达1000万吨。3000吨船舶可终年直达长寿。 菩提山的文化长寿文化长寿区是全国2862个区县中唯一以“长寿”为地名的区,长寿区地名得益于该地一个从明代流传至今的美好传说:“花甲两轮半,眼观七代孙”。这个地名和传说反应了远古时期长寿区曾是一个山清水秀、寿星众多的福地,当地的长寿文化的历史渊源十分久远漫长。 《长寿县志》和《蜀中广记》等史料称“县有长寿山,居其下者,人多寿考,故以名县”。而民间对长寿名县,则有“文星拜寿星”和“常饮何石井泉水”两则传说,只是这些旧貌遗址已不存在,传说与现实处于相对脱节的状态,无法充分展示长寿辉煌的历史。 民间老人们有个传说,菩提老祖挑着担子路过此地,时值正午,于是放下担子,在黄葛树下摇扇歇息,留恋此地景色,决定长居此地,然后双手一挥,结果那付担子变成了三座山;扁担就变成了黄草山,两个箩篼就分别变成了菩提山和皛山; 宗教文化菩提山名字的由来据《长寿县志》记载:因菩提达摩至此,故名。 明代正德丁卯(1507年)春二月,县进士戴锦认为“东则日出而光临曰晶(县东有晶山)西则日入而光射之曰晶。晶、晶二字实天造使然,若山名菩提,无其意义,应更名为晶山。”从此,菩提山又名晶山。戴锦游罢赋诗一首,诗云: 天畔浮光结一山,山巅佳气动江关。 云牙漱雨寒仍碧,石发梳青老未斑。 策马拂烟寻胜迹,觅龙分水涤尘颜。 高名自应垂千古,岂在空门两字间。 菩提山是长寿老八景之一,历史上由 明僧大智铸铁柱1根,长16米有余,高插峰顶,燃灯于上,夜间灯光四射,远近可见。“菩提山上灯一盏”的诗句,迄今县人老少皆知。其灯柱虽已早废,但灯杆堡的地名犹存。聚集人气的佛门寺院,曾经佛光普照,别有洞天。此外,还有建于宋代时期的定慧寺,远古以来以“古寺炉烟歇,明河下五更。初回尘世梦,忽报晓钟鸣。夜送寒山月,朝惊远水清。欲知深省意,试听此间声”的美景传递着佛门弟子的心声,只可惜现在已看不到它的神韵。现存的东林寺是明代仿宋建筑,其结构遵循佛教传统,寺内佛像雕塑庄重,各类装饰细致入微,济公和尚的传说在此有烙印的记载,具有较高的宗教文化及文物价值,天台寺和龙泉寺也都有类似的地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