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扑簌 |
释义 | 基本解释[释义] (形)形容眼泪向下掉的样子。 [构成] 并列式:扑+簌 3、象声词。多形容禽鸟拍翅声 5、多指眼泪等流下的状态。 出处引用1.物体轻落貌。 唐 刘叉 《雪车》诗:“小小细细如尘间,轻轻缓缓成扑簌。” 元 刘庭信 《一枝花·春日送别》套曲:“锦机摇残红扑簌,翠屏开嫰绿模糊。” 元 锺嗣成 《采茶歌·恨别》曲:“扑速地淹残泪眼,吃答地锁定愁眉。”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章:“ 小俞 点点头。忽然扑簌扑簌掉下眼泪。” 2.象声词。多形容禽鸟拍翅声。 唐 温庭筠 《塞寒行》:“燕弓弦劲霜封瓦,扑簌寒雕睇平野。” 清 江昱 《蝶恋花·青山夜泊》词:“夜定收帆葭苇际,鸥梦惊回,扑簌深丛里。” 清 鲁一同 《拉粮船》诗:“千声百声转相续,十万樯鸟尾扑速。” 所以泪眼扑簌就是眼泪轻轻地往下落 3.形容词。形容摇动或抖动状态。元 孟汉卿《魔合罗》:迭屑屑魂飞胆落,扑速速肉颤身摇。 清 王廷绍《寄生草·眼睛皮儿扑簌簌跳》:第二折眼睛皮儿扑簌簌跳,耳朵垂儿常发烧,未开门喜鹊不住喳喳叫。 扑 (扑) pū 轻打,拍:扑粉。扑蝇。扑打。 击拂的用具:粉扑。 冲:扑灭。扑救。 相搏击:相扑。扑跌。 跌倒:扑地。 伏:扑在桌上看书。 簌簌 〔簌簌〕 sù a.象声词,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b.形容眼泪纷纷落下的样子,如“她的眼泪扑簌簌落了下来”。 笔画数:17; 部首:竹; 笔顺编号:31431412512343534 扑簌迷离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雌雄? ——《木兰辞》扑簌迷离的含义就是对某种时间还没有弄清楚《木兰诗》(语文教材,权威)(南北朝的乐府民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