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毗沙村 |
释义 | 高陵县地名志》l 06页“毗沙’’条记:据谈, “此村是我县最古的村庄。谚云‘先有毗沙堡,后有西安府’。相传大禹治水时有二河流经此地,那时这里有先民居住。因村在二河滩上,故称二河滩。又因村在古时地近沙滩,故后来改称毗沙。毗,近之意。沙指水滨。 ”《金史;地理志》载“高陵有毗沙镇,宋置承信郎监酒税官一人。1985年版《高陵县文物志》隆昌寺条记据《明·高陵县志》载:隆昌寺在县西毗沙镇,宋太宗敕赐(寺)名额,有塔突兀。《宋·长安志》记载“毗沙镇在县西十八里。 综合以上引文关于“毗沙’’词条的释意,皆为延续古人的释解,是存在或现象的意释,非本意或深涵之意,特另作诠释。 要说清毗沙,首先要弄清“毗沙”在秦汉时所处的地理位置及重要作用。2000版《高陵县志》记“此处原为秦汉泾河官渡,有驿楼。秦孝公建都成阳,东来进渭北广大地区,有泾河为障,南去入古长安达骊山有渭水做碍,故修有两桥:中渭桥(便桥)、泾水桥。泾水桥就在毗沙附近。据明时河图记载。明时,泾水由西北而东来,水域流经地在今泾阳崇文塔南。向前追溯至秦,泾水是由现泾阳县址南直东而来,经永乐,达现在康桥马,磨子桥村近处,被奉政原西端阻拦,经毗沙村西湾雷村,折向南下。故秦汉时设泾河官渡在情理之中。二日“渭桥"。故址在今马家湾梁村原村西南数里。是为中渭桥。即汉未央宫直北,秦咸阳城东南方向。 《水经注》曰: “水上有梁,谓之渭桥,秦制也,亦日便门桥,秦始皇作离宫于渭水南北,以象天宫。”《三辅黄图》载: “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南有长乐宫(兴乐宫),北有成阳宫,欲通二宫之间,故造成此桥……。”泾渭二桥的建通极大地促进了秦文化、经济、军事的建设发展。因毗沙居要冲,为它的繁荣和发展具备了充分的条件。 ’ 刘邦入主关中,初以栋阳为都。公元前二0二年打败项羽后,本想建都洛阳,经娄敬和张良建议,决定以长安为国都。把秦长乐宫(兴乐宫)加以整修,作为临时皇宫。汉初皇帝接见群臣,诸候都在这里。刘邦称帝后的第七年(公元前二00年),由萧何监修未央官于长安宫东侧,两年后竣工。由栋阳迁都长乐宫未央宫这段时间,刘邦数次驾幸长安,都是经毗沙过泾桥,走中渭桥而入长乐宫、未央宫。 “汉高帝七年(前2000年)二月,高祖自平城过赵、洛阳,至长安。长乐宫成,丞相已下徒治长安。”这时汉高帝还未入长安仍以栋阳为都。是年,未央宫成,汉高祖由栋阳迁都长安(未央宫)。毗沙做为中途驿站,西汉帝王、臣属的过往都曾在此驻足。 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代王刘恒登汉位,由代往长安。《资治通鉴·汉纪五》载: “乃命宋昌参乘,张武等六人乘传,从诣长安。至高陵休止,而使宋昌先驰之长安观变。昌至渭桥,丞相以下皆迎……。太尉乃跪上天子玺,符……遂即天子位,群臣以礼次侍。"继后,诸汉皇狩猎出巡,论事,幸甘泉宫(在今淳化境内),四十余次北渡,皆幸驻毗沙。以后,隋唐诸帝都长安,多有过往,特记有唐高祖李渊登基大唐,起于龙跃宫(县西十里西苏村)。亦经毗沙渡河过中渭桥。 毗沙,在秦汉隋唐时做为宫渡驿站,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尽管是一个镇节,其地理作用在历史上却是显要的。 毗沙置名,有稽于宋金。 《金史·地理志》记,高陵有毗沙镇,宋置承信郎,监酒税官一人…一.。 “高陵有泾水、渭水、白渠。镇二,毗沙、渭城。”前朝无考,简或疏漏。但就其传说和史料留踪可知毗沙一地源远流长。秦汉时设有官渡,驿楼,这为发端。民谚日: “先有毗沙,后有西安府。”也是例证。故,毗沙置名较早,记前肯定有异名,不被人知而已。但是,毗沙一名的设置,与“隆昌寺’’,与佛有着较深的渊源。 佛(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3年的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净饭王的家里,被称为王子。他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相当于中国周灵王九年。佛教创立后,人们尊称释迦牟尼为“佛佗”,即觉悟者。首先在古印度(天竺)国广泛流传,这一时期主要界线还没有超出古印度,就像中国秦灭六国后的秦国区域。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公元前345年,相当于秦孝公l7年),用血醒征服诸国之后,尽得佛骨舍利。阿育王在读佛经的时候番然顿悟,直接放弃了杀戮和战争,接受了灌顶受佛教的洗礼。这就是后来传说中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来由。阿育王可以说是佛教的弘大者和践行者。分别遣高僧,以天竺(印度)为中心,如车辐般四射临国。造塔供奉。