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菩萨蛮·牡丹花谢莺声歇 |
释义 | 温庭筠《菩萨蛮》十四首是词史上的一段丰碑,影响极为深远。《菩萨蛮·牡丹花谢莺声歇》为其中一首。此词以景染情,情景交融,情致婉约,语言贴合温词造语精工、密丽浓艳的风格;写闺中思妇忆念远人的悠悠情思。只因为求思不得,才使得主人公伤心难耐、珠泪纵横、夜梦难成。 中文名:《菩萨蛮·牡丹花谢莺声歇》 创作年代:晚唐 作者:温庭筠 文学体裁:词 题材类别:闺怨词 出处:《花间集全译》 作品原文菩萨蛮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注释译文注释①牡丹花谢:形容春天已过。 ②梦难成:指难以入眠。 ③背窗:谓人面背窗。 ④“翠钿”句:谓头饰富丽。翠钿:用翡翠(青绿色)珠玉制成的首饰。金压脸:金玉饰物下垂遮住了脸。 ⑤香闺:女子居室。 ⑥阑干:纵横。蔡琰《胡笳十八拍》(其十七):“岂知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泪阑干。” 译文牡丹凋谢,在静静的夜,夜莺也暂停了歌声,月光在绿杨满院中洒满沉默。 思念着你,我难以入梦,背窗陪伴着长夜孤灯,看着它昏昏欲灭。 玉坠金钿低垂在我的脸上,在紧闭着门窗的香闺里,我只觉心中充满寂寞和空荡。 想一想远在边关的亲人,想一想燕子衔走的春光,伤心的泪,不停地淌。 作品评析此词写闺中思妇忆念远人的悠悠情思。起拍二句,写室外春残月夜景象:牡丹花已凋谢,黄莺鸣唱声已消歇,院内绿杨叶茂,庭中皓月当空。“相忆”二句,转写室中人景况:她见春残而伤怀,思远人而难以入眠,于不安中终于坐起身子,背窗独对孤灯。换头二句,言其穿戴富丽豪华,而室内空空荡荡,房门紧闭,心中倍感孤单寂寞。结拍二句,以“人远”、“春又残”,与上片描述人事、景物之句相衔接,点明入(郎君)未归、春又残,是使思妇伤心难耐、珠泪纵横的双重原因。全词正如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评》中所说:“领领略孤眠滋味,逐字逐句凄凄恻恻,飞卿大是有心人。” 词牌介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词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花间意》、《重叠金》等。此调原出外来舞曲。唐苏鹗《杜阳杂编》:“大中初,女蛮国入项,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于是《菩萨蛮》就成了词牌名。小令,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递转,情调由紧促转低沉。 作者简介温庭筠(812?—870?)唐末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温彦博裔孙。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生活放浪,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因薄其有才无行得罪宰相令狐绹,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公元859年(大中十三年),出为隋县尉。徐商镇襄阳,召为巡官,常与段成式、韦蟾等唱和。后来,归江东,任方城尉。公元866年(咸通七年),徐商知政事,用为国子助教,主持秋试,悯擢寒士。竟流落而终。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温庭筠精通音律。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然题材狭窄,多写妇女离愁别恨之作,简洁含蓄、情深意远,但伤之于柔弱秾艳。在词史上,温庭筠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