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平凉旅平清真寺 |
释义 | 基本信息平凉旅平清真寺 地址:甘肃省平凉市区南 邮编:744000 现任教长:于希俊 现任学董:张明礼 清真寺简介地理位置旅平清真寺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城南路148号,占地2997.6平方米,现有坊民四百余户,二千五百余人口。 历史该寺因是以河南籍并以孟县(今为孟州市)桑坡村为主体的穆斯林居住平凉后修建的,故命名为旅平寺(旅平清真寺)。 清真寺创建于公元1927年秋,时有老前辈丁宏义、买学广、马登云、白光普、郭荣堂、巴义臣、张文秀等人牵头率众,在人地两生,举目无亲的境况之中,四处奔波,八方求助,后经搬请吴九如(商会会长)先生出面调解,用2400颗银元购买上寺台旧宅院一处,房屋17间,因陋就简的成立了“者麻体”。四一年至四四年因日寇侵华和蝗虫灾害等所至,众多桑梓父老饱含着国碎家破之痛,“一担两筐”,携儿带女,背井离乡先后居住平凉。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老前辈有钱出钱,无钱出力。于41年以720颗银元购买寺西院落一处,房屋8间。四二年西寺杨阿訇将地2分出散给寺,打通了院落并新建砖木结构大殿五间。 新中国成立后,于53年又集资11000元购买白仁轩寺南院落一处,房18间,这样经四次购买、维修和新建,使寺院较为完整,东至上寺台巷、西至单家院、北至白仁轩、南至城南路,总面积为3.5亩,房屋53间半。 发展随着生息繁衍,人口增加和人口流动变迁,41年至54年先后从旅平寺总坊分出共新建清真寺十三坊。其中,42年由丁兴运等人新修建了景家沟西沟寺。41年由马广春等率众修建东沟寺。五零年由马培文、丁冠杰等率众修建红照壁沟寺和女寺。52年由丁鸣清等率众修建豫陇沟寺。53年由张文正等率众修建河东寺。45年由丁海波等率众修建兴合庄寺和女寺。47年王凤仪将自己购买的五亩土地捐献给寺,同王安道、王安吉、王安尧、白起治、白良弼、袁乃图、丁长化、丁学福等率众于同年修建了泾河滩寺(即现在的泾河路寺)。并于同年由王凤云经手购买土地两亩,修建了泾河滩女寺。 解放初因招工由平凉前往兰州落居的二百七十多户桑坡乡亲友买庆隆等人率众于54年新修建了旅兰寺和女寺。九七年由白荣义等人率众修建了旅陕寺。与此同时,为殡埋亡人,先后购买水桥沟土地二亩和红照壁沟土地十八亩作为河南籍回民公墓,共殡埋亡者二千余人。 新生1958年至1978年因极左路线所致,旅平寺及所属河南籍清真寺被迫关闭,墓地被水桥沟社和南台村代耕至今。感赞真主宏恩浩瀚,得意政策春风送暖,一九八七年四月坊民丁元学,丁俊杰等多次书面上访,在正本清源,拨乱反正,落实宗教团体房产政策中,几经周折,终获开放。自此,先后丁宏义等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张明礼、买良惠等为首的寺管会成员组织带领下,面对大殿下沉,属房大部破坏,寺院被隔,不堪一睹之现实,迎难而上,忍辱负重,全身心地投入了重新修建寺院之中。 从91年七月破土动工到2000年七月底,先后上兰州、去西安、回老家等募捐求援,筹集资金共达66万余元,并采取总体设计,连年基建,分段施工和边借贷,边修建、边收业提(包括自养收人),边还债等举借,在真主特慈及坊内外众多斯弟的大力资助下新建大殿、楼房 、平房共101间,建筑总造价为112万多元,建筑总面积2004平方米。与此同时,还借旧城改造之机再次以6.3万元购买寺东院落一处,(房屋14间)共0.65亩,使寺原有占地面积3.5亩扩展到了4.2亩。又于同年集资购买地皮一处,房屋5间,使寺面积扩展到4.5亩。 建筑布局而今整个寺院方正完整,建筑物布局合理,错落有致,井然有序。西面,主体一排十间,砖木结构仿古宫殿式造型的礼拜大殿拔地而起,宏伟壮观,实用面积301平方米,可容纳四百余人聚礼;卷棚框架砖混结构,造型以阿拉伯和现代式建筑相结合,高耸挺拔,气势轩昂。六根石柱林立,瓷砖镶嵌贴面,整体洁白如玉,相互交映生辉;东北二侧一栋两层砖混、砖木结构群楼,融讲学、沐浴、办公、会议、住宿、接待、餐饮、仓储等功能为一体;内部设施较为齐备,且会议室、接待室、厨房、锅灶、家什等对外租用,使用十分便当;东南角一栋二层砖混、砖木结构的楼房,上层为女寺,下层分别为男、女沐浴室(对外开放),殡仪室、锅炉房(供暖设备齐备)。 寺南正中大门两侧一排21间拱顶平房,对外承包租赁;又于2004年重新修建了拱顶式门楼,高拔挺立,宛如一轮新月灿烂生辉。