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彭清华 |
释义 | 1 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主任彭清华,男,1957年4月生,湖北大冶人。汉族。中共党员,1974年8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 中文名:彭清华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北大冶 出生日期:1957年4月 职业: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主任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哲学系 ◎ 经历1974——1975年 湖北省大冶县太婆尖茶场知青组长1975——1979年 湖北省大冶县委知青办干事、还地桥公社党办秘书、大冶县委办公室秘书。 1979-—1983年 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 1983——1988年 中共中央组织部党政干部局干事,地方干部局干事、副处长 1988——2001年 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党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党建研究》杂志社总编辑,中共中央组织部研究室主任(1993年—1996年在湖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工业外贸专业读硕士研究生;1996年—2001年在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读博士研究生)2001年02月——2003年12月 中共中央组织部部务委员兼干部一局局长 2003年12月——2009年05月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 2009年05月——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 是中共十七大代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秘书。 ◎ 观点中国模式已获国际社会更多认同 2009年12月7日,2009博鳌青年论坛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腾讯网对论坛进行现场全程直播。论坛开幕式上,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彭清华表示,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今天中华文化和为贵、和谐社会的价值理念在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传播,中国特色、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也越来越得到更多的认同。 彭清华称,去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政府及时进行宏观调控,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收到明显成效,经济呈现平稳向好的势头。与此同时加强国际合作,支持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支持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努力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 中联办主任对个别内地学者不当言论表示遗憾中新社香港1月31日电 (记者 曾嘉)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主任彭清华31日对个别内地学者不当言论表示遗憾,并指出香港同胞与内地同胞拥有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 “港岛各界2012年新春酒会”举行,彭清华出席并致辞说,今年是龙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一个龙字承载着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奋斗历史,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龙的传人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殷切期望。 彭清华说,过去的201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央政府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着力稳物价、调结构、保民生、促和谐,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他说,过去一年香港的发展同样不平凡。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曾荫权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团结社会各界,积极应对欧债危机等不利影响,密切与内地的联系与合作,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使香港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失业率维持在了较低的水平。香港已连续18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特区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第四届区议会选举和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选举,也顺利举行。 彭清华表示,去年底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听取曾荫权行政长官述职时,对特区政府和香港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香港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中央领导再次强调,中央政府将继续坚定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保持香港社会长期繁荣稳定。内地有关方面正在会同特区政府抓紧落实36条支持香港发展、深化两地合作的政策措施,以增强香港应对挑战和风险的能力,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他说,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各类风险明显增多,香港经济发展虽然总体表现不错,但受外围经济的影响,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自身一些深层次矛盾也有待解决。未来一年香港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香港同胞一定会以坚强的意志、决心、勇气和力量,克服各种困难,创造新的辉煌。 彭清华强调,长期以来,国家一直是香港克服困难和挑战、保持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香港也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在国家改革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香港与内地密切合作,携手共进,为中华民族共同家园谱写一曲曲壮丽凯歌。 “最近,个别内地学者发表了一些不当言论,我们对此深表遗憾。这些言论不仅引起了许多香港市民的不满,也受到了许多内地民众的批评。”彭清华说,我们充分肯定香港同胞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作出的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充分信赖香港同胞与内地同胞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 2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彭清华,男,1965年生,1988年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相继获博士学位;1999年晋升教授、主任医师,2000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全国眼底病中医医疗中心主任、眼科科研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学术骨干、部级和省级重点学科《中医眼科学》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湖南省高等院校学科带头人,国家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湖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湖南省121人才工程入选对象,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国家“863计划”生物医药领域评审专家,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中西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委员兼中青年眼底病学组组长,湖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中西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 成就及荣誉曾先后主持及承担国家、部、省、厅级科研课题26项,获奖成果21项,其中获部、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7项、三等奖4项,省厅级科技成果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获各级教学成果奖7项;近5年来先后到法国、美国、日本、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交流8次。培养博士研究生8名、硕士研究生35名,其中毕业博士研究生4名、毕业硕士研究生21名;毕业硕士研究生中获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篇。 ◎ 个人作品出版著作28部,其中主编8部,副主编9部,编委11本,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研究生教材《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和国家“十五”规划教材配套用书《中医眼科学教学参考书》的主编;发表论文280篇,获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励1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