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皮埃尔·弗卢龙 |
释义 | 皮埃尔·弗卢龙 Pierre Flourens1 1794.04.15-1867.12.06,法国神经生理学家,解剖学家,首次说明了脊椎动物脑的主要部分的一般功能。他出生于法国埃罗省(Hérault)贝济耶市(Béziers)附近的毛利汉(Maureilhan),逝于法国巴黎附近的蒙吉宏镇(Montgeron)。 履历15 岁开始在蒙彼利埃大学学习医学,1813 年从该校毕业,次年经康多尔[2]介绍赴巴黎拜见居维叶男爵[3],深得居维叶的重视。他关于脑的重要研究,在 1822 年由居维叶向科学院介绍,后来辑订刊行,附以解释的序文,成为他 1824 年的第一本大著,题为《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特性和机能的研究》。1823 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25 年,他又汇辑几篇论文,另印一本小册子。1828 年当选为科学院院士,同年任法兰西学院比较解剖学讲师,1832 年升任教授。1842 年,他把 1824-1825 年的论文辑订刊行,并著《评颅相学》一书,用笛卡尔的学说驳斥高尔的学说,创立了科学的大脑生理学。1855 年,他被任命为法兰西学院自然史教授。 人物生平弗卢龙普以教学著称,早在年轻时他所讲授的感觉生理学就已引起时人们的注意。但是,真正使他成名的却不是教学,而是他的研究。其研究以熟练和精确著称,他首先把切除法用于脑机能研究,他在 1814-1822 年间曾用兔脑、鸽脑、狗脑做过大量实验(比如切除一部分脑子后观察动物在行为上的变化),最终搞清了大脑主要区域的功能。他发现摘除鸽大脑两半球不同部位之后没有发现后果有什么差异。他主张智能是全脑的机能,反对高尔和史普汉的大脑机能定位的观点[4]。 弗卢龙认为大脑是以整体的方式发挥功能的,心理功能并不像高尔和史普汉所说的那样,是由于个别特定的部位支配的。弗卢龙切除鸡和鸽子等的部分中枢神经系统,观察其手术后行为的变化情况。他发现,手术后功能缺损的程度与所切除的脑组织的多寡有密切关系。若所有的脑组织都被切除,则一切功能当尽告丧失;但若只切除部分则可全面恢复所有的功能。弗卢龙因此认为脑功能并无特殊的定位,所有功能在大脑都占有同样广阔的区域。这种看法后来由拉什利[5]予以发扬,主张大脑的每一个区域对任何行为都具有同样的支配能力,此即后来所称的等势说(equipoteneiality)。 不过他把鸽子和鸡所得的实验结果,概推到人类大脑的功能,这是很难使人信服的,因为人类大脑的结构与鸽子和鸡的大脑实在是相距太远。另一方面,高尔和史普汉的颅相学虽有很多谬误,但其关于大脑有多种不同的功能,且不同的功能乃由大脑不同的区域主管等主张仍有不少学者支持。这些都影了二十世纪初脑功能定位的研究。 在《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特性和机能的研究》一书中,他证实了现在所称的贝尔 - 马戎第法则,即神经系统可以分成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两大部分。贝尔和马戎第的实验对象是青蛙,而弗卢龙的实验对象却是鸽子和兔子,但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在这本书中,弗卢龙还介绍了他自己用切除法损坏动物的脑和脊髓的不同部分,观察动物行为变化的实验研究。他的实验熟练而精确,目的在于测量脑的各部分的机能 。实验发现,虽然大脑有局部的功能定位,例如整个大脑支配思想和意志,小脑支配运动,但是这种功能定位是非常有限的,切除的脑组织的数量要比其定位更重要。为此,他得出如下结论: 脑叶是感觉、知觉和意志的唯一源泉; 一切感觉、知觉和意志都在这些器官中同时占有相同的位置,因而感觉、知觉和意志主要是一种官能; 各脑叶、小脑、四叠体可损失它们的物质的一部分而不推动它们的机能; 脊髓和延髓具有直接效果,四叠体、各脑叶和小脑具有交叉效果; 各脑叶、小脑、四叠体、延髓、神经、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各有其特殊的性质、适当的机能和各自的效果。尽管性质、机能和效果各不相同,但它们仍然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弗卢龙的另一个贡献是通过对犬、鸽等各种动物所进行的精巧切除实验,确定了小脑和耳朵中半规管的平衡机能。早在 1824 年他就证明,外科手术损伤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半规管会使鸽子缺乏协调性。到了 1830 年他提供了明确的证据,即半规管会使鸽子缺乏协调性,半规管参与“反射定向S”而不参与听觉。当时 J.缪勒忽视了他的成果,而赫尔姆霍茨却接受了它,并且把弗卢龙的发现作为其听觉共振理论的一部分。 主要著作: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特性和机能的研究:1824 评颅相学:1842 比较心理学:Psychologie Comparée,1864 注 全名 Marie Jean Pierre Flourens。 康多尔[Augustin Pyrame de Candolle 1778-1841],瑞士植物学家,将功能的观念引入分类学;曾建立确定植物属间自然关系的科学结构标准,在他的著作《植物学原理》(1813)中,为植物命名制定了一整套规则。 居维叶[Georges Cuvier 1769.08.23-1832.05.13],被尊称为法国动物学家,比较解剖学和古生物学之父,他是第一位提出动物可能会灭绝的观念的学者。 高尔[Franz Joseph Gall 1758-1828] 提出人的各种复杂的能力是与脑的各个严格限定的部位密切联系的。他和史普汉 [Johann Gaspard Spurzheim 1776-1832] 认为:心理历程与大脑皮质有很密切的关系;人类各种不同的心理历程,并非由单一的器官(如松果体)所支配。不同的心理历程是由大脑皮质不同的部位所掌管;皮质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了颅骨的形状,皮质较发达的地方,颅骨突起,代表该部位所支配的心理历程或有关的行为倾向较强,低陷的颅骨代表该区管辖的功能或行为倾向较弱。所以,只要观察颅骨的外表凹凸的程度,即透过所谓颅检查术(Cranioscopy)就可以推知个体各方面行为倾向的强弱。而这种研究颅骨外表特征与心理功能的学说,则被称为颅相学(Phrenology)。 拉什利[Karl Spencer Lashley 1890.06.07-1858.08.07],美国心理学家。1929 年发表《大脑机智与智能》,提出了大脑功能均势原理和总体活动原理,对推动大脑高级功能的研究和计算机学习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