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坪泉村 |
释义 | 坪泉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西南30公里的风山岭脚下,山大沟深,面积约二十五平方公里。全村210户,480口人,有245个劳动力,分别居住在坪泉、石窑、杨湾、张沟、扶腰5个自然庄上,耕种着1035亩土地。主要经济发展以种粮,蚕桑为主,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2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800元。 历史沿革坪泉村在2006年前是石窑村的一个自然村,由于1942农历正月初八,是老百姓求神保佑祭星之日。当晚,晋豫区党委书记聂真,太岳南进支队司令员王新亭率领八路军十七团开进了坪泉。老百姓真是喜出望外,家家户户打开房门,拉的拉,拽的拽,把亲人迎进家门,端上了饭菜,腾出了好房,拿出被褥,招待亲人。特别是老百姓知道八路军消灭了“东府”(锡山领导的地方政府),又追剿“西府”(国民党领导的地方政府)节节胜利的喜讯后,坚决支持八路军打鬼子,铲土匪的劲头大大高涨,一时间报名参军,组织自卫队的热潮汹涌澎湃,从此坪泉一度成为南进支队一部的扎营之地。 与此同时,中共晋豫区党委书记聂真,中共晋豫第一地委书记王毅之,组织部长马纪民、地委委员陆达,以及李敏唐等党的领导干部也聚会于此。l942年2月初地委书记王毅之在此召开秘密会议,宣布中共阳城县委重新组建成立,任命陆达为书记,赵子清为副书记兼宣传部长,李敏堂为组织部长,徐毅、崔松林、程建章等为县委委员。县委在此成立后,立即召开了县委会议,作出了决议,制定了全县开展敌后抗日工作的大政方针。同时,魏维良为县长的抗日民主政府在辉泉村宣布成立后即转驻于此,阳南,阳北分开后,县委书记王竞成,县长刘格民等也驻坪泉。县委、县政府建立健全了县民政、武装、粮食、公安局等政权机构,开办了造纸、印刷、被服、皮革支前四厂。组织抗日团体,打击日寇,惩处汉奸,扩大抗日根据地。组建区村抗日政权,恢复基层党组织,壮大抗日队伍,建立地方武装县大队(独立营),配合主力消灭土匪,打击日寇。加强了党对抗日工作的领导。为纪念县委,县政府曾驻于此,故改石窑村为坪泉村。 经济建设坪泉村原以种植谷子、玉米、小麦为主,粮食播种面积在三中全会前达1035亩,年产量为291吨。因地处山区,山害十分严重,因此,近年来对种植结构进行了调整,现在粮食播种面积实际只有560亩,(退耕还林200亩),2008年粮食总产量为128吨,而桑园面积却从零发展为225亩,蚕茧产量达到了34600斤,价值35万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达730元,占人均收入3800元的l9.18%。村里自建烘茧站,蚕茧直销县蚕桑服务中心。 其他2006年4月6日开工至9月底结束,投资228万元,打河坝2350米,(填方l0500立方米),动用土方72800立方米,在石窑河畔垫滩地150亩,全部建成自流灌溉水浇地,在这些新垫的滩地上载桑130亩,从而促使全村蚕桑生产有了一个很大发展。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