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屏山乡
释义
1 福建省大田县屏山乡

屏山乡是地名,同名的有福建省大田县屏山乡、广西隆安县屏山乡。 屏山乡地处福建省大田县东南部,距县城22公里,离泉三高速公路吴山互通口12公里、福州310公里、厦门210公里、泉州130公里、三明130公里。全乡总人口1.5万人,人均耕地0.6亩。乡政府所在地海拔1100多米,是三明市海拔最高乡镇。

屏山乡地处福建省戴云山脉西侧,位于大田县境内最高峰----大仙峰南麓,海拔1100米。属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高山区,系闽中南海拔最高的乡镇。全乡镇有13个行政村,总人口1.65万人,是全县农业人口较多的乡镇之一。

几年来,乡党委政府按照“立足乡情,发挥高山区域优势,抢抓机遇,发展高山特色农业,把握重点,做好山田庭院文章”的经济发展思路。扬高山气候人文、劳力等资源优势,积极营造有利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大力发展以高山乌龙茶、毛竹、肉兔、反季节蔬菜等为重点的特色农业经济。1999年至今相继引进大方广茶业公司、大丰羽茶果蔬有限公司、三明时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三家外资企业,从事高山乌龙茶生产。在公司的带动下,全乡现有茶园面积8900亩,茶叶初精制加工厂50多家。其产品以香气醇厚、高山茶韵浓的特性畅销台湾、香港、上海、浙江等地,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全乡现有毛竹面积1.3万亩,肉兔29.08万只,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0.89面积,是全县特色农业经济的主要产地。特色农业经济是趋繁荣,与周边县、乡(镇)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逐年增多。集镇建设步伐加快,先后完成了集镇街道建设、自来水扩建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所辖行政村有:

蒋山村 许坑村 屏山村 内洋村

溪头村 玉屏村 芹阳村 和坑村

美阳村 瑞美村 内山村 王坪村

杨梅村

大田县茶业核心区(屏山)简介

“山高、雾多、水甜、茶香”是屏山的鲜明特征,经省级以上茶叶专家鉴定屏山茶叶特点是:香气清幽锐长、滋味清醇甘鲜、汤色清澈蜜绿、叶底肥厚软亮。主要是因为高山气候凉爽,常年多雾,全年有一百多天云雾笼罩;昼夜温差大,光照适宜,生态良好,周围20平方公里内无工厂污染,生产高山优质茶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主要种植台湾金萱,铁观音、金观音、软枝乌龙等优良茶叶品种。产品多次获福建省名优茶奖,通过省农业厅和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无公害产品”认证,有道牌茶叶获绿色食品标志,“东方美人茶”获2000年韩国茶人联合会国际金奖;“台式乌龙茶”获中国星级茶王赛名茶奖;“铁观音”在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评比中荣获金奖,并且获2006年人文奥运——中国茶香世界会优质奖,产品主要销往日本、东南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以及省内外各大城市。从2001年起,屏山茶叶获得省级以上各类评比13个名优茶,获得市级18个名优茶,县级名优茶37个。其中2007年在省名优茶评选中铁观音获得2个名茶奖、2个优质茶奖、金观音1个名茶奖。

茶业已经成为屏山农民致富、农业增效的主导产业。如今,屏山已有茶园9700多亩,被确认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并得到省级领导、专家、新闻媒体认可。现有茶叶加工厂90多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所有茶厂实现由手工生产向机械化生产的转变,茶叶质量持续提升;加大宣传和市场开拓力度,开通了全省首家乡级茶叶网站,全市首条生态茶叶街,有效拓展了屏山生态茶的市场空间;新一届乡党委政府提出了 持续提升扬优势,务实运作促发展,建设闽中高山万亩可持续发展生态茶乡”的奋斗目标,坚持走发展绿色有机茶、生态茶的路子。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抓住“屏山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大田县发展10万亩高山优质茶的核心区”的发展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走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路子,按照县委书记赵荣生同志提出要引进现代优良的品种、现代化的技术、现代化的设施和设备、现代化的管理、现代化的理念,培育现代新型农民,科学发展茶业,注重保护生态,把核心区做大、做强、做精”的要求,全面推广“猪—沼—茶”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将茶业、沼气池建设、养猪业有效结合起来,促进有机茶叶发展,全面提升茶叶品质,带动茶产业链的延伸,促进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屏山茶叶核心区发展规划,至2010年,新建茶园10000亩,累计茶园面积达20000亩,实现产值1.8亿元。

2 广西隆安县屏山乡

乡镇概况

屏山乡是一个革命老区,地处大西南出口交通要道,位于隆安县的南部,著名省级龙虎山风景区就在境内,距广西首府南宁市仅100公里,乡政府所在地是隆安、大新两县交汇中心点,316国道(那桐至大新二级公路)贯穿该乡全境,水电充足,交通十分便利。全乡辖10个行政村,123个村民小组,3479户,总人口16823人,行政区域总面积23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165亩,其中水田面积4860亩,旱地面积13305亩,有林面积53000亩。主要经济作物为玉米、稻谷、黄豆,盛产八角、砂仁、药材,是最近发展起来的黑山羊养殖基地。2002年,全乡农业总产值1189.54万元,比上年增长9.03%,本级财政收入97.2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124.69%,人均纯收入达到1233元。

