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平谷人 |
释义 | 经考古证实,在旧石器时代,平谷就有人类居住。明代以前,平谷长期处于中原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冲突地区,战乱频仍,人口时增时减。明初,社会初步稳定。随着移民的迁入,人口增加,逐渐繁荣。入清以后,迁来满族人口;民国时期,人口增长稍快。新中国建立后,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建国后,县内迁人19个少数民族的人口。 平谷人口姓氏来源土著平谷地区开发较早,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群居于泃、洳二河沿岸,夏商至秦汉,逐步形成一些村庄,如北埝头、南独乐河、夏各庄、大旺务商周时成村,刘家河、祖务、北城子、山东庄、小北关秦汉时成村。均为汉族先民。明洪武年间河北诸县以社分里甲,以邻近的110户为1里。洪武14年(1381年),全县编户13里,计4社9屯。其中以社称之 者,均为土著,有辛寨社、鹿角社、独乐社、坊廓社。人口400多户。明代进士、举人、贡生由4社中考取者,刘112 人,包括李、刘、郎、王、孙、宫、钱、韩、耿、张、宋、崔、杨、赵、郝、黄、边、沈、贾、倪、马、徐、阎、安、吉26姓。太平街、和平街、胜利街、大华山、滑子、倪家洼等村的倪姓,均为明代进士倪光荐的后代。峨嵋山村、英城村的黄姓,均为明代进士黄绶的后代。 移民一为民屯:明初移民,由布政司编里发迁,或由吏部编里发迁。迁民由后军都督押解送交各地州县辖治,以屯田区域分里甲。洪武年间,多从长城以北大漠一带迁入。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以屯名里的有9个,为日勤屯、迁民屯、泰务屯、高村屯、祖务屯、安固屯、负廓屯、广储屯、广成屯,900多户。迁民以1~3口之家为多,计2000余人。永乐年间民屯多来自山西、山东。高家庄的高家,河北村的刘家、李家,李蔡街的李家、蔡家,小屯村的范家,后北宫村的景家,小辛寨村的郭家,均由山东省迁来。西古村的陈家,白各庄村的王家,由山西迁来。此外,1946年、1950年从蓟县、三河、怀柔、密云划入的168个村庄中,尚有众多迁民所建村庄。移民多以姓氏(迁民始祖)和原籍为村名,今县内以姓氏和外地地名为村名的有80多个。如李蔡街、因明代李蔡二姓首先迁居于此,故名。高家庄、周村,均为山东省的高家庄、周村迁来,沿用旧名,以为纪念。清顺治年间,镶黄旗、正白旗的部分旗人迁居平谷。马各庄的徐姓,杨各庄的周姓,马坊的傅姓,赵家务的董姓,张各庄的陈姓,夏各庄的李姓,大旺务村的耿姓,大华山村的金姓,行宫村的张姓,均为旗人后代。二为军屯:“籍民为军,选民丁立都卫,置卫屯田,谓之军屯。军屯归卫所长官管理,每名军士授田50亩。在边防地区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在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明史·食货志》)。明永乐二 年(1404年),营州中屯卫由塞外徙入平谷,卫下设左、右、中、前、后千户所,每所1120人。