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莆禧
释义

莆禧城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莆禧半岛东南端,扼湄洲湾港门户,与湄洲岛隔海相望。据《重刊兴化府志》载,莆禧古名浮晞,明洪武元年(1368年),为了加强沿海国防,抵御倭寇侵扰,设莆禧“守御千户所”驻兵1000名,隶属“平海卫”管辖。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拆黄石东角、遮浪的“镇海堤”石料,筑平海城和莆禧城。1939年,当时的莆田县政府奉命拆毁莆禧城,现只残存120丈城墙及东、北两座城门及月城,还有独特的城内城隍庙和用条石铺成的十字街道,一些遗留的古建筑。

简介

莆禧古城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忠门半岛(莆禧半岛)南端,离市区约38公里,与湄洲岛(湄洲祖庙,湄洲妈祖庙所在地)隔海相望。莆禧古地名“浮曦 ”,明洪武元年(1368年),为加强沿海国防,抵御倭寇侵扰,设莆禧“守御千户所”,隶“平海卫”管辖。“千户所”置正五品官一员,从五品官二员,驻军一千名。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福建沿海开始建筑防倭军事城堡,当年拆了莆田东甲、遮浪两处“镇海堤”石料,筑了平海城和莆禧城。

莆禧城周围城墙总长590丈,城墙高1丈3尺,墙基厚1丈2尺,建城垛1049个,警铺24个,城门4座;城门上还建有城楼。城内建有“千户所衙门”和粮仓等。抗日战争以前,莆禧城一直保存较完整,1939年该城被毁,现在尚残存东、北二座城门和月城,以及120多丈的古城墙,城内青石铺设的十字街和城隍庙保存尚好,隐隐透现出了莆禧古城的历史厚度。早在1956年,莆禧城就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莆禧古城与惠安崇武古城、霞浦大京城堡同为福建省现存的明代三大抗倭古城,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城东南北三面临海,地势又高:晴天朝阳出海,岚光海雾幻作一袭绛纱披挂其间,前人美其名“浮曦”。明洪武二十年(1387),朝廷在这里筑城驻兵以御倭寇,“浮曦”也就由方言谐音演变为寓意吉祥的“莆禧”。

明朝初年,倭寇频频骚扰我国东南沿海,江夏侯周德兴奉朝廷之命负责福建军事以御寇犯。周德兴指派吕谦拆兴化湾南岸镇海堤石头构筑平海卫城、莆禧所城。莆禧城周长约1600米,基厚4米、城墙高约4.3米,子城高2米,建垛l049个,警铺24个,设城门4个;上筑城楼,并筑月楼;城西凿山为旱壕,宽约6.6米,深约2.7米,长700米,另外三面与海吻合。莆禧石城凭海为堑、凿山为壕,城若勺,壕似柄,故有“玉柄金勺”之称。明代莆禧所城常年驻军1200多人,他们与当地百姓一起,凭险据守,伺机出击,把这座海防要塞的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抗倭战歌。在倭寇最为猖獗的嘉靖年间,兴化府城、仙游县城、平海卫城相继失陷,惟有小小的莆禧城岿然独存。《闽书》载称:“其人习海,勇敢而和协,闻贼则奋号先登,城以不陷。”

莆禧“大参将胡公遗爱碑”

不久之前,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莆禧城东侧“千户所”旧址傍,又发现一块载有嘉庆年间立的古石埤,碑刻有“大参将胡公遗爱碑”八个大字。这是迄今为止在该城区发现的第三块明清时代的古碑。

据查有关史料记载:碑中所指的“大参将胡公”即是明代抗倭将领胡守仁,系浙江观海县人,在戚继光部下任“忠军”总哨、把总之职,居低级军官,为正七品官。

虽然胡守仁起初官职不大,品位不高,但从历史上看,他的能量和作用却与众不同。戚继光在浙江塘头朱溪边痛斩义子戚英时,胡守仁被命为监斩官。从中看出戚继光对胡的信任程度。这段历史,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义乌兵》一书有记载:嘉靖年间,戚继光在浙江台州大败倭寇时,义子戚英年轻有为,斩获最多。但有轻敌之念,骄傲之心。擅自更改义父部署,违反军令,按兵于台州仙居县白水洋不动。致使数十名残倭在林交山浪口与胡守仁部将李彦表所率的二百名新军展开一场血战后逃之夭夭。戚继光怒发冲冠,催兵到塘头朱溪边安营立寨,设立行刑台,要按军法处斩戚英,并命胡守仁为监守官。胡守仁等部将鉴于戚英虽然有过,但斩获最多,功可补过。全体跪下请求宽免,绕小将一死。但戚继光军纪森严,一番理直通天、斩钉截铁的话,说的胡守仁等诸将都哑口无言。胡守仁接令在手,一时无措,终于把令牌掷出,戚英身首异地……,胡守仁悲痛欲绝。

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倭陷莆田郡城,民众被杀不计其数。明朝廷于四十二年正月派戚继光二度入闽来莆破倭。戚继光奉诏后,因兵力不足,在义乌募兵期间,派胡守仁等六支兵马先行入闽胡守仁入闽后,于三月份抵达建阳扎营待命。在郡城为恶60天的倭寇闻风丧胆,弃城而逃,结剿于平海等沿海各地继续作恶。此间,戚继光一路上边募兵边训练,马不停蹄地日夜兼程。于四月初八抵达福建。与胡守仁队伍势如破竹迅速歼灭了福清和连江的倭点后,直捣莆田。于二十日夜,兵分三路,继林墩大捷后,向沿海各倭点发起全线进攻。据险结剿在诸林许厝村和分兵赤崎山联为犄角的三千余残倭乘马顽抗,胡守仁率兵奋力冲击,英勇杀敌。血战一个多小时,在各路戚家军的合围下,大败倭寇。这一仗,擒斩倭寇二千四百五十二人。缴获大量各种兵器,救出被倭寇抓的百姓三千多人。第二天,胡守仁又率兵埋伏各要道,追巢擒斩残敌一百七十一人。

