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彭云海 |
释义 | 1 重庆大足石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个人简介彭云海,重庆大足石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彭云海先生,本是厦门华侨集团海外事业处的一位销售经理,毕业三年内先后从事过近十种不同的行业,接连的失败几乎让他彻底丧失信心,无奈的他只能通过新的途径寻找自己的一片天空,带着梦想到大足创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碰到了网络社区海棠香国·大足论坛,从此发现了自己对网络的喜爱。 自2010年至今,他已经成为青年人的精神偶像,被大足网民公认为最有毅力、最有气质、最富有爱心的企业家。他的故事给无数平凡的人带去希望,他的事迹将影响整整一代人。 ◎ 所获奖励大足十佳优秀青年、2010年感动大足十大人物、大足龙水湖国际休闲度假区夏季广告代言人、大足义工协会委员。 ◎ 工作简历2007年 7月入职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2008年12月加入厦华集团任海外事业处经理; 2009年 7月加入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行政部任人力资源部主任; 2010年 1月入职重庆大足石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公司总经理。 2 上海市松江县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彭云海 全国优秀工会干部,上海市松江县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1941年1月生,上海松江人。1963年毕业于青岛第二航空学校。经济师。曾任海军航空兵第二师参谋、修理厂厂长,上海市松江机电厂厂长,上海市松江县工业局局长兼党委书记等职。彭云海担任县工会主席的四年多中,始终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论工人阶级与工会的一系列论述为指导,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创业绩,处处体现出维护者和代表者的角色:自从落实了联席会议制度后,大大加快了非国有企业工会组建率,其中三资企业组建率已达95%;经请示县委、协调政府、得到县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和配合,联手加快推进从整体和源头上维护职工的集体合同签订率,使1995年以集体合同为重点的六项量化指标全部达到市总的全项达标奖;以三服务为宗旨,在指导思想明确、发展方向和用人标准明确的前提下,狠抓了工会经济事业的大发展,使工会经济快速而又健康地发展,1993年至今,工会三产营销总额8.03亿元,上交国家税金总额为1541.10万元,利润总额为1676.38万元。工会经济实力增强,从而推进了工会的送温暖工程,在与县委领导实施定期专访制度的三年中,就为全县750多户特困职工家庭发放救济金14.2万元,发动各级工会自筹资金或协调行政对困难职工补助了425万元。又亲自通过协调政府和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建立了拥有80万元资金的职工救急济难基金,于1995年起对134户最特困职工家庭实施了定户定期定额形式的(年1200元)三定帮困制度,1996年又扩大到300户。同时还通过宣传动员使13家企事业局的帮困基金达587万元。针对下岗待业人数的不断上升,亲自进行协调和介绍,以生产自救、劳务输出等形式为1300多名下待岗职工介绍再就业;通过工会办三产,使4300多名富余人员重新上岗。他还处处从自身做起,带领一班人,不断加强工会内部的民主和廉政建设。该县作为全国六个廉政试点县之一,进一步健全党组会、常委会等集体办事制度,先后实施了重大事项决策制度,机关人员廉洁从政制度,领导干部定期接待日制度,特困职工和下岗家庭慰问制度;先后率组对再就业,职工特困情况,工会经济发展、劳动法贯彻等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掌握了工作主动权,使工会各项工作抓有实效,得到了县委和市总的多次好评,职工群众的一致赞扬。1995年他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工会干部”称号。 3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股份公司西北区总经理◎ 彭云海简历1990年:进入浪潮集团 1990年-1994年:从事浪潮产品生产管理工作 1994年-1996年:浪潮北京办事处从事销售工作 1996年-1997年:浪潮南京办事处从事销售工作 1997年-1999年:浪潮总部从事新产品的开发 1999年-2002年:浪潮江西办事处总经理 2002年至今: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股份公司西北区总经理 浪潮12年,是彭云海人生曲谱上的主题曲。已到而立之年的他,在12年后,对于浪潮,依然执着。回忆过去的时光,面对以后的发展,彭云海虽有一点压力,但在他看来,这种浪潮人的经历却能值“一百万”。 1990年,大学毕业的彭云海进入浪潮。12年后,彭云海坐在西北大区的会议室里,脸上淡淡地笑着,始终有一种技术工作者的拘谨…… ◎ 在北京放飞梦想刚进浪潮做的是技术工作,4年后,也许是年轻的心总想放飞一直以来的理想,彭云海有点不甘寂寞,开始找突破口。