千户所下设百户所,百户所设总旗2名、小旗10名,计110人 。明代,营州中屯卫未再迁移,入清后,多定居平谷。永乐年间的军屯,多从凤阳府、淮安府、荆州府、扬州府、太平府、滁州府、松江府、福州府、徐州府、庐州府、湖州府、上海县徙来。两代由营州中屯卫考取进士、举人、贡生者54人,有王、金、范、谭、姚、曾、钱、刘、唐、攻、罗、宋、胡、周、鲁、陈、傅、阎、李、杜、方、景、贾等23 姓,后多成为平谷大族。和平街、太平街、上营、罗家庄、井儿峪等村金姓,为明代进士金纯的后代。县旧有大王府、许家府、龙家府、下箭府,相传为营州中屯卫千户所驻地,定居后演变为村庄。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所立的营州中屯卫世袭指挥同知杨家墓志载:“一世杨春、二世杨镛、三世杨享义、四世杨玉涿、五世杨迪、六世杨清、七世李家猷,原籍湖州,卒皆葬于此。” 罪徙明建文四年(1402年),罪人可输粟到北平自赎,赦罪人携家属耕种于北平。因罪而迁居平谷者,大有人在。南独乐河村原有国姓,因罪徙于此,日久改随村中郭姓。县有果姓,也属此情。 流寓流民清代,县城中从长白迁来石、乐二姓,从古越迁来丁姓,从陕西迁来孙姓。这些人多在京为官后定居于平谷。此外尚有许多贫民,逃荒定居于此,俗称“一担子挑来的”。如普贤屯的孙姓,独乐河的郭姓,太平街的张姓。几乎村村都有。 平谷现代名人画 家:纪永 胡九军 书法家:耿明星 刘建丰 摄影家:冯立祥 郭永彬 收藏家:王勇 李润波 文学家:刘朝东 张爽 平谷人礼仪风俗寿庆旧时,65岁时,姑奶奶于正月初六送红布腰子、红裤带、九桃一手(发面制成9个寿桃、1个佛手,有“九桃一手,不活八十八,就活九十九”之说)、寿酒、方肉。午间亲朋团聚,摆酒设宴,称“抢六”。不抢六者,65岁后要年年办生日。73岁、84岁称大寿,富家寿仪隆重,并借此敛财。建国后,民间仍行抢六之风,但送九桃一手者已少,多送寿糕、寿酒、寿面。党政府干部禁止祝寿。近年来,流行拍照全家福,以为纪念。 生育孕妇产前,娘家择吉日送挂面,称“过道面”。生产后,女婿到岳家送信,接岳母侍候产妇。岳母带核桃、鸡蛋、红糖、芝麻盐儿给产妇食用。送婴儿炕口袋(垫子)、小被褥子、虎头枕、衣裤等。3日,请本家吃喜面、喜蛋。7日,请本家吃饺子,本家送米、面、鸡蛋、红糖和看钱。10日,请亲朋喝喜酒,称“办十日儿”。30日,姥姥送包子,称“满口”,将婴儿接回家,称“挪窝”。也有于此日宴请亲朋的,称“办满月”。未满月,产妇不得出大门,称“坐月子”,忌外人和孕妇。100日,姑送鞋,姨送帽,舅舅送马褂,姥姥送腰子,由奶奶改成小袄,称“腰子改袄,白头到老”。宴请亲朋,称“办百岁”。周岁时,姥姥送活鸡、蛋糕,抱着婴儿踩蛋糕、骑鸡,喻意“吉祥如意,步步登高”。宴请亲朋,称“办生日”。近年来,多拍“生日照”留念。 丧葬旧式葬礼以厚葬尽孝为主旨,也为佛道两教宗教教仪的混合体。主要礼仪有:送终:病人弥留之际,子孙辈到场看护,直至咽气。在旁的称“得济”,不在旁边的,称“没得济”。抬床:用门板或木板在屋地搭一小床,将尚未咽气的病人从炕上移到床上。病人死到炕上,认为死人背着炕走了,不吉祥,不孝顺。趁病人未咽气,将寿衣穿好,否则叫“没穿衣服”到了阴间。女性寿衣为上3件(大袄、夹袄、小袄)、下2件(棉裤、裙子),男性上衣相同,下衣无裙,均为黑色。为死者梳洗净面。双脚用麻纰捆绑,称“绊脚丝”。遗体用白纸覆盖,胸口压生铁块。