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彭州佛塔 |
释义 | 概况彭州市境内现存佛塔七座,保存较好的有云居院塔、正觉寺塔和镇国寺塔。彭州佛塔建筑构思巧妙,在注重实用价值的基础上,更注重装饰风格及艺术造型,既有北方佛塔壮丽恢弘的建筑风格又糅合了川西精致典雅的建筑理念,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宋代佛寺建筑在四川地区的代表。 2006年,彭州佛塔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代表佛塔云居院塔位于彭州市楠木乡大曲村的曲尺山上,建于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因云居院而得名。塔为方形十三级密檐式砖塔,通高20.86米,自下而上逐级内收。基座外沿用条石镶砌,塔内中空,内部结构紧密,塔体白饰,壁面饰浮雕,檐角皆系风铎。 由于云居院塔三面环山,群峰护卫,天然形成了防御风暴的屏障,其结构良好,受地震影响不大,最关键的是路遥山深,人迹罕至,所以近千年来基本没什么损害,成为三座塔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从旁边的山坡上望去,塔顶上长满杂树,塔身清瘦修长,亭亭玉立。 这座塔的装饰非常精致,塔檐下装有铁钩悬挂铁铃,本来是每级12枚,共156个,但现在只剩下十多枚,山风过处,声闻数里。在塔顶四角,还剩下两只像是凤凰一样的雕塑,据介绍这叫“铁铸圆雕朱雀”,本来共有四只,过去被人偷走了两只。在塔壁上,还可清楚地看到一些佛教故事的彩画和字迹。 正觉寺塔位于彭州市红岩乡红塔村,建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塔为方形十三级密檐式砖塔,通高27.54米。砖砌须弥座式基座。塔外檐由菱角牙子砖和叠涩砖构成。内有三层塔室,砖砌圆柱、斗栱上承覆斗状藻井。 正觉寺塔有一角塔檐已经垮塌,残破的塔身还倔强地直插蓝天,带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这就是三座塔中破坏得最为严重的正觉寺塔。它位于彭州与什邡交界的红岩镇红塔村,曾在清末咸丰、同治年间遭遇火烧,又在1933年被7.5级地震震松了塔顶,从此就有坠砖现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成群的人到塔内拆取砖块使用,致使拱顶遭到毁坏,形成了一个大窟窿,现在三层以上已经不能再攀登了。塔基西南须弥座下已被拆进塔身1.15米,整个塔身出现了5厘米宽的裂缝,存在倒塌的危险。由于四周多为农田、农舍,缺乏树木植被的保护,风化严重。虽然残破,但这座塔的建筑风格、修建技术、力学结构却得到了历史学家、建筑学家的高度评价,被收录进《中国古塔名典》。 镇国寺塔位于彭州市关口西北的白塔坪,建于北宋仁宗至和元年至嘉祐五年(1054~1060年)。塔为方形十三级密檐式砖塔,通高28.34米。檐下原有佛、菩萨、宝塔、孔雀和飞天等浮雕,现部分脱落。内有塔室5层,攀蹬道可至顶层。 镇国寺白塔是钢筋加固的多层砌体,在结构上形成有机整体,具有极强的抗震能力,力学原理在整体建筑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是典型的中国宋代佛寺建筑在成都地区的代表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