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苹果鹰夜蛾 |
释义 | 苹果鹰夜蛾体长14~18mm,翅展34~38mm。下唇须发达,斜向下伸,状似鸟嘴。个体间体色有变化,基本有两色型。一种前翅紫褐色,密布黑褐色细点,外横线和内横线棕色波浪形,肾状纹有黑边,其余线纹不明显,后翅棕黑色,后缘基半部有1黄色回形大斑纹,臀角、近外缘中部和翅中部各有1橙黄色小斑。 介绍简介中文名: 苹果鹰夜蛾 别名:苹梢夜蛾 苹梢鹰夜蛾、苹果梢夜蛾、台湾下木夜蛾 学名:Hypocala subsatura Guenee 目: 鳞翅目 科: 夜蛾科 寄主:苹果、梨、李、柿、栎 特征描述前翅中部为深棕色,前缘近顶角处有1半月形谈褐色斑,后缘为淡褐色波形宽带。后翅花纹与前一型相同。两色型翅的反面斑纹相同。 卵形态特征: 直径0.6~0.7mm半球形,初产为污白色,卵面有放射状隆起纹,污白色,顶部棕褐色。日后卵中央显出红褐色圆班,近孵化时全体红褐色。 幼虫形态特征: 末龄幼虫体长30~35mm,体色多变,常见有3种色型。黑色纵带型:头部黑色,背线绿色,亚背线白色,气门上线宽,呈黑色纵带状,气门线白色;淡绿型:头部浅绿色,体浅绿色,黑色纵带消失,仅存亚背线、气门线4条白色纵线;黑褐型:全体黑褐色,似小地老虎,其亚背线、气门线仍为白色。 蛹形态特征: 长14~17mm,红褐色至深褐色。臀刺4个并列,中间两个稍大。 生长期北方地区、陕西关中等地在苹果上1年只发生1代。成虫有迁飞习性,虫源由南方迁飞而来。越冬问题有待研究。在山西省交城县越冬代成虫于6月初开始迁入苹果园产卵繁殖,6月中旬开始出现幼虫,6月下旬为发生盛期,直到7月上旬。老熟幼虫7月中旬开始下树入土2cm左右处或地面覆叶下化蛹。7月下旬达化蛹高峰,蛹期10~11天。7月下旬第1代成虫开始羽化,8月上旬羽化完毕。北京等地发生略晚,1代幼虫出现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未见2代幼虫为害。 地理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北京、甘肃、江苏、山东、云南、贵州、福建、广东、四川、台湾等省。 性质危害苹果新梢受害最重。一头幼虫可食害5~8个叶片,严重时全树的新梢生长点被食或咬断,仅留主侧脉及残留碎屑,形成秃梢,直接影响新梢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少量幼虫还钻蛀幼果。 防治方法1. 农业防治:冬季深翻树盘,杀死越冬蛹; 2. 人工防治:发生量少,在苗圃地可用人工捕杀幼虫; 3. 药剂防治:发生数量较多的年份,在幼虫为害初期喷布50%杀螟硫磷(杀螟松)乳剂1000倍波、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青虫菌6号500~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氰戊菊酯(杀灭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5月中下旬多发时用灭扫利2000倍、灭幼脲3号1000倍、绿色功夫2000~3000倍液喷雾、52.25%农地乐乳油15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