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莆薯16
释义

莆薯503是由福建大南伏与美国L-4-5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甘薯新品种。其“丰、优、抗”目标性状综合表现较好。营养丰富,薯肉桔黄色,烘干率31.5%~32.8%,出粉率15.4%~16.8%,可溶性糖5.57%,胡萝卜素31.5 mg·kg~(-1).维生素C 206.0 mg.kg~(-1),蛋白质3.67%(干样)。煮食质松味香甜,食用品质优于福建食用当家种新种花。食品加工性状优良。福建省食用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和各地生产示范,一般每公顷鲜薯产量30~37.5 t,高产达45 t以上。抗蔓刈病、疮痂病,萌芽性好,薯形美观,商品率高。

基本信息

品种名称:莆薯16

品种类别:甘薯

审定编号:闽审薯2010006

品种来源:福建省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YT3-1/黄金千贯

品种简介

莆薯16属淀粉型甘薯品种。淀粉产量较高;晒干率、出粉率高,鲜薯食用品质较优;中抗蔓割病、感薯瘟病;适宜福建省非薯瘟病病区种植,栽培上应注意加强水肥管理。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通过审定。

特征特性

莆薯16株型短蔓半直立,单株分枝数8~16条,成叶心带齿形,成叶、顶叶、叶柄、茎均为绿色,叶脉紫色,蔓粗中等;单株结薯2~6个,薯块长纺缍形,薯皮、薯肉均为白色。省区试两年平均:晒干率38.11%,比对照金山57高11.68个百分点;出粉率26.78%,比对照高10.16个百分点,食味评分82.7,比对照高2.7分。省区试抗病性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抗蔓割病、感薯瘟病。薯块耐贮藏性一般。

产量表现

2007年参加省甘薯区试,平均鲜薯亩产1709.05公斤,比对照品种金山57减产34.53%,达极显著水平;平均薯干亩产643.60公斤,比对照减产3.22%,未达显著水平;平均淀粉亩产451.13公斤,比对照增产9.36%,达极显著水平。2008年续试,平均鲜薯亩产1877.43公斤,比对照减产32.28%,达极显著水平;平均薯干亩产720.16公斤,比对照减产4.62%,未达显著水平;平均淀粉亩产507.00公斤,比对照增产5.50%,未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鲜薯亩产1793.24公斤,比对照减产33.37%;薯干亩产681.88公斤,比对照减产3.96%;淀粉亩产479.07公斤,比对照增产7.29%。2009年全省生产试验平均鲜薯亩产1584.0公斤,比对照金山57减产28.66%。

栽培要点

早薯6月上旬前栽插,晚薯8月上旬前栽插。亩植3000~4500株。亩施纯N12~15公斤,氮、磷、钾比例1:0.8:1.6,基肥、点穴肥、夹边肥比例4:2:4。全生育期140~160天。该品种耐肥、不耐旱,栽培上应注意加强水肥管理。

选育单位

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占地面积近16公顷,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是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1959建所,编制76人,现有专业技术干部41人,其中博士生1人,硕士生5人,拥有高级职称16人。设有办公室、科研管理科、科技开发科、中心实验室、果树研究所、食用菌研究室、蔬菜研究室、旱地作物研究室、粮食作物研究室、畜牧研究室等10个科室。建所49年来,共承担国家、省(部)、市科技项目200多项,已获国家、省(部)、市(厅)级科技成果奖97项(次),其中获国家级科技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27项,市(厅)级科技奖60项;先后选育成水稻、大小麦、果树、甘薯、蔬菜、大豆等新品种29个,在全国、省内外大面积推广;还在省内外农业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全所先后有2人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荣获全国劳模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2人,以及省、市各种个人先进近百人次。曾被省人民政府评为“服务农业先进单位”和市委、市政府授于的“农业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市“文明单位”等称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6 15: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