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砒霜门
释义

2009年11月末,中国海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结果和海口市卫生防疫站复检证实,统一蜜桃多、农夫山泉等三款饮料均砷(俗称“砒霜”)成分超标,被指不能食用。相关厂家陷入“砒霜门”。

概述

2009年11月,海南省海口市工商局在对该市部分批发市场、商场、农贸市场、超市等销售的各类饮料食品进行抽样初检后,发现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生产的30%混合果蔬(生产日期:2009年6月27日,规格:500毫升/瓶)、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溶C100西柚汁饮料(生产日期:2009年8月16日,规格:445毫升/瓶)、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的蜜桃多汁(生产日期:2009年8月22日,规格:250毫升/瓶)中成分超标,超标的成分是总砷。海口市工商局的消费警示还表示,上述结果经过了海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和海口市卫生防疫站复检证实。消息一出,统一和农夫山泉深陷“砒霜门”的新闻遍布了各大门户网站。

据悉,海口市工商局在抽样调查中显示,水溶C100西柚汁饮料和统一蜜桃多依然销售火热,虽然市民对此疑惑不已,但是厂家依然信誓旦旦的说,没有问题。并且,所有的果汁依然在销售中,也许大家依然在喝着带有微量剧毒的砒霜。

农夫山泉向本报发来声明,表示目前还未收到任何官方机构关于此次检测的报告,也无法核实事情的真伪。但农夫果园和水溶C100在最近国家和上海等地组织的产品监督抽查中均是合格。而统一方面尚未对产品出现问题的原因和处理情况作出说明。记者昨天走访华润万家、吉之岛等超市时未发现问题批次的产品,而以上三款果汁目前都在正常销售中,市场方面也未接到任何下架或召回信息。

据悉,包括上述三个产品在内的9种食品总砷或二氧化硫超标,不能食用。其他产品多产自广东,包括广州市香大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凤梨肉片酱和水蜜桃果酱、广州市优爵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高山橄榄、揭西县兴合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合佳合桃园靓榄、港洲食品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港洲食品乡情榄、普宁市创顺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创顺茶香姜片。

关于总砷

据了解,被指超标的成分“总砷”,是指无机和有机化合物中砷的总量。常说的砒霜中毒,就是急性砷中毒。而口服急性砷中毒的中毒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此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接触砷可能引起多种癌症。

农夫山泉

2009年11月27日,农夫山泉已经紧急召开电话新闻发布会,就其旗下两款产品被海口工商局通报不合格一事做出严正声明。农夫山泉认为海口市工商局本次检测的发布严重违背了法定程序,给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据农夫山泉透露,依据相关法规,该类通报发布之前,执法部门应该先以正式函件向企业予以核实,确保样品的权威性,企业也可提出复检要求。

声明还表示:农夫果园和水溶C100在最近的国家、上海和广东等地组织的产品监督抽查中均为合格。同时,农夫山泉在报道出来之后,第一时间委托广东省河源市质量计量检测所对同批次留样产品进行了检测,结果也为合格。目前,农夫山泉已经派遣客诉部经理前往海南核实情况,并要求复检,同时也会将同批次留样送至国家级的权威检测部门进行复检。

统一企业

2009年11月26日,另一家企业统一也发表声明称,公司在接到海南省工商局食品处通知后,立即将同一产程产品送广州市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以追查原因,2009年11月26日报告结果为:总砷(以砷计)<0.05mg/l,符合国家标准≤0.2mg/l的要求。目前公司正与海南省工商单位协调处理,有结果后再向媒体说明。

消费者态度

虽然,杭州超市并未对陷入“砒霜门”的饮料采取下架措施,而且产地也不一样,但消费者依然对这几款饮料产生了怀疑。

11月29日,一位正在逛超市的杭州IT业工作人员赵先生表示,“宁可信其有”,工商部门是权威机构,虽然企业质疑工商部门的程序,但如不相信工商部门的话,还能相信谁?虽然产品的产地不同,但却是同一个品牌的,这段时间先暂时不喝了。如果后来证明是因为检验出错,再买。希望有关部门和媒体能尽快告诉消费者真相。农夫山泉的“砒霜门”事件从一场“闹剧”变成了一场无法收场的“恶作剧”。这场恶作剧的最直接影响就是事件的受害企业农夫山泉和统一,有网站调查显示,目前仍然有近60%的消费者不愿购买农夫山泉和统一的三款饮料。不过人民网最新调查显示,85%的网友认为“砒霜门”事件没那么简单,幕后一定有人在策划。

