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平民 |
释义 | 平民本指平善之人,后泛指普通老百姓。 释义平民 píngmín [common people] 普通老百姓 如使平民皆习于兵。——宋· 苏轼《教战守》 平民和贵族之间的争执 1.本义平善之人。后泛指普通老百姓。《书·吕刑》:“ 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 孔 传:“延及于平善之人。”《汉书·食货志下》“弋猎博戏乱齐民” 唐 颜师古注引 如淳 曰:“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若今言平民矣。” 宋 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兵官大执平民为贼,冀以成赏,君明其无罪,尽释之。” 康有为《大同书》丙部:“ 欧洲中世有大僧、贵族、平民、奴隶之异,压制既甚,故以 欧 人之慧,千年黑暗,不能进化。” 巴金《海的梦》:“许多和他同住在 巴黎贫民窟里的 犹太 平民,到法庭去叙述那些惨痛的事实。” 2.平民百姓。《左传·成公二年》:“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别称古代平民(Populace)的别称: u 百姓:战国后平民的通称。 u 黎民:即平民。“黎”通“骊”:黑色,因黑发而名。 u 黔首:黔,黑色,战国时期秦尚黑色平民用黑布包头,故称“黔首”。 u 布衣:古代富人穿丝帛,平民穿麻布,故称平民为“布衣”。 u 庶民(庶人):秦汉前对身份比奴隶高的农民和小商人的称谓;秦汉后泛指一般平民。 u 另有别称: 苍生、生民、丁口、氓(甿)黎庶、黎元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