据《闽台渊源丛书》中记载:由于胡守仁战功卓著,于嘉靖四十二年起任莆禧“千户所”守备。担任忠门半岛和湄洲湾全境抗倭御寇的防务职责。后来又升任福建行都中路参将,统理本营军务。参将一职为正三品官位,与总等同,皆为各路提督指挥下的武官。镇守各边关、海防。

胡守仁升任中路参将后,奉朝廷之命,于明万历间,率水师据寨于南日九龙山抗击林凤、李忠等海盗集团。并在九龙山下南侧建有一座“镜仔宫”以奉祀妈祖海神。此事在《闽台渊源丛书》中也有记载:”明万历元年(1573年)林凤、李忠海盗集团在粤闽沿海大肆扰、杀、掠。被胡守仁率部击败后,逃澎湖、淡水和北港等地。至万历三年(1575)被胡军彻底歼灭。据说:胡守仁率军追歼林凤、李忠海盗集团时,海神妈祖显神灵,从海面刮起一阵西北风、使胡军战船乘风破浪、劈波斩敌,以获全胜。对此,胡守仁认为:戚家军能胜利地追歼林凤、李忠海盗集团,除军民“和协、勇敢”杀敌外、还与妈祖海神助战分不开。他为报恩。即于万历间,特地在九龙山下建造这座“镜仔宫”奉祀妈祖。此宫通过几经修复,现焕然一新。

清道光年间,南日县丞,张德静在《重修镜仔宫记》中叙:“明万历间,钦依胡公因捕盗而建也。”进一步证实胡守仁建造这座“镜仔宫”确与捕盗有关。南日古代民众为纪念这位德高望重、建下抗倭捕盗奇功的胡公守仁,特地在“镜仔宫”门前立一块“德政碑”。碑中刻有“钦依都司胡公德政碑”。这与莆禧那块“大参将胡公遗爱碑”,虽年代不同,但内涵相似。两碑都是赞颂和怀念胡公守仁的丰功伟绩。

上述两块古碑,现都保存完好。对研究莆田地方抗倭御寇历史具有真实的价值。也是对后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物依据。

城隍庙

莆禧城内的古迹多蒙上抗倭事迹的传奇色彩。城隍庙位于城南东门地段,又称“鲤江城隍庙”,是在宋代供奉司马圣王(唐名将张巡)的鲤江庙旧址上于明洪武二十四(1391)年建成的。《敕封守御城隍大神碑》载称: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围莆禧城50多天,城隍显灵,“神灯四布,夜夜绕城,寇望而生畏,自溃鼠窜”。事后地方官报奏朝廷,皇帝“嘉异吾城隍守御之功,特诏封城隍大神,赐以黄袍”。清初截界,莆禧民众被迫内迁,城隍大神也随之移居涵江凤岭,并于康熙五年(1666)辟建涵江“鲤江城隍庙”。后来复界,部分莆禧人又回到家乡,但神隍大神却被凤岭民众挽留,只好在莆禧庙重塑城隍金身。莆禧城隍庙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5)重修,占地319平方米,至今尚存。庙分前殿、中殿、后殿三部份,并以厢房、走廊相连,严整密合。庙内有联:“昭新惟有善;燮理总无私。”

天妃宫

莆禧天妃宫位于城内北门,据宋洪迈《夷坚志》推知,这座天妃宫的前身莆禧妈祖庙初建于宋淳熙三年(1176)前,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宋建妈祖庙之一。现存建筑系明代所建。

火烧坑

莆禧城东门外约300米处有一地名“火烧坑”,原名“坑边”村。“火烧坑”以西有“芦竹厝”自然村(今属东仙村)。这两处地名都与抗倭有关。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对莆禧城久围不破,就迁怒于城外之民,被烧杀抢掠的村庄不计其数,当地人深恶痛绝。有一天夜里,坑边村的成年人组织起来,把居住在该村的倭寇杀个精光。第二天,周围的倭寇闻讯而来,对坑边村疯狂报复,村民大部分被杀,村庄被烧成废墟。为了让子孙铭记这一血海深仇,当地人就把坑边村改为“火烧坑”。据说,戚继光平息倭寇之后,坑边村一个流落在外的姓沈村民回到家乡,看到村庄已化为灰烬,只好在“火烧坑”以西的地方用芦竹搭盖茅屋居住,后来,这地方人口繁衍起来,“芦竹厝”也就成了村名沿用至今。

其它古迹

莆禧城的古迹还有甲子栏、八卦井、万寿井、陈家寨、教场尾、太子宫、九十九级石阶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十字街。十字街石板路贯通四城门。纵500米,横200米,交叉点有圆锥形的凸起称“蚌龟”,象征着吉祥如意。明代,沿街商旅云集,百业繁荣,来莆禧定居的族姓达50个之多。莆禧女人过着“柴破破,米簸簸,戏看看”的轻松裕实的生活。莆禧城的衰落,始于清初的截界移民,其后虽有所恢复,但光景已大不如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