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皮特·克鲁伯格
释义

概述

德国科学家皮特·克鲁伯格(Peter Grünberg)1939年5月18日出生。从1959年到1963年,克鲁伯格在法兰克福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大学学习物理,1962年获得中级文凭,1969年在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1988年,克鲁伯格在尤利西研究中心研究并发现巨磁电阻效应;1992年被任命为科隆大学兼任教授;2004年在研究中心工作32年后退休,但仍在继续工作。

克鲁伯格在学术方面获奖颇丰,包括1994年获美国物理学会颁发的新材料国际奖(与艾尔伯·费尔、帕克林共同获得);1998年获由德国总统颁发的德国未来奖;2007年获沃尔夫基金奖物理奖(与艾尔伯·费尔共同获得)。2007年又同艾尔伯·费尔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59年——1963年,格林贝格尔在法兰克福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大学学习物理;

1962年获得中级文凭;

1969年在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8年,格林贝格尔在尤利西研究中心研究并发现巨磁电阻效应;

1992年被任命为科隆大学兼任教授;

2004年在研究中心工作32年后退休,但仍在继续工作。

所获荣誉

1994年获美国物理学会颁发的新材料国际奖(与阿尔贝·费尔、帕克林共同获得);

IUPAP磁学奖;

1998年获由德国总统颁发的德国未来奖;

欧洲物理学会惠普欧洲物理学奖;

2007年日本国际奖;

2007年获沃尔夫基金奖物理奖(与阿尔贝·费尔共同获得);

2007年10月9日,和阿尔贝·费尔因各自独立发现巨磁阻效应,而共同获得该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2年5月11日,加盟山东大学任专职教授。

科学研究

皮特·克鲁伯格

瑞典斯德科尔摩皇家科学院发布的颁奖声明称,艾尔伯·费尔和皮特·克鲁伯格1988年各自独立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物理效应-巨磁电阻效应,即一个微弱的磁场变化可以在巨磁电阻系统中产生很大的电阻变化。该系统非常有助于从硬盘中读取数据,因为机器在读取数据时必须把用磁记录的信息转换成电流。随着这项发现公布,一些研究者和工程师开始在制作读取头中加以应用,1997年首个应用巨磁电阻效应的读取头研制成功,很快成为标准技术,即便今天最新的读取技术也均由巨磁电阻效应发展而来。

众所周知,硬盘能够存储包括音乐在内的信息,这些信息被存在微小的磁化区,信息则通过记录磁场变化的读取器取出。硬盘越小,各个磁化区的面积也越小,磁化的程度也越弱。因此如果欲在一张硬盘中存储更多信息,就需要更为灵敏的读取器。基于巨磁电阻效应原理制成的读取器,可以将细小的磁场变化转换成不同的电阻,使读取器产生不同的电流,而电流是读取器的信号。

获奖采访感言原文

"... both of us gave a talk and after the talk we stated 'Yes, we obviously found the same kind of an effect.'"

在2007诺贝尔奖物理奖宣布当时的电话采访中, 皮特·克鲁伯格说。

采访:2007-10-9,Adam Smith, Nobelprize主编。

扩展阅读:

1

新华网

2

Peter Grünberg主页:http://www.fz-juelich.de/portal/gruenberg/

3

诺贝尔奖2007物理奖官方主页: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2007/

4

诺贝尔将官方站:http://nobelprize.org

5

http://www.sx999.net/physics/ShowArticle.asp?ArticleID=63

开放分类:
人物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皮特·克鲁伯格”相关词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7次
最近更新:2012-05-12
创建者:冷面狂客
更多贡献光荣榜

辛勤贡献者:

糨糊童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