院内,松柏叠嶂,翠竹吐绿,清雅宜人,幽静肃穆,省心悦目,实乃认主拜主,宣教传教之圣地也。 桃李后人建寺历经八十个春秋,不渝地坚持遵经立教,坚信六大信仰,恪守五大天命,引领教民走上了唯拜安拉之正道;坚持高举爱国爱教与和平、团结、进步之旗帜,顺时应世,顾全大局,为平凉的稳定和穆斯林的大团结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坚持打破地域、教派之界限,选贤任能,先后聘请了兰秀斋、白有明、王静斋、白心斋、张文禧、马子鹤等著名大阿訇,名学者担任教长,他们为人师表,呕心沥血,诲人不倦,宏教扬法,栽培新秀;曾培养出了陈克礼、苏文通等一批伊斯兰教学者和阿訇,深得教民敬重和爱戴,在古城的青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坚持倡教兴国兴穆民,于四一年由王静斋大阿訇创办了阿语专业班,五0年独自一帜募捐创办了伊光回民小学,即现在平凉市一回中前身,对平凉回族干部和教师队伍的形成起到了历史性的一个基石作用。 社会贡献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之后,仍一如既往,竭力地为提高民族教育、繁荣民族文化,奔走呼吁,献策捐资谱写了新章;坚持“命人行好,止人作恶”的信条,早在四三年家乡难民身处生死存亡关头,成立了平凉桑坡后援会,组织筹资十八万元(旧币),前往设立舍饭场,拯救500余户桑梓父老与水火之中。而今仍不忘未解温饱之人,坚持连年不断的筹资捐物,上门到贫困山区抚贫济困(共捐助现金21330.00元,衣物3000余件,资助困难学生学费及解决特困户生活费五万元),以及倡导“人人行善事,个个办好事”等等,为古城文明增添了夺目的光彩。自开放以来,先后被省、市、区授予“五好清真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甚至多次被报纸、刊物登摘,其中 《 旅平清真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初见成效》被《凝聚》和《甘肃穆斯林》刊登后被国家级书库收编。白涛、买良惠、金秀礼撰写的旅平清真寺在构造和谐社会中的《五个坚持不断》于2006年被《中国穆斯林》第五期刊登。先后执教的马子鹤 阿訇积极参加政协(时为平凉市政协副主席),极力倡导各民族和穆斯林的大团结,成了伊斯兰教教职一面的旗帜。白廉、于希俊阿訇和寺管会主任张明礼先后被授予“五好阿訇”和“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在新的形式下,开拓进取,求实创新。 为了教育的发展于公元二00六年集资52万元购买院落一处基地约九百平方米,寺院整体从新规划,欲重新修建大殿、(附右图)沐浴室、教学楼等;图纸以绘出,预计投资350万元从二00七年六月开始动工,二00八年年底竣工。旅平寺将呈现出一座别具一格崭新的清真寺。为平凉的民族文化教育又争添了一页新的光彩。ww 现 现存文物该寺现存铜版《古兰经》一部,黄花梨木官帽椅一对。 甘肃省平凉市旅平清真寺碑记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真主至大,真主至尊,真主至知,真主至慈,一切归信于主,一切托靠于主,一切知感于主,一切赞念统复源于主。 清真寺是穆斯林认主拜主的场所,礼拜乃伊斯兰教五大功修之一,且是吾教之柱子,万善之基石,教法之规定,穆民之天职耶。基此,上溯远古,自开天辟地主降人祖阿丹,差迁佑助伊布拉欣满圣人建造天房卡尔白,到贵圣穆罕默德,以至列祖列宗,万古先贤为创建《者麻体》前扑后继,众志成城,坚韧不拔,万难不惧,终使而今清真寺星罗棋布于全球。它像颗颗永不息灭闪烁的恒星,巨大在的磁场,钢铸般的链条,紧紧地把各家各户,成千上万的穆民心眼照亮,吸引连接在一起奔向了认主拜主的路道,为伊斯兰教承前启后传宗接代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其功无比,其德无量。旅平清真寺亦同样经历了千辛万难,风雨雪霜。为使这一事实昭示今人,激奋后代,更加齐心协力,发奋图强,不断地把伊斯兰教伟大事业推向前去,故立此碑勒石作念。 旅平清真寺位于城区南兴路中心地段是以河南籍并以孟县桑坡村为主体的穆斯林旅居平凉后修建的,故命名为旅平寺。创建于公元1929年秋,时由前辈白广普,郭荣堂,买学广,巴义臣,马登云,张文秀等人牵头率众,四处奔波八方求助,用2400枚银元购买上寺台旧宅院一处房17间,因陋就简成立了《者麻体》。