在经历了“被判死刑”到“死而复生”的过程后,农夫山泉目前似乎“很受伤”。公司媒介负责人表示,“虽然大部分网友认为事件肯定有幕后策划,但根据网络调查,还是有近6成的消费者不愿购买我们的产品,可见这莫须有的罪名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至于农夫山泉是否会追讨赔偿、何时追讨赔偿的问题,该负责人表示暂时还没有消息可以公布。

记者采访一些消费者,听到的回应大多是,一会说含砷,一会说合格,这实在让人难以信服。在事件没有真正调查清楚之前,还是尽量别买这些产品了。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痛心疾首的表示“对企业的损伤不可估量”,而且初步预计损失有近10亿元。

农夫山泉称两款饮料在砒霜门中销量降5成

据农夫山泉公司统计,“砒霜门”发生后,该公司正在全国推广的农夫果园和水溶C100受到严重影响,两款产品销量比事发前平均下降50%。

从11月21日开始,农夫山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农夫果园和水溶C100,全国近3000家超市和卖场参加了这次推广活动。活动刚刚开始一周,就遇到“砒霜门”事件被媒体网站广泛转载,销量一路下滑。

“据统计,相比活动开始的第一周,农夫果园和水溶C100的销售额分别下降了46.1%和53.47%。”农夫山泉高层表示,“公司为这次活动投入的包括促销员聘请等费用都无法收回。”

农夫山泉列出的一份全国主要超市、卖场、便利店在11月28日到12月4日期间两款产品销量下降的幅度表格上,可以看出华联等大型超市中两款饮料销量合计较上一周下降52%;在便利店中,降幅从31%到65%不等。

现状

日前(截止2009年11月30日)并未发现相关“砒霜门”产品撤柜公告。

截至2009年11月29日晚10点半,某网针对这一事件展开的调查显示,有57.5%的人认为统一与农夫山泉的饮料不安全,73.7%的人表示不会购买统一和农夫山泉的饮料。与此相对应的认为安全的与会继续购买的人只有9.1%和10.9%。

据11月29日报道,北京法宝、首航、快客等超市均发现相关产品仍在销售中。

针对广受关注的饮料业“砒霜门”事件,农夫山泉公司今日下午16时在杭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司董事长钟晱晱措辞强硬:国家质检总局再次检测后结果表明,所有产品均符合标准;并认为事件有人幕后操纵。钟晱晱还称,此次“莫须有”事件给农夫山泉带来的损失将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据新华社最新报道,12月1日,海口市工商局主要领导更换,原局长何运杰调省工商局工作,省工商局办公室主任江鹤担任海口市工商局局长。

12月2日,海南省卫生厅认为,海口市工商局在处理此事时存在“程序错误”。该厅疾控处主任科员马永忠对于海口市工商局公布初次抽检结果的做法,认为不符合《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所规定的程序。“砒霜门”事件以来,相关企业已遭受巨大损失,农夫山泉表示此事初步估算导致损失在10亿元以上。董事长钟睒睒表示要继续走完整个法律程序,要求揪出“幕后黑手”,并索赔10亿元。

关于砒霜

砒霜(arsenic),即三氧化二砷,俗名称砒霜或信石,三氧化二砷的纯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升华。微溶于水,较难溶于酸中,但又会溶于盐酸中,生成三氯化砷或其他砷化合物,易溶于碱。不纯的砒霜往往带有红色或红黄色的块状结晶或颗粒,其中含有少量的硫化砷,俗称红砷。古代的生产技术落后,致使砒霜里都伴有少量的硫和硫化物。其所含的硫与银接触,就可起化学反应,使银针的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的“硫化银”;到了现代,生产砒霜的技术比古代要进步得多,提炼很纯净,不再参有硫和硫化物。银金属化学性质很稳定,在通常的条件下不会与砒霜起反应。它是白色粉末,没有特殊气味,与面粉、淀粉、小苏打很相似,所以容易误食中毒。