灵前设供桌,祭倒头饭、打狗棒、打狗饼,点长明灯。供桌前置阴阳盆(供吊唁者焚化纸钱)。主要孝属跪于灵前,高声举哀,焚化纸钱,称“烧倒头纸”。将棉纸捻成的灯花儿从灵床前一直摆到大门外,一一点燃,称“引路灯”。后找人到茔地打抗。报庙:亦称“送倒头纸”。抬床后,女孝属哭至五道庙(各村都有,是所谓灵魂暂寄之所),将纸钱贴于庙内某角落,称“抱神”,高声举哀。人亡当日,送倒头纸两遍,次日、三日早午晚各送一遍。报丧:多由孝子孝孙给至亲好友送信,请他们探丧(瞻谒遗容)。在街上见到人就要磕丧头(两手扶地,一哈腰)。孝女闻讯要马上赶到,沿路哭泣,称“哭路”。批殃:请阴阳先生验视死者,开具殃榜、入殓时间、禁忌和出殃时间。成服:亦称穿孝、戴孝。孝子孝孙带孝帽,腰系麻缕。长子孝帽上角钉铜钱1个、麻纰一缕,侄子钉蓝布条,孙子钉红布条,重孙子钉粉红布条。女孝属带孝箍。女儿、儿媳戴搭拉箍,长儿媳孝箍前钉一块三角白布。姑爷、表亲、姨亲男系孝带,女戴孝箍。男女孝属,均穿孝鞋,儿子、儿媳为全孝,其他孝属为半孝。入殓:按殃榜开具的入殓时间(不批殃的多于次日暮途穷傍晚),把棺材停放院中,下垫条凳。桑家在棺内撒小灰、垫背钱、寿枕(男为公鸡枕,女为莲花枕)。孝属用褥子将遗体抬起,由长子抱头,移入棺中。在袖中放打狗棒、打狗饼,嘴中放一颗红珠或茶叶包。长子用筷子挟湿棉球,擦拭亡人的眼圈、耳朵、嘴,称“开光”。孝属一一向棺内探视,瞻谒遗容,高声举哀。之后将棺盖盖上。棺木依家境不同,富者多用松木、柏木,穷苦人家多用杨柳木的薄棺材,也有用旧板柜的。停灵:殓后设灵堂、灵棚。灵前设供桌、阴阳盆。孝属日夜轮流守候,称“守灵”。早午晚各焚纸举哀1次,称“哭灵”。一般停灵3-5日。接三:亦称烧三。三日,朋友、远亲于灵前吊唁,孝男孝女叩首还礼。下午,姑奶奶摆祭,称“开咽喉”。傍晚,丧家将请人糊的纸车、纸骡马(如为女性,则糊纸牛)、纸柜、纸人摆放门前。在纸车、纸柜内放入纸钱、冥钞后加封。将灵牌(写有死者姓名的纸折)和挑神纸(按死者年龄数目剪成的纸条)送于五道庙抱神处。街坊邻居送一盘饺子,称:“送行饺子”。天黑后,孝子跪灵,孝属高声举哀。长子用扫帚上拉回家门,送入纸车中,称“领魂”。再将车马送至村外路口,面向丧家坟地方位,祭奠后将祭品抛向空中,任人拾捡。将车马焚烧,称“升开堂”。深夜,所有孝属长跪灵前焚化纸钱,称“烧望乡纸”。点主:官富大家死人出殡前,要举行成主仪式,称“点主”。先由写主官写“王”字,点主官点“、”后放于灵前;再由题主官向神主致词,赞美死者生前功德;后将主牌送入祖匣。出殡:一般为辰时(上午8-9时)。先由孝属焚纸祭奠,再由孝子将倒头饭和部分祭品用纸包好放于灵前(出殡时由和儿媳抱着,下葬时埋于灵前)。由知宾主祭,本家孝属跪于灵棺两侧。长子持筒子白幡,儿子持白幡,侄子持蓝幡,孙子持红幡,孙子辈以下持哭丧棒。长儿媳戴塔头,穿孝袍。响器吹奏。女儿、姑爷、远亲、朋友、外甥、外孙等到灵前行四叩首礼,称参灵。全体孝属举哀,长子将棺盖钉死。灵棺抬入门前的棺罩(或马车)后,长子将阴阳盆摔碎。撒起买路钱,灵棺启动。送殡的行列为:纸活(开路仙、打路鬼、喷钱兽、金童玉女、灵人、翻毛狮子、卷毛马、金山、银山、楼、库、柜等,穷苦人家只有纸柜、灵人)、执事、引魂轿、响器、孝子孝孙、灵棺、送殡车(女孝属乘坐)。送殡途中,女儿在路口摆祭。送葬的走后,家里人把死者临终穿的衣服、铺盖扔到正房上,将枕套和秕子一起放到门口烧掉。