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坪上村 |
释义 | 1、江西省万年县珠田乡坪上村坪上村委会属万年县珠田乡管辖,下有坪上村、港边村、韩美岭、徐家源、新公社等。村内三面环水一面环山,坪上大桥是唯一进村的理想途径,韩美岭车站坐落于坪上村。现全村共350户,人口一千多人,现村内部全部都实现了道路硬化。全村经济收入以农业和外出务工为主,盛产农作物稻谷、花生、生猪、油菜等一系列经济作物。坪上村的沙石、竹子、花生、幼儿园在附近有较高声誉。因坪上村大部分是沙地,花生素有“坪上的花生省得晒”的美评。 2、广东省普宁市高埔镇坪上村坪上村位于广东省普宁市南阳山区高埔镇镇区西面,距普宁市区27公里,是高埔镇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高埔至稔尾公路贯穿境内,交通便利。下辖坪上、洋道隆等2个自然村。总人口4200多人。全村有耕地810亩、山地7122亩。农业以种植水果为主,盛产青梅、橄榄,有橄榄村之称。高埔河支流流经辖区,有镰仔曲水库1 个,水、沙、花岗岩石、林木等资源丰富,是高埔镇花岗岩石出产地之一。道路畅通,村道实现了水泥硬底化、绿化、灯化。村有食品加工、毛织加工等企业2家。村有文化活动场所1个,老人活动中心1个,小学1所。属革命老区。 3、宜丰县潭山镇坪上村坪上村位于宜丰县城北部32公里处(潭山镇),是一个高山环绕的山区小村。听老表说,山里有些老人一辈子也没到过县城。然而,现在的坪上村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坪上村现有235户,808人口,该村以杂姓为主,其中有凌氏、刘氏、彭氏、陈氏、杨氏、邱氏、邢氏、丁氏、罗氏等十八个姓氏。 主导产业以种田为主,林业为辅。 山田河是坪上人的母亲河,但每年五六月,这里都会发生山洪,整个坪上村被河水淹没。“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开始后,村干部请来专家对山田河进行实地勘察,制定了小流域治理方案。开挖河道,砌起排洪口,把弯多曲折的河道疏导顺畅,实施退耕还林,保护植被。经过治理,山田河面貌一新,河畔已退耕还林120亩,年内退耕面积将达到600多亩。 4、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柳溪乡坪上村该行政村隶属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柳溪乡,地处乡集镇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9.00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城105公里。东、南邻镇雄,西邻上寨,北邻水果。辖仓上、锅厂、中环等2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88户,有乡村人口2500人,其中农业人口2413人,劳动力 118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863人。 全村国土面积26.26平方公里,海拔760.00米,年平均气温14.00℃,年降水量1,300.00毫米,适合种植 玉米、魔芋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379.00亩,人均耕地0.98亩,林地22,300.00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04.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78.6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5、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坪上乡坪上村坪上村委会是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坪上乡的一个行政村,地处坪上乡中心地段,距坪上乡政府所在地0.1公里,东面邻场坝乡坪上村,南面邻红岩村,西面邻河坝村,北面邻大地村。辖15自然村,32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2305户,共11329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10791人,劳动力7011人。 