砒霜的毒性很强,进入人体后能破坏某些细胞呼吸酶,使组织细胞不能获得氧气而死亡;还能强烈刺激胃肠粘膜,使粘膜溃烂、出血;亦可破坏血管,发生出血,破坏肝脏,严重的会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

急性砷中毒症状表现为两种:

胃肠型,最为常见。发作时间随量的大小及胃内充盈程度而不同,快的15-30分钟,慢的可4-5小时,一般为1小时左右。开始咽头有灼热感、口渴、恶心,接着出现剧烈腹疼与呕吐,最初吐食物,继之吐黄水,同时剧烈腹泻,初为普通粪便,随后呈米汤样。尿量减少,体温、血压下降,虚脱、昏迷,最后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神经型,较为少见。如一次服用大量砷,可引起重度循环衰竭、血压下降、脉搏快弱、呼吸浅表、中枢神经麻痹。其症状为头晕、头疼,肌肉疼痛性痉挛,迅速不省人事,继而呼吸麻痹,1小时内可死亡。三氧化二砷中毒量为0.005-0.05g,致死量为0.1-0.2g。也有人服入大量砒霜(3g)而不死;这是由于砒霜对胃的强烈刺激,引起强烈呕吐,将吞服的砒霜未经机体吸收便吐了出来,因此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砷毒性具有积累作用,如果长期这样的吃法,即使每次量较小,也依然有慢性中毒的可能。

砒霜门事件最新发展

2010年01月05日,备受社会关注的农夫山泉、统一饮料事件有了最终调查结果。据省工商局获悉,根据21天的深入调查,确认检测机构初检结果有误,海口市工商局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程序不当的地方。

《消费警示》引发关注 省工商局开展专项调查

据了解,2009年11月24日,海口市工商局向部分媒体发布《消费警示》,称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夫山泉)、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统一企业)的有关产品不合格,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媒体的热议。

这一事件发生后,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工商总局领导的指示精神,12月2日,省工商局成立了以黄成模局长为组长的调查组,对此事件进行了深入调查。此次调查工作采取询问谈话、外调取证和走访企业等形式,前后持续21天,共询问谈话64人次,谈话笔录64份,取证材料251份。事件发生至今,黄成模多次主动约见企业负责人,坦诚与企业沟通,认真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企业负责人对此表示理解和满意。省工商局要求全省工商系统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企业做好宣传,解决企业营销困难;为尽量消除各种负面影响,黄成模多次与新闻媒体交流,目的是让广大消费者消除疑虑。从目前情况来看,事件已呈逐步平息态势。

海口工商工作程序不当 未发现徇私舞弊行为

省工商局调查表明,海口市工商局的抽样检验行为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条、第七十七条规定开展的;发布《消费警示》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进行的,是在依法履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但在工作过程中,海口市工商局在抽样时没有完全执行国家工商总局规定的工作流程,也没有按规定要求检验机构将检测结果通知标称的食品生产者。企业要求复检后,在与企业就复检具体细节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海口市工商局直接送检,不符合程序要求。

同时,海口市工商局在没有事先履行告知程序的情况下,在媒体上发布《消费警示》,公布错误的信息,从而给生产企业造成了不良影响。

在整个调查过程中,省工商局未发现与此事件有关的工作人员有违反廉政规定和徇私舞弊的行为,也没有接到有关的举报材料。

检测机构初检结果有误 仪器老化方法不标准成主因

2010年1月4日,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向省工商局发来《关于接受海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委托检测农夫山泉和统一饮料总砷超标结果误差的函》(琼检技[2010]1号),称:“海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2009年10月19日委托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对50个饮料(果酱)样品中总砷、食品添加剂、微生物等项目进行检测,检测报告签发后,农夫山泉等生产企业对检测报告编号为21200901305、21200901312、21200901328中的3个总砷检测结果提出质疑。对此,技术中心高度重视,对留样样品进行复检并对初检结果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初检结果有误。”

该中心认为,初检结果有误的主要原因:“一是用于总砷检测的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灵敏度下降。该仪器使用年限已近九年,经对初检当天该仪器绘制的标准曲线进行分析,当时仪器状态不稳定,尤其是标准曲线低点偏差大,对检测结果造成了一定影响。二是样品前处理中未严格按标准方法称样及定容。检测人员为了缩短检测时间,减少了样品称样量,加大了试样稀释倍数,这在仪器状态不稳定的情况下,更加大了检测值出现偏差的概率。”

该中心称,“由于我技术中心检测技术上的问题,给海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对此,我们深表歉意!”

