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破穴头胡村
释义

村情概况

破穴头胡村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三角乡最南端,属于鄱阳湖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1米。是市县乡的交界地,蚂蚁河与窑河汇处,形成洲头。距县城7公里,离南昌40公里,距昌北机场36公里,九江70公里。南与新建县接壤,东通吴城镇,西通县城,南可直达省城南昌。98年洪水之后,村河边大提加高数十米,是保障三角圩和浪里圩及京九线的重要门户。

历史缘起

破穴头胡村属华林胡氏(为江西省高安市华林山镇),华林胡氏一世祖为唐朝侍御史胡城,为胡姓始姐胡公满的二十四世孙,胡城于唐天佑年间登进士,历任国子监博士、侍御史。唐朝灭亡后,退隐华林,大兴诗书门风,潜心教育儿孙。其妻耿氏温柔贤淑,知书达理。五个儿子因科举入仕,分居五处,为华林胡氏五宗。破穴头胡村现位于元嘴坝东偏南4.5公里的浪里圩南部,110户,597人。

清初,先祖[时公]从永修县马口镇中保迁居元槎(原槎圩),其四世后裔政祖徒此(现小房胡)开基,因排行三,故名三房,亦称小房。清康熙年间,破穴胡氏从小房分居于此。建村于蚂蚁河与窑河汇合处,成形洲头,破穴始祖[泰仁]公在这里破荒芜,除茅舍(草穴)遂取名破穴。

自然资源

破穴头胡村前有窑河,西面是蚂蚁河,早期村民直接饮用河水,可不用打井,但后来由于鄱阳湖血吸虫问题,才打井全部改喝井水。水田主要分布在三角圩和浪里圩,旱地则在村前。村中前后左右有数个池塘,可供村民养鱼。东西各建水电站一个,主要用于灌溉水田,但在涨水的时候还可将内河水抽到外河,这样可以暂缓涨水给村民带来的不便,因为村民大都住在靠内河这边。

方言及民俗文化

破穴头胡村因地理位置的原因,口音为永修口音,但由于与新建县交界,在方言口音有一定的相近,所以即和永修及三角乡其它村有一定的区别,如“是”,会读成“系”。所以在这里只要一说话,基本上就知道是哪里人了,但随着社会教育的进步,方言口音也慢慢进化,向国语普通话靠拢,也许这就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致。民俗文化主要为汉民族文化,除传统节日外,大年初一为村内拜年,因村中有100多户,所以只是近亲之间才拜年,如同房或同一大家的。但村内有老人在本年度过世,通常也会去其家里拜祭。初二才能去外亲家拜年。在每年的新年后大年十五左右会有一次游族谱。

文化教育

破穴头胡村小学生就读到联群小学,中学生就读到三角乡中学。该村距离小学0.5公里,距中学3公里。距2010年底,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72人,其中小学生48人,中学生24人。

发展重点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道路建设比较差,行走不便。 虽然水泥路已经通到村中,但并不是能通到大部分村民家门口,更重要的是数十年前的土地分配问题,使村中有的公路有名无实,其中很多都被私自占用。

该村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优质稻特色产业,发展养殖业,发展劳务经济。

同宗胡村

明末清初,天下大乱,先祖[时公]从永修县马口镇中保迁居三角乡元槎(三角乡红旗村原槎圩)。生有三子,数百年后,人丁兴旺,形成了今天的胡村。长子后裔为大房,次子后裔为二房,三子后裔为三房(也称小房)。

大房后裔----

红旗大房胡家:在元嘴坝东南2.5公里的原槎圩堤上,74户,267人。明末清初,时公从马口中保迁居元槎,其四世后裔敬祖(华林20世裔孙)徒此开基,因排行老大,故名大房。

二房后裔----

红旗二房胡家:在元嘴坝东南2.8公里的原差圩堤上,96户,378人。清初,时公从马口中保迁居元槎,其四世后裔庆祖涉此开基,因排行二,故名二房,又称定房。

红旗河头胡家:在元嘴坝东偏南3.5公里的元槎圩堤上,60户,243人,清中、胡玉简的后裔由二房分支至此。建村于河边突出处,故名河头胡家。后有张姓迁入,又称河头张家。

联群浪里胡家:在元嘴坝东南4.5公里的浪里圩田畈中,清中,胡玉简的后裔由二房分支至此,随着人口的繁衍,分支新基,距老基2.5公里,现有113户,614人。

三房后裔----

红旗三房胡家:在元嘴坝东南3公里的元槎圩堤边,14户,43人,清初,先祖[时公]从马口中保迁居元槎,其四世后裔政祖徒此开基,因排行三,故名三房,亦称小房。

联群破穴头胡家:现位于元嘴坝东偏南4.5公里的浪里圩南部,110户,597人。清初,先祖[时公]从马口中保迁居元槎,其四世后裔政祖徒此(现小房胡)开基,因排行三,故名三房,亦称小房.清康熙年间,破穴胡氏从小房分居于此。建村于蚂蚁河与窑河汇合处,成形洲头,始祖[泰仁]公在这里破荒芜,除茅舍(草穴)遂取名破穴。

三角其它胡村

永丰骆滩胡家:在元嘴坝南偏东2公里的三角圩老堤上,南临蚂蚁河支流,158户658人。明万历年间,胡杉、胡元从本地港口湖基滩上迁此,因村位于一起伏如骆驼的沙滩旁,故名骆驼滩,简称骆滩。

联丰小泉胡村:在元嘴坝东5公里的江家圩田畈中,104户,350人,清初,胡氏由骆滩胡家分支来此,建村在一沙墩上的古泉边,得名小泉村。

红旗头里胡村(胡家头):在元嘴坝东南4公里的元槎圩南端堤脚下,南临蚂蚁河支流。82户,260人,明末,傅氏在河洲上建村,名傅家头。后傅姓衰败,胡平从骆滩胡家迁此改名。

里港上天寺林胡家:在元嘴坝北面3公里的三角圩内田畈中,14户,50人。清道光年间,胡氏由立新中七里迁此。传说村下首原有古寺,且周围有天然林木环绕,名天寺林。因位于下天寺林上首,故改称上天寺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3:4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