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屏迹 |
释义 | 词目:屏迹 拼音:píng jì 详细解释
1. 隐迹。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及第后隐居》:“屏迹邱园,绝踪仕进,守其至性,十有五年。” 2. 亦作“ 屏迹 ”。1.避匿;敛迹。 《晋书·卞壸传》:“转御史中丞,忠於事上,权贵屏迹。”《北史·拓跋景山传》:“法令明肃,贼盗屏迹,部内大清。”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政体》:“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 3. 犹隐居。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有一隐士於此池侧,结庐屏迹,博习伎术,究极神理。” 宋 岳珂 《桯史·尊尧集表》:“ 安石 之屏迹 金陵 ,弃置不召者十载。”明 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居恒,(袁可立)敦尚俭啬,而好急人困;屏迹公庭,而能造福乡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