省工商局对由于海口市工商局工作程序不当,给企业造成了不良影响深表歉意。为此,省工商局现已责成海口市工商局向消费者和农夫山泉、统一企业赔礼道歉。对在这一事件中违反工作程序的有关人员,将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农夫山泉称“砒霜门”为精心设局

海南省工商局发布了“砒霜门”最终调查结果后,1月7日,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农夫山泉”) 提出“检测失误”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局。在提出五大质疑后,农夫山泉试图证明此次“砒霜门”存在幕后黑手。

“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失误导致,‘砒霜门’事件已经打破了公众对国家权威机构的信任。”著名品牌营销专家张兵武7日表示,“现在需要重建社会信任机制。”

农夫山泉表示,不能接受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所谓“检测失误”的说法,并对海南省工商局的调查结果提出五大疑点:

疑点一,检测失误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局,因为海口市工商局提供的检测单所显示的检测样品数量与海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下称“海南检验检疫局”)所做的记录不一致,海南检验检疫局没有按照通常的做法进行留样检测。

疑点二,关于是否留有复检样品的陈述,海南检验检疫局前后矛盾,用农夫山泉的话说就是“样品仅够检测,没有留样,那么复检留样从何而来”?

疑点三,2009年11月30日,海南检验检疫局所称“上级检测部门复检仍不合格”,存在有意加害之嫌。

疑点四,海南检验检疫局有关检测仪器老化导致“检测失误”的说法不能使人信服。

疑点五,海南检验检疫局两次有关产品“合格”与“不合格”的表态,前后矛盾。

“农夫山泉仍然怀疑检测机构被黑手操纵。”农夫山泉方面表示,希望司法部门尽快介入,还原事件的真实过程。

根据海南省工商局1月4日发布的最终调查结果,初检结果有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用于总砷检测的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灵敏度下降。该仪器使用年限已近9年。

“我公司销售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已经10多年了,迄今还没有一位客户告诉我们仪器不能用,顶多换个小配件而已。”1月7日,国内某知名检测仪器销售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一般都能用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一些国际品牌的产品使用寿命更长,而国家检测部门一般购买的都是顶级品牌的产品”。

那么除了检测仪器之外,是否还存在其他检测失误的情况?“我确实无法回答这个问题。”1月7日,记者就此向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的李翔求证,遭到了他的婉拒。据悉,李翔是农夫山泉、统一企业产品复检的主要负责人。

1月7日,农夫山泉代理律师叶志坚没有正面回答记者有关索赔的问题。

对此真相的相关议论

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不同的检验机构对同一产品出具截然相反的检测报告已并非新鲜事。"砒霜门"事件暴露了当前食品安全检测存在多部门检测的乱象,一个部门一种说法,不同部门在同一媒体上发布的同一企业的产品质量结果完全不同的事例,屡屡发生。让消费者对食品是否安全也就无从辨别,让消费者和企业都无所适从。我们期待通过砒霜门这个事件,尽快治一治食品安全检测乱象。食品质量的抽检及公告,它不仅可能给相关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影响很多人的就业,而且可能引发公众的恐慌乃至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为了避免“误伤”以及不可挽回的损失,食品质量及安全的抽检及公告必须确保万无一失。(中国作家网)

办事不透明,程序不公正,监督不独立,这是“砒霜门”引发轩然大波的症结所在,也是很多公共事件的痛处。很遗憾,这似乎并没有引起当局者的重视与反思,反倒在一轮又一轮的舆论风波中重演悲剧。这样下去,政府部门的公信力难免越来越受到挑战,化解舆论危机的成本也将越来越高昂。(凤凰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