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平远号巡洋舰 |
释义 | 舰船概况平远号(日本语:へいえん)巡洋舰是清朝福建船政局制造的我国第一艘钢质军舰。钢壳钢甲,两重钢底,配两台主机,总功率1788千瓦(2400马力),配备炮12门,鱼雷发射管两具,探照灯2具。代表了晚清时期我国造船的最高水平。1886年12月7日开工,1888年1月29日下水,1889年5月15日竣工, 造价52万4千两白银。这艘军舰在建造过程中“不用一洋员洋匠,脱手自造”,他的成功,标志着福建船政,乃至中国造船业的技术水平迈上了一层高的台阶。 舰史平远舰是福州(FooChow)船政所造第29艘舰船,是福州船政局在参考法国设计师白劳易(Louis-Émile Bertin)设计的“柯袭德”(“Cocyte”)、“士迪克十”(“Styx”)、“飞礼则唐”(Phlegeton)等3艘近海防御军舰基础上,设计制造出的中国第一艘全钢甲军舰,代表了当时中国造船工业的最高水平。由魏瀚、陈兆翱、郑清濂、吴德章、李寿田、杨廉臣监造,1886年12月7日开工,1888年1月29日下水,1889年5月15日竣工,命名为“龙威”,同年10月4日开赴上海,与北洋舰队会合。北洋海军总查琅威理(LangWilliam M)对该舰检查后甚为满意,于1890年5月28日调归北洋海军,更名为“平远”。 “平远”进入北洋海军后,也一直未被重视,这中国建造的第一艘近海防御铁甲舰,长久被视作另类,其重要程度仅和雷艇、蚊子船相类似。其管带李和(福建船政学堂第一届)亦只属都司一级,甚至不如训练舰的管带。 1894年9月17日大东沟海战爆发时,平远与广东舰队的广丙(管带程璧光)及鱼雷艇位于外围警戒。中午战事发生后,各舰赴援,平远于下午2时以后与广丙联合进攻日本旗舰松岛。平远冒着日舰炮火进攻,以舰首260毫米主炮及47毫米哈乞开斯五管小速射炮接连击中松岛,使其主炮失灵,鱼雷发射室被损毁,并炸死两人。但平远本身亦中弹甚多,其舷侧出现洞穴,从舰内冒出浓烟,主炮发生大火无法操作,被迫于下午4时16分退出战斗,驶向大鹿岛附近的浅水区,灭火自救。 黄海海战后,“平远”舰随舰队返回旅顺抢修。1895年,日军水陆夹击威海湾内的北洋海军,“平远”又参加了威海保卫战。 1895年2月17日在威海卫港平远号巡洋舰与其他受困清舰共十艘同时向日军投降。 1895年3月16日,日军将平远号编入日本舰队,日军接收"平远"舰后仍沿用原名,只是在日文中"平远"的发音成为"Hei Yen"。 1898年3月21日,日军将平远号列为一等炮舰。 1904年9月18日,炮击金州湾俄军要塞时在鸠湾洋面触俄国水雷而沉没,舰长浅羽金三郎(日本语:あさば きんざぶろう)中佐及以下193名士兵死亡。 舰船资料长62.5米 宽12.6米 正常排水量2067吨 满载排水量2650吨 舱深21.25呎 吃水13.1呎 动力装置:两台主机,4座圆式燃煤锅炉 总功率:1788千瓦(2400马力) 装甲甲板厚2寸 水线带装甲厚9.4寸 炮座及司令塔装甲厚5寸 炮盾厚1.5寸 航速:14节 乘员145人 武器配备一门260mm克虏伯主炮 两门150mm克虏伯火炮 57mm诺典费尔德炮2门 47mm单管哈乞开斯速射炮2门 37mm5管哈乞开斯机关炮4门 四支18吋鱼雷发射管 舰上军官(清)管带 林承谟,1888年6月暂管 杨永年,1888年10月任 林高辉,1890年前任 李和,北洋海军后军前营都司,马尾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1892年4月任。 副管驾 黄鸣球(1888年10月任,1892年调“超勇”二副)、杨永年。 总管轮 陈祥甸。 副管轮 戴梅萼(1891年11月15日调职)、张光绅(1891年11月15日任) 枪炮大副 陈杜衡(1889年任,1891年8月28日调) 驾驶三副 徐希颜(1891年11月15日任,1892年调) 水勇:吴宝春,威海保卫战中1895年2月9日阵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