境内有海拔1071.2米的全县最高山--西大名山和第三大中型水库--下琴水库,水资源丰富。龙虎山自然风景区位于屏山乡东部。2003年,辖9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共123个村民小组。年末总户数3602户,总人口16841人。其中,农业人口15869人(农村劳动力7900人),非农业人口972人。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905公顷,总产量5220吨;蔬菜种植面积41公顷,总产量1381吨;有果园面积56公顷,水果总产量334吨;水产品养殖面积5公顷,总产量97吨;生猪出栏9685头,年末存栏9600头;家禽出栏5.85万羽;肉类总产量970吨。全年农业总产值1362万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1171万元,财政收入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83元。

屏山乡旅游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境内的龙虎山风景区,经过多年建设后,现已升级为著名省级旅游风景区。仙痕洞、百奄重业洞、布学千年苦丁茶、刘家原始森林等境内诸多极具观赏性的景点亟待开发。近几年来,屏山乡党委、政府立足旅游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二级公路过境和“南宁—龙虎山—德天瀑布—靖西大陕谷”线路开通的大好机遇,加快完善了“美食一条街”的建设,并积极做好屏山乡旅游景点纳入龙虎山旅游区的宣传范围,突出抓好仙痕小溶洞旅游景区的开发及其招商引资工作。

党政建设

1、对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要有新举措。学习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对乡镇领导干部来说,处于农村工作的第一线,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很多,更要加强学习,加强教育培训。一是要学先进理论,强化思想政治建设。重点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十六大精神,学习“中央1号”文件精神等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乡镇领导干部武装起来,使农村党的细胞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二是要学先进技术,强化致富技能培训。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原则,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摸清乡镇领导干部文化科技水平的基础上,采取聘用专家上辅导课、开展远程教育、创建科技示范基地、举办“学用科技大比武”活动等形式,对乡镇领导干部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力度,增强致富带富的本领。三是要学先进典型,强化辐射作用。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借助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以党建专栏为阵地,分层次、分类别定期推介一批乡镇先进典型,组织开展“怎样当好乡镇干部”大讨论,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发乡镇领导干部发展经济、服务群众的潜力。

2、对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的待遇落实要有新保障。在强化乡镇领导干部工作职责的同时,要将责权利统一平衡起来。一是要落实政治待遇。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把那些政治素质过硬、工作作风优良、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对那些长期默默奉献在边远山区或困难乡镇、工作务实进取的领导干部,要优先调整到条件较好的乡镇或县直科局工作。二是要落实经济待遇。要从培植财源、引进资金、盘活资产、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着手,加大资金调控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落实乡镇干部的经济待遇。特别是对边远山区、贫困乡镇工作的干部,可考虑由县财政适当增发特殊岗位津贴,解决“贫富不均”的问题。三是要改善施政环境。上级组织对乡镇干部要“政治上护航不护短、工作上放权不放任”,积极鼓励乡镇干部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对乡镇领导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要及时关心、解决;对侮辱、威胁乡镇领导干部人身安全的事件,要依法严肃查处,维护其合法权益。

相关措施

一是品种良种化。聘请省农业厅种养局专家,指导建设茶苗选育示范园,引进多个茶树品种,统一入土栽种,统一施肥浇灌,全程跟踪监测,筛选出最优品种,实现按土选种、好中择优的目标。二是品质生态化。分别在内洋、美洋建立一个病虫害预防监测网点;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降低了农药残留,应用高效、低毒、低(无)残留的化学或生物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三是产品品牌化。聘请专业设计公司设计制作屏山生态茶标志,统一外包装;依托“屏山生态茶叶一条街”、屏山茶叶网等平台全方位宣传屏山茶,通过在省外设立屏山茶展示与销售窗口,拓展市场,打造屏山生态茶自主品牌。四是生产标准化。与农林大学建立稳定的技术合作协议,成立技术顾问组进行不间断的技术指导;茶园的生产管理和产品加工均执行国家行业标准的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T5018-2001)和无公害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程》(NY/T5019-2001)。五是经营集约化。着手建立屏山生态茶超市,在大型超市设立屏山生态茶销售专柜;在泉州、广东、山东等地开设3家县外、2家省外茶叶销售网点,构建对外宣传、展示、销售屏山茶叶的窗口,促进屏山生态茶经营集约化发展。

屏山乡“三个化”创建绿色食品原料(茶叶)生产基地

一是茶园种植生态化。茶园种植实行“山顶戴帽、中部系腰、山脚穿鞋”的生态模式,园内套种香樟等珍贵树种13000余株;大力推广“猪-沼-茶”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配备了1部沼液车,目前已在美阳、杨梅等示范片推广面积830多亩,配套建设沼气池675立方米,全乡共有“猪-沼-茶”模式茶园示范片1640多亩。二是茶农素质科技化。聘请三明市劳动局高级讲师、福建农林大师生对茶农进行升级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茶农的生产技术水平、质量安全、茶叶品牌创建以及市场营销意识,全乡共有茶农500多人次参加培训。三是生产管理制度化。成立由乡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绿色食品(茶叶)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环境保护制度、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等,禁止在茶叶生产区内销售、使用违禁农业投入品,确保茶农使用合格农资产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