整个村委会国土面积11.49平方公里,海拔1460米,年平均气温18℃,属于坝区(山区、半山区、坝区),适合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全村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工资性为主,农村经济总收入1562.79万元,人均纯收入1142元,村内干群关系融洽,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6、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端氏镇坪上村基本情况 沁水县端氏镇坪上村位于沁水县城东部地区,磕山脚下,沁河西岸,侯月铁路端氏火车站坐落村中央地带,距端氏镇人民政府1公里处。 富沁大桥的架设开通,改变了我村的经济状况,是城东部古建筑群村庄之一,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是一块“人杰地灵”的宝地。 本村现有6个自然庄,284户,900余口人,共有耕地1216亩,党员39人,村级组织健全,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和运输业为主(现有大小运输车辆70余台,养殖户10户)。 新农村建设近年来,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修建了文化活动中心、舞台等活动娱乐场所,并安装了篮球架、乒乓球案以及各类健身器材等设施,大街小巷全部安装了路灯,硬化街道10000平方米,绿化、净化、亮化、美化了村庄街道,给村民创造了一个优雅、舒适、愉悦的生活环境。现在我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在医疗、卫生、教育、通路、农田水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村、支两委人员齐心协力凝成一股劲,正在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新农村的全面建设中。 二、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玉湖镇坪上村地处大山怀抱的家乡坪上村,以山水吸引游客,以绿茶闻名遐迩。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沉默寡言的坪上,一如既往地以仁山秀水的豁达胸怀,蕴育着一代代走出山村、自强不息的坪上人。 坪上村地处揭阳、潮州、梅州三市交界,语言属于典型的潮客过渡区,即传统所谓的“半山客”,在村里,潮州话、客家话以及近年增加的新鲜血液——普通话,在村里均畅行无阻,由于与外界通婚的缘故,婚姻嫁娶等风俗习惯则完全潮汕化,基本没有客家的痕迹;倒是语言的差异,给村人在与处于镇中心地区的潮语区,在交流和经济来往上造成了小小障碍。 独特的地理位置,既是优势的同时,也是制约发展的一道无法逾越的劣势,人的心态和整个村的命运,也随着时代变迁而起伏前行;根据族谱记载以及个人的搜集到的信息,村史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一、明朝中叶以前(族谱的追溯也是到明朝中叶)未定型期。此时坪上村的前身,名字叫做浑水溪,据族谱记载、本姓现存原始祠堂位置、长辈的口述,以及村里现有的某些地名(如李厝寮,谢厝场,林石坑)等推测,以前的坪上村是许多姓氏杂居的小自然村,属于彼此小有争斗,大体和平共处的局面,村容村貌和村民整体比较松散,更多的是一种原始的安逸小农心态。 二、明朝中叶~清朝末年的发展期。这段时间发生了对村历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转折点,那就是现在村里唯一的两个大姓——刘姓和林姓(村里现在还有一姓,是民国时期搬到村里,只有几户人家的姓郑的小姓),当时的刘姓祖先兴策公,大概在明朝中叶,从玉湖镇姑山村迁往目前坪上村的前身——浑水溪居住,繁衍到了第三代人的时候,刘姓祖先把女儿嫁给当时还在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居住的林姓先人,这场婚姻奠定了刘、林两姓世代舅、郎关系的基础,此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经营,刘林两家发展迅猛,到了刘姓第七代茂阁公的时候,终于引起了当时浑水溪另一大姓——谢姓的不满,(谢厝场在家乡的语言谐音就是qiao场,普通话第四音“翘”,潮州话的意思就是非常霸道的意思)从语言痕迹可以看出当时谢姓的强势,据说村里其他姓氏有红白丧事,都要请对方来赴宴,有一次刘姓操办喜事,没及时去请对方赴宴,终于爆发剧烈冲突,此时的刘、林两姓已具有人力、物力和财力优势,轻易地就把当时的谢姓赶走了,并且拥有了原来属于谢姓、在山区来讲极为珍贵的更多可耕作水田,由此确立了刘林两姓的绝对优势,村里居住其他的姓氏,估计也是在这种情形下,逐步主动或者被动搬走的。 