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彭春龙 |
释义 | 中医药扶贫之路(最漂亮的一件事情 “这个仪器真是神了” 真诚的呼吁和感谢) 走一条因地制宜的扶贫之路(为走科技扶贫道路打好基础 在科技扶贫的道路上走稳走好 审视中国的科技扶贫之路 社会责任感照亮科技扶贫之路) 彭春龙,男,原籍广东,1952年生,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司局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兼任第三届中医药工程学会主任委员,第五届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第八届北京中医药学会理事、第一届计算机专委会常委。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信息专委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信息专委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信息专委会委员。 个人履历1973-1977年,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专业学习,并先后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学士学位。 1977-1982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软件教研室任教 1982-198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助理研究员,期间曾在美国DEC公司进修学习 1989-1990年,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访问学者、欧美同学会会员 1990-1997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计算机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 1997-2003年,任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医药工程学会主任委员 2004-2009年,山西省五寨县挂职锻炼,任县委副书记 2009年至今,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信息所党委书记、研究员 成就及荣誉研究方向:中医药信息处理技术、数据库及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学习与专家系统 代表成果:1985年主持研究的“中医信息系统”研究项目被推荐为卫生部乙等奖,获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承担澳大利亚国家科技项目“人工智能导航系统”通过科技成果鉴定,2008年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五寨黄芪道地性研究”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社会成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6年、1994年和1996年先后三次被评为卫生部直属机关优秀党员;2011年被评为全国扶贫开发先进个人。 中医药扶贫之路2004年初,彭教授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挂职干部到山西省五寨县担任县委副书记。挂职干部的任期是两年,但是由于彭教授把全部精力都投在这项扶贫事业上,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大家舍不得他,他也放不下五寨县,于是局领导又把他的任期增加了两年。 最漂亮的一件事情彭教授介绍说,五寨县的条件特别适合种植黄芪、党参等中药材。但是长期以来,五寨药材没有经过科学检测,大规模的药材种植缺乏科学依据,并且由于闭塞,当地的药材卖不出去,农民就只能守着自己的“成果”在温饱线上挣扎。 几年来,彭教授带领五寨县中药材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大抓中药材产业的基础工作,逐渐摸索出一套成功的种植技术,同时努力实现种植加工产业的规模化和机械化。他还充分利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行业管理和信息优势,与全国制药企业、市场体系和科研院所进行对接,建立了稳定的市场销售渠道,同时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立项研究,帮助五寨创立自己的品牌。说到这里,彭教授表现出抑制不住的兴奋,他说,“这是我们给当地办的最漂亮的一件事情。” “这个仪器真是神了”彭教授说,农村的卫生基础还比较薄弱,老百姓“因病致贫、因贫致病”的问题非常突出。彭教授通过推广中医药新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2006年4月16日,“绿色健康扶贫公益活动”试点工作正式在山西五寨县中医院展开,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和北京军区总医院的专家利用中医药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中医专家脉象系统”和“中医微粉技术”项目,为近两千人看病。彭教授在介绍时说,这次的扶贫试点医疗模式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祖国传统医药有效结合的新成果,省钱,效果又好,老百姓都说“这个仪器真是神了”。 真诚的呼吁和感谢当说到助学时,彭教授说,在欧美同学会的捐助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到山西省五寨县挂职后,他了解到,五寨县的农民收入低,孩子失学的可能性很大。经过反复考虑,他提出了救助100名贫困中小学生的设想。彭教授说,把一些退休的老专家和贫困学生结成对子,不仅对贫困学生有经济上的帮助,也能够使他们增加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并使他们体会到人间自有真情在;同时,也丰富了帮助贫困学生的老专家的离退休生活,更加有利于这项活动的推广。采访中,彭教授还拿出等待救助学生的资料说,“这些孩子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甚至是孤儿,非常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和关爱,我呼吁大家帮助他们,也替他们向帮助和关心他们的人表示感谢。” 主要学术观点和成果1997年-1982年,参加清华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石油勘探数据分析”等科研项目,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和电子工业部二等奖。 1983年在首届全国医药卫生信息大会做“医学数据库”报告,获优秀论文奖。 1985年主持研究“中医信息系统”项目,经专家委员会鉴定一致认为“该系统为国内首创”,获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该系统包括自主研发的医学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医学信息统计系统和中医专家系统及自动生成系统。推荐申报卫生部乙等奖。 1986年“中医信息系统”软件获电子部登记(860029),论文入选Iccc/86国际学术会议。 1989年通过WHO考试,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承担该校国家级项目,通过澳大利亚科委会组织的专家鉴定,并获得后续支持。 1991年,在中国电子联合会工程教育会议提出一种创新的计算机工程教学方法。 1993年,主持“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子课题“经络文献考证计算机支撑系统”。 1994年,在第六届中国医药信息学大会上作论文报告,获优秀论文奖。 