1941年至1944年因日寇侵华和蝗虫灾害等所致,众多桑梓父老包饱含着国碎家破之痛”一担两筐“携儿带女背井离乡先后旅凉居平凉。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老前辈有钱出钱,无钱出力。于1941年购买寺西院落一处房八间,42买寺西杨阿訇房屋11间,新建砖木结构大殿五间,新中国成立后,于1953年又集资11.000万元(旧币)购买白仁轩寺南院落一处房18间,这样维修和新建使寺院较为完整,总面积3.5亩房屋53间,随着生息繁衍人口增加,1941年至1949年先后各自建立了景家东沟、西沟,豫陇沟,红照壁沟男女寺,兴合庄男女寺,河东寺。1947年五凤仪将自己购买的五亩土地捐献给寺,还有张增祥购的土地一亩捐献给寺,由王安道、王安吉、王安尧、白起治率众于同年建立了河南泾河路男女寺,与此同时为殡埋亡人,先后购买水桥沟土地二亩和红照壁沟土地18亩作为河南籍回民公墓,共殡埋亡者二千余人(详见墓碑)。1958年到1968年因极左路线所致旅平清真寺被迫关闭,墓地被水桥沟社和南台村代耕至今。 感赞真主宏恩浩瀚,得意政策春风送暖。1987年4月在正本清源拔乱反正,落实宗教团体房产政策中经批准开放。自此在以丁宏义、张明礼、买良惠等为首的寺管会成员组织带领下,面对寺内房舍大部破员不堪之现状,全身心地役入了重新修建。从1991年7月破土动工到双千年七月底,先后上兰州、西安、故乡筹募捐求援筹集资金66万余元,采取总体设计,分段施工和边借贷边修建边收聂提(包括自养收入)边还债筹举措,在真主特慈及坊内外多斯弟的大力资助下新建大殿、楼房、平房共101间,建筑总造价112万多元,总面积2004平方米。与此同时还借1995年旧城改造之机三次以6.3万元购买寺东院房15间共0.65亩,使寺面积扩展到4.2亩。整个寺院基本完整四址分明;至至上寺巷、西至高平寺、北至上寺台北巷、南至南兴路。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井然有序。面西立体一排10间,砖木结构仿古宫殿式造型的礼拜大殿恢宏壮观宽敞明亮,实用面积301平方,可纳四百余人聚礼;卷棚框架砖混结构造型以阿拉伯和现代建筑相结合同,遍耸挺拔气势轩昂。东北两侧一栋两层砖混木木结构群楼,融讲学、沐浴、办公、会议、住宿、接待、餐馆、仓储等功能为一体设施齐备使用方便。东南角一栋二层砖混木结构的楼房,上层为女寺,下层分别为男女沐浴室,殡仪室,锅炉房。寺南大门两侧一排21间拱顶平房对外租赁,院内松柏叠嶂,翠竹吐绿,盆景点缀,百花争艳,幽静肃穆,清雅宜人,实乃认主拜主宣教传教之地也。 建寺71年春秋始终不渝地坚持遵经,坚信六大信仰,恪守五大天命,引领教民走上了唯拜安拉之正道;坚持高举爱国爱教与和平、团结、进步之旗帜,为平凉的稳定和穆斯林的大团结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坚持选贤任能先后聘请了:兰秀斋、白有明、王静斋、白心斋、张文禧、张文清、马子鹤、于希俊等任教长。时任教长世界伊斯兰教著名学者王静斋阿訇受陇东师范校长达浦生阿訇之委托将阿语班转旅平寺举办。1941年至1947年捐助办起了伊光回民小学,即现市回一中前身。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仍一如既往竭力地为提高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素质,献计捐资谱写了新章。坚持命人行好止人作恶的信条。早在43年家乡难民身处生死存亡关头,成立了平凉桑坡后援会,筹资18万元前往桑坡设立救济饭场,拯救父老与水火之中,而今仍不忘未解温饱之人,坚持连年不断地筹资捐物到贫困山区扶贫济困,以及倡导风行“人人行善,个个办了事”等,为古城文明增添了光彩。 总揽旅平寺创建之史实,再次表明《者麻体》对穆民确有着数不尽的恩典,已沾吉了先祖,正益济着今人,还将惠及到后代。同时对祖国的文明进步繁荣与昌盛,亦起到了不可抵估的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其恩无限,其绩难书,其功永驻,必以彪炳清史,流芳百世,与泾水共映,与古城同辉。致此 我祈求独慈特慈的安拉加倍地恩赐于所有为寺的创建,再建尽过心献过策,出过力,助过资的人们和家属两世之恩典平安与吉庆!阿敏乃! 甘肃省平凉市旅平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员会、全坊教民谨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