《佛教》中记载: “佛灭度后一百一十九年,东天竺国,阿育王统阎浮提,收佛灵骨,役使鬼神,一亿人处为起一塔,四海之内,合起八万四千。故此九洲之地,并有遗塔,云是阿育王所造。”中国最早见于史书关于佛教记载的是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 8年) “沙门室利防等十八人来自西域,帝(始皇帝)以其异俗,以付狱。俄有金刚神碎门而出之。帝惧,以厚礼遣之。” (见《佛祖历代通载》。)此事当发生于古都成阳。以当时始皇帝的脾气“付狱”是不信,简或杀之。可是能“碎门而出之。”这就有些不可思意。依据分析当时高僧出游都随有武僧,这是武僧所为。 “帝惧’’。始皇帝害怕谁,而被震慑, “以厚礼遣之”。在那时方术和神异崇拜的思想意识下,始皇帝也无所适从,只得以礼送行。这为以后佛教在内土流行产生了先兆和依托。公元前二年(汉哀帝元寿元年),西域佛教国大月氏使臣伊存来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摇摇欲坠的境地,正需要一种新的助力来统治人民。博士弟子景卢伊存在长安受浮屠经,仅限于宫廷和上层贵族。从此佛教便在内土获得了合法地位,在西汉区域悄然传开。而毗沙做为官渡和驿站,与西域僧人的出入,难免有千丝万缕的瓜葛。 佛教公开地传入中国,应在东汉时期,东汉灵帝熹平年(公元172年)凌晨寅时,那枚佛指舍利历经千山万水,被印度高僧迦什摩腾和竺法兰的弟子送到了中国,珍藏于今扶凤法门镇。明帝永平l0年(公元67年),即东汉建都洛阳初年, “西方传教者由陆路东来,先至州,……由凉东下至长安,进至洛阳,俱为中国佛法之中心地点。 《赵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以此之说,佛由凉州东来,沿泾拒渭。中渭桥规模最大,是当时出入长安的必经之桥,难免与佛有不解之缘,加之毗沙时为渭北重镇,如果说长安在当时是经济、文化、军事、道佛两家的集散地,那么毗沙镇则是集与散的必经之地或暂缓之镇。尽管“隆昌寺’’在《明·高陵县志》载“在县西毗沙镇,宋太宗赐名额。有塔突兀。”从此段文字传达出的信息而分析,在宋代隆昌寺已为渭北名寺,其香火必为兴盛,否则何以称“隆昌’’。 佛西来渐次东进,在东汉初,仅限于外来僧人居寺念佛,立寺都邑,原则上不许中国人出家做和尚,佛教为统治势力所统。到东汉中期,由于汉人学者逐渐参与佛经的翻译,便有了剃度为僧的汉人和尚。逐渐散为人民传播,使空泛的心灵找到了寄托而光大为流俗,使佛教的传播远远超出了本意的范围,被普遍接受。因之魏晋南北朝,隋唐这一漫长的时期,佛教得以传播和大化。在中国广泛的地区,得万二八千寺。唐时高陵就有:昭慧院、崇皇寺、龙泉寺、普济寺、庄严寺、崇兴寺、大悲寺、白马寺等,足以说明佛兴之盛。那么隆昌寺就没有吗?吾以为“隆昌寺’’比起其它的寺院可能还要恢宏,影响还要深远,不然宋太宗闲得没事干了要为“隆昌寺’’题额赐名。 高陵与佛最早见于记载的文字有《征东将军造像石》,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四月立。以及《刘欢庆造像石》,北周武德元年(公元572年)四月二十日立。1982年在昭慧塔下出土。由这两块碑的记载来看,最少在北周武德年间已为佛教活动的圣地,只是现有的资料和历史的记载不详而已。 据1984年,在毗沙隆昌寺遗址出土的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石棺一副,棺底铭文“平阳府霍山塔下释迦如来真身舍利,大金明昌陆年岁次已卯十月口日分葬入塔。”已有佛骨舍利由平阳府(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霍山寺塔中分出入葬在毗沙隆昌寺塔。能够分葬佛骨就说明隆昌寺在当时的地位之高,规模之大,佛事活动的兴盛。 上面就毗沙所处的历史地理位置以及佛教渊流的分析,说明了毗沙古镇古已有之,现回到正题再来分析“毗沙”一词的来历和含义。 毗沙:应释名为:毗邻佛门的地方。毗,接连、靠近。沙,指沙门,佛门。据袁宏《后汉记》“浮屠者,佛也。西域天竺,有佛道焉。佛者,汉言觉,其教以修慈心为主,不杀生,专务清净。其精者,号为沙门。沙门者,汉言息心,盖息意去欲,而欲归于无为也。”由此而知不管毗沙堡,毗沙镇,毗沙村的置名都与佛教有着较深的渊源。如果再冒昧地对毗沙依据史记作以阐释,就更有深一层的意思。毗沙,乃佛教中的护法天王,为佛教传入中国时随高僧护法的人。他是天竺佛国毗沙门天王的儿子。毗沙门(天名):鞭沙门四大天王之一。毗沙门天: (天名),又叫多闻天,在四大天王中,毗沙门天之王也。在佛教中为护法之天神,兼施福之神性。毗沙门有五童子(名教),是随毗沙门天王护法的,名字分别为:禅尼只、独健,哪吒、鸬跋罗、甘露。毗沙,即今传中的手持风火轮的哪吒童子。毗沙做为地名,是不是与哪吒有着更深一层的关系,有待进一步考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