三、清朝末年~新中国成立的鼎盛期。这个时期中国命运坎坷,也牵动着这个昔日平静的小山村,可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受到的制约相对少点,大山物产丰富,此时坪上村的温饱是很容易解决的,甚至有点富足,在当时相对于平原的人来讲,珍贵的林木和柴草资源,出产的菠萝,当时在村里就形成了外地人收购菠萝和柴草的小集镇,熙熙攘攘的人流,俨然成了一个集散地,带动了饮食等服务业的发展;另外,村民有悠久的种茶传统,坪上村出产的绿茶色清浓、味甘香, “坪上绿茶仔”享誉海内外,畅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一带,现在很多人家还藏有“亚细亚”字样的铁茶罐,就是历史明证;同时在这个时期,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吸引了共产党人到村里引发革命的火苗,村里不少年轻人就是在此时走上革命道路的,这也是90年代坪上村被评为广东省革命老区的原因。这个时期的最大特点,是吸引来自揭阳各地潮语地区很多妇女嫁到坪上;由于经济来往的增加,以及安全形势的需要,在村里也掀起了一股习武的风潮,坪上的拳种源自少林拳朱家教,以硬马硬势和刚劲威猛的“猛虎跳墙”拳法而远近闻名,村里的传奇拳师林三家,体重只有八十多斤,曾经以一条汗巾对付七八个持械拦路劫匪,一时四乡八里传为佳话;自信满满的坪上人,在玉湖(当时叫山湖墟)和新亨墟赶集都是主角,绝对是不能惹的主,因此以讹传讹,说坪上村男女老少都是会武功的。此时的坪上人,以吃苦耐劳、敢于拼搏、生活富足而闻名于揭阳各个乡里。 四、土地改革~改革开放前的人口增长期。这个阶段,坪上村跟中国的绝大多数乡村一样,经历了大大小小的经济困难和无数的政治运动,生活虽然清苦,可是大山还是给村民以无私的哺育,此时期的最大特点是人口暴涨,从千人左右的小山村,变成四千多人的大村,对原始森林无情的破坏,树木砍伐供大炼钢铁,人的伦理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村的屏障——树山失去了神秘色彩,砍伐无度,把老一辈留下来不能砍树山的树木做柴火的咒语式警告,也统统抛之脑后,溪水开始变得浑浊,村容村貌第一次发生历史性、巨大破坏性的变化。 五、改革开放~90年代前蛰伏期。改革开发以后,坪上村的命运也随着包产到户而改变,村里的各项事业得到蓬勃发展,村里的竞技体育发展喜人,学校表现最为突出,从坪上学校参加的体育赛事中,坪上村获得玉湖镇无数的奖项,当时坪上人精神风貌积极向上,自强精神也深深折服玉湖其他村的人,这个时期的特点,是“逃香港”,“去深圳”等成了时代的强音,于是有人欢喜有人愁,赚到钱和没赚到钱成了衡量一个人成败的重要标准。村里风气也悄悄发生变化。 六、90年代~2004年前的没落期。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个时候,中国大地,尤其是广东在飞速发展,平原的优势日趋明显,地处山区的坪上村,在砍伐一光和矿产破坏性开发以后,剩下的只是没有找到出路的贫瘠和无助,自发外出打工者众多,留在村里的村民收入,随着农产品价格而起伏,村民的心态和村里也发生很大变化,留守的老弱病残居多,即所谓的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学校变得破旧不堪,此时的教育升学率逐年下降,坪上村开始给人保守、落后和野蛮的印象,甚至私下里有“山孤”的蔑称,村里出现赌博成风,为数不少游手好闲的青少年,村里的治安情势也严峻起来。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坪上村的对内、对外形象一落千丈,许多外地教师,其他外人,甚至本村人都不太愿意回去,这在本来就是后进的玉湖镇中,更变成了落后和保守的代名词。 七、2004年前后~现在。近年随着中央政府对农村政策的倾斜和扶持,以及揭阳、揭东、玉湖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广东省革命老区坪上村,正迎来她另一个百年不遇的全新的历史机遇,拥有10万多亩山地、植被逐年恢复、明山秀水、山川瀑布、冰窟成群、万亩绿茶基地的建设,其他有优势的农副产品,正逐步变成优越的经济和旅游资源! 热切期待和祝愿家乡这只心气高贵、蛰伏已久的山凤凰,再次奋起腾飞,八千余坪上村的家乡父老生活安康富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