下葬前,从墓坑四角各抓一把土,由长儿媳用衣襟兜回,放于居室柜下。下葬时,孝子跪灵,鼓乐大作,焚化纸活,将招魂幡置于墓坑中央,埋上成坟。圆坟:葬后3日深夜,子孙到坟地致祭,在坟前插一秫秸弯成的“门”形架,将祭品用碗扣住埋于坟前。死后7日为头七,此后隔7天祭1次,直至七七。六十日、百日、1周年、3周年孝属要祭奠。 建国后,殡葬仪式逐渐改革。60年代,送倒头纸、批殃、接三、点主、响器被废除。纸活为花圈取代,披麻戴孝为黑纱、白花取代。1973年,土葬为火葬取代,入殓、停灵、出殡、圆坟被废除。80年代,有的将骨灰装入棺木内埋葬,恢复参灵、出殡、圆坟和糊幡、纸柜、楼、库等旧俗,耗费大量钱财。 婚嫁旧时婚嫁礼俗贯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从一而终”的伦理观念。从定婚到结合,礼仪繁琐。提亲:亦称保媒、保亲,由亲友或媒婆介绍婚姻。男女双方父母同意后,过门户贴。两家各用红纸折子,上书姓名、年龄、籍贯、三代、名号、官职、令媒人互相传递。后由媒人陪同女方父母到男家或约定地点相见,称“相家”或“相姑爷”。换小贴:男女双方各用一红纸贴子,写明生辰八字,请阴阳先生批八字。阴阳先生写出合婚鉴定后,择定迎娶日期、时辰、禁忌,写在红纸折子上,称“龙凤贴”。定亲:亦称定婚、过彩礼。女方父母由媒人陪同到男家吃定亲饭,饭后由女方将聘金彩礼带回。或议定聘金彩礼,择日由男方送到女家。有的父母嫁女公开要价,有的双方讨价还价,造成婚姻悲剧。下通书:亦称过通条。男家将婚期、新娘上下轿时辰、禁忌写于红纸折子上,带礼品送至女家,女家需回礼。也有下通书与过彩礼同时进行的。填箱:女家收到男家通书后,给近亲好友送喜帖,要在迎娶头日前送礼品、礼盒,称“填箱”。送嫁妆:迎娶之日凌晨,女家由族内长辈4-8人,分为送嫁妆的、押嫁妆的,请来抬夫,将嫁妆送往男家。也有在前一天送的。迎娶:迎娶之日,男家在大门、二门和新房门口贴喜字。男家发花轿至女家,称“接亲”。有接亲的2人,挟毡子的2人,打灯笼的2-6人,吹鼓手6-8人。接亲时必带红棉衣棉被,由新娘穿坐;圆镜、红裤带、黑老羊皮袄各一件,为避邪祟。挟毡子的各拿红毡一块,遇井、庙、坟、河用毡子遮拦;遇到出殡的则说:“今天吉祥,遇上宝财(材)了!”遇到娶亲的,通知新娘在轿中站立。花轿到女家,由送亲的迎进(送亲的有亲客2人、吃喜酒的2-6人),互相道喜。席后, 新娘换上嫁衣、绣鞋、蒙上盖头,由叔叔抱上轿,称“抱轿”。花轿到男家门口,燃放鞭炮。落轿前,轿夫抬着轿三起三落,称“蹲性子”。新娘由女眷扶下轿,喝糖水,走红毡(一般用茓子)、跨马鞍。新娘怀掖“照妖镜”,新郎张弓搭箭在前导行。在知宾主持下,给天地爷上香后,行三叩首礼,称“拜天地”。礼毕由全合人(儿女双全的妇女)搀新娘入洞房。新娘须登着炕沿下的高梁口袋上炕,称“一步登高”。炕上放放凳子,新娘坐定后,新郎用弓将盖头挑下。1对童男童女用双白葱在新娘头上象征地擦抹,全合人为新娘“开脸”(用线绞除面部汗毛)、“上头”(改换发型)。开席后,由“拉拜的“相陪,拜见公婆。给亲朋中的长辈上拜,受礼者有拜礼、拜钱相赠。对宋亲的要设宴款待。晚间新婚夫妇同吃子孙饽饽长寿面,吃时由一男孩隔窗大声问:“生不生?”新娘须答:“生”,取早生贵子之意。当日下午或次日,娘家接女儿、姑爷回家会亲,称“回门”。新郎对女家长辈须叩拜,对未成年小辈赠以礼金,称“认大小”。三天看妈:婚后3日,新婚夫妇回娘家,看望父母,如有姐姐,亦送礼品看望,表示同姐姐追往。