后来,他发现业务可以给他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 申请得到批准后,1994年彭云海来到北京,在这片中国最大的IT聚集地,要把理想放飞。当第一次抱着浪潮的机器,心里默念着背了很多遍的产品介绍,到一个公司去推销时,也许是因为紧张,刚一开口,就有点词不达意,看着别人爱理不理的样子,他心里开始犯虚,定下神后,告诉别人“我知道接受一个产品需要一个过程,这样吧,我把产品放在您这里作展示,您可以介绍给别人,也可以先慢慢感受一下我们产品的品质。”但是,结果却是让彭云海失望的,“那一刻,我的自信一下子降到了冰点,那种难受至今不能忘记,那种委屈用语言是无法表达的。” 万事开头难,经历了挫折后,彭云海有了更多的思考,一方面是大家对浪潮的产品还不太了解;另一方面就是自己这边出了问题,经验的不足、语言表达的力度不够。分析了原因后,彭云海开始刻意的锻炼自己,包括心理素质、与客户的谈话技巧等。在谈话的过程中,他学会了推销自己,最重要的是先让客户接受自己,而后才是产品。有了这些感悟后,彭云海硬是挺了3个月。这3个月内,每一天都面对挫折,但每一天都有收获,到第4个月,他拿到了自己的第一笔单,当时的心情,彭云海说:“真的非常高兴,自信一下子又回来了。” 彭云海认为自己将近两年的北京之行,为他踏入社会、进入销售领域开了一个好头,不管是对事业还是对人生价值的认识都是非常重要的。 ◎ 在江西实现飞跃至今想起来,彭云海引以为自豪的还是在江西的3年。 记得1999年刚到江西时,提到“浪潮”两个字,大家的第一个反应是啤酒,因为当地有一个很知名的啤酒品牌就是浪潮,“浪潮电脑”对于他们不亚于一个“天外来客”。鉴于这种情况,彭云海一方面做好品牌宣传,另一方面找当地知名的IT经销商,想借助本地势力赢得用户对浪潮品牌的信任。不久,彭云海得知江西师范大学有一笔100多台的PC大单,他知道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于是一方面找到学校的负责人申请招标资格,另一方面把当地最大、信誉度最好的经销商“搬”到学校面前,让他们放心,因为这个经销商就是浪潮在江西的总代。有了这个“保人”,学校这边有了进一步合作的意向。于是,彭云海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做代理商的工作,对代理商来说,有了彭云海真诚的游说和全力的支持,他们开始把浪潮从众多品牌中提出来,作为重点向学校主推。 经过紧张的角逐,加之浪潮提出的一系列服务保障,以及浪潮代理商良好的口碑,浪潮竞标成功了! 这次竞标的成功,使彭云海打开了在江西的局面,让他更有信心了,彭云海知道,虽然路还很长,但只要有了客户的认可、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前途应该“一片光明”。后来事实的发展证实了彭云海的“预言”,浪潮的品牌从教育行业入口,连着打了几个大单,接着又进入证券、金融行业,从而正式确立了浪潮在江西的地位。 2000年,江西的业绩在浪潮排在了全国前10名,2001年和2002年上升到了全国前5名。 ◎ 在西北当好“家长”从江西到西安,彭云海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虽然有在江西3年的工作经验,但是在工作方式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总的来说西北的工作更加有难度。以前在江西相对单纯了很多,而在西北有更复杂的工作流程及责任。如何把5个省的工作有序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彭云海来西北之前就一直在思考,而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他便摸索出了自己的“独门绝学”: 彭云海把自己的员工称为“家里人”,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给大家营造一种舒适的工作氛围。他说,作为“家长”,他更应该是一个为大家创造发展平台的领导,不再是单纯的打单者。“虽然签单的动作很潇洒,但是这背后凝结了大家的心血与不懈的努力,我要做的是让他们的努力更加有实效性。”与此同时,浪潮一贯有的严格作风,作为12年老浪潮人的彭云海,首先做的就是以身作则,传播这种概念:在工作时间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保持好的仪态仪表,不抽烟、不早退、不迟到……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彭云海随时对员工在工作中的哪怕是一点点业绩,也充分给予肯定,鼓励他们,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他们具有浪潮人的责任感,而这种培养主要在于彭云海自己对浪潮的情感流露,比如在开例会、和员工谈心等一系列工作中一点一滴潜移默化的灌输。 既然是家里人,就应该也有属于一家人的快乐,彭云海说,下班之后,我们会一起吃饭、一起玩,这时候不会看出谁是老总,谁是员工,都是“哥们”“姐们”…… 问起目前西北的情况时,彭云海笑道:“因为西北市场的基础很好,所以我来了之后,觉得比想象中的好很多。但是市场就像一个晴雨表,随时都有掌握不住的时候,所以压力肯定是有的。”彭云海表示,整个西北目前的棋局不匀,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市场还很小,还有待于进一的开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