做单九(也有做双九的):婚后第九日,凡愿同新娘追往的娘家亲属和女方父母,到男家做客,称“做单九”。对做单九的亲属,日后新婚夫妇要逐一带礼品答谢,称“回拜”。 建国后,婚嫁习俗逐步向文明、健康、简朴发展。现在的主要礼仪有:自由恋爱者,在明确关系时,多委托亲友、同事当介绍人。经人介绍的,先由介绍人安排男女双方见面,初步同意后,女方在介绍人、父母或兄嫂陪同下,到男家相亲,无异议再确定日期,到男家吃定婚饭。是日,女方由父母、兄嫂和介绍人陪同,男方设宴席款待。家长要给女方见面礼钱、衣物。礼钱多为110元(喻意为亲事圆满,百分之一百的好)。后每逢节日,要接女方到家中过节。经过一段时间的恋爱后,到当地政府进行婚姻登记。择吉日(多为农历三、六、九或节假日)举行婚礼。婚礼之日,多由新郎和媒人到女家迎娶。迎娶工具50年代多用马车,60年代多用自行车,70年代多用手扶拖拉机、卡车,80年代多用轿车、面包车。婚礼形式,50年代多数拜天地,60-70年代由男女双方向毛泽东主席像三鞠躬。此后多不举行仪式,但上拜依然如故。单九多改为次日。迎娶中的响器、挟毡子的、新娘的盖头、抱轿、踏红毡、迈马鞍、登高梁口袋、抹双白葱、开脸、上头等在60年代中期废除。其他礼仪在农村仍沿袭。要聘金彩礼的越来越少,嫁妆越来越多,陪送彩电、洗衣机、收录机、组合家具等增多。聘闺女成为父母的一大负担,婚礼中摆阔气、搞攀比、大操办之风日盛。 平谷人语言特点在语音方面除了一些字词的特殊读音外,最显著的特点是一声和二声互换,即阴平和阳平互换。如上学xúe,平谷方言是上xūe(但生活中大家把“学”字念成xiao音),白天bái tiān,平谷方言是bāi tián。再如“把枪挂在墙上”一句中的“枪”“墙”二字在普通话中为qiāng qiáng,在平谷话中却为qiáng qiāng。 在词汇方面,平谷话大量采用描写说明法和比喻法构造词语,使得平谷方言鲜明生动。如普通话中的“怀孕”、“发愁”、“麻雀”、“不挑食”,在平谷话中分别为“双身子”、“嘬牙花子”、“老家贼”、“狼虎”。 在语法方面,平谷方言语普通话相比,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⒈轻读“子”字的特殊用法:平谷话中,在某些词语之后,加一轻读的“子”,就会使这些词语产生贬义。如“那俩人喜怒无常,好一出子歹一出子的”。 ⒉儿化音的特殊作用:在平谷话中,有些字与前面的字连读时,变为前面的字的儿缀,这类儿缀便代表原有语素的的意义。如“这菠菜炒着吃吧”一句中,中的“着”,在平谷话中与前面的“炒”连读,便成为炒字的儿缀,说成“这菠菜炒儿吃吧”。 ⒊动词后缀的运用:有些字用在某些单音节词的动词后面,组成新词,并且使新词带上某种感情色彩和其他附加意义。如“憋咕”、“猫咕”、“捏咕”中的“咕”,“蹬哧”、“抠哧”中的“哧”,便是很有特色的动词后缀字。 ⒋平谷话中的指示代词与普通话有着明显区别。如“那”字,在平谷话中有六种念法,每个读音都有自己的使用范围,而这种读音上的分工同“那”的意义,用法的不同密切相关 平谷方言的分布特点是越靠近西部越接近北京话、越靠近东部越接近唐山话。平方言的使用范围除本县人外,还有平谷北邻河北兴隆县内半数左右人口,以及平谷西部邻顺义的一些村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