1994年,作为课题负责人之一,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药多维色谱质量鉴别方法和计算机智能鉴别系统研究” 1995年,主持研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工业统计信息系统”项目。 1996年,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重点中药企业信息系统”项目。 1998年,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文献库”项目。 2000年主持研究“创新工程“项目,“中医药古文献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提出利用“语料库方法整理中医文献,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模拟马继兴教授文献考证的知识和经验” 2001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作为大会秘书长,组织召开“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大会”并出版论文集《新世纪海峡两岸中医药》,该活动被选为中医药行业年度十大新闻之一。 2005年,组织实施“绿色健康扶贫活动”,该活动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联合卫生系统8个学会举办,利用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高新技术设备“脉象仪”和“微粉机”解决贫困地区部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006年,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五寨黄芪的道地性研究”为发展当地药材产业打下基础 2011年,提出“建立以信息学方法为核心,符合中医药原创思维研究方法体系,通过在临床实践中对临床经验的不断总结修正,最终建立具有实证医学特征的 中医理论体系以及各类疾病的专家临床经验信息模型”。 个人作品彭春龙,数据库管理系统,第一届全国医药卫生信息大会[A],1983. 彭春龙,一个能从病例中自动获取知识的中医专家系统生成软件[J].微型机与应用.1989. 彭春龙,中医理论规范化研究中的系统科学方法及其支撑工具[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 郑人杰, 彭春龙.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 技术〔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4. 中医基础研究中计算机方法应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彭春龙,中医药信息中知识获取方法探讨,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文集[C].2002 彭春龙、胡雪琴、王松俊;等. 试论信息学方法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11期 彭春龙. 翻译《CASE*METHOD》一书,约30万字,由美国“ADDISI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出版发行。 社会评价2002年,《中国中医药报》刊登专访文章“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彭春龙谈做昨天今天明天”。 2006年,《人民政协报》记者经实地考察后,刊登了整版报道文章《那地、那人、那情》,报道了彭春龙同志在五寨扶贫的情况。 2007年《清华校友杂志》56期上刊登了《记焦裕禄式的好书记彭春龙》 2007年10月《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彭春龙印象》一文,并且多次派记者到当地调查,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机关采访有关领导。 2008年9月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百位海归人物专刊”上刊登了《一个海归的科技扶贫之路》的文章。 2011年《中国扶贫》第11期,刊登了题为“悠悠扶贫路,殷殷爱民请--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扶贫挂职干部彭春龙”一文。 走一条因地制宜的扶贫之路五寨县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全县资源贫乏。虽然耕地面积广阔,但干旱、无霜期短、海拔高、温差大等特殊的自然条件造成了当地农民只能靠天吃饭,人均6.2亩的耕地主要以种植玉米、土豆和小杂粮为主,山区农民亩平均收入仅150元左右。 面对五寨特殊的自然条件,如何把地域的劣势转化成优势,从根本上改变当地的贫困面貌,是彭春龙在开展扶贫工作之初最关心的问题。4年来,他的扶贫工作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展,目前五寨的大面积土地上都种植了以黄芪为主的中药材,这条因地制宜的扶贫道路已经初见成效。彭春龙认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种科技扶贫理念解决的不仅仅是当地农民的基本生活问题,更是转变了他们的观念,从过去依靠政府拨款过日子到现在靠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勤劳致富。 为走科技扶贫道路打好基础科技扶贫的道路上一路走来,彭春龙所遇到的重重困难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项目启动之初,他亲自到全国各地考察。所去的地方大多处于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为了节省开支,他放弃了配车配司机的待遇,常常开着自己的奥拓车来往奔程。一次从内蒙古考察回来,由于道路崎岖,奥拓的车门几乎被震掉了,他就用右手拽着车门,左手握着方向盘坚持赶路;有一次他被货车堵在山里,凌晨1点经过雁门关时,“当天正是中秋节,一轮明月挂在天上,似乎伸手可及,清冷的月光撒在山野里,那种感觉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够体会。”彭春龙说,经历过这些困难,他并没有退缩,依旧投身在科技扶贫的事业中,因为有一种信念支撑着他,那就是一个海归的社会责任感。他积极地总结研究各地的考察结果,带领农民学习种植中药材的技术,同时还为留住人才、保证技术、争取资金与市场的支持做着不懈的努力。 经过4年的工作,目前五寨的药材产业已经形成了初步的种植规模:五寨县委成立了中药材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几年来的试验,项目小组已经掌握了药材种植的最佳季节和相关的种植技术,并且通过各种培训班向农民传播这些技术;建立了县中药材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扶植了五寨县中药材产业龙头企业“五寨芪参中药材开发中心”;与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和台湾等地的药材企业建立了联系或者合作关系。 在科技扶贫的道路上走稳走好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五寨的科技扶贫事业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基础,农民已经从中受益,但要使之带动全县经济乃至周边整个地区的经济,还必须实现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利用五寨地域生产的各种中草药材,打造一条从中药材种植、加工、制剂生产和医药营销的中药产业链,多方面、多层次地发展现代中药的研发和生产、营销。与此同时,继续保证优秀人才以及高新技术产品的引进。据了解,在彭春龙的协调下,五寨已经聘请了一批国家级的中医药专家作为政府科技顾问,并且在今年的一次博览会上与一家北京公司签订了价值1亿元人民币的合作协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房书亭曾经6次到五寨实地考察。他表示,政府已经加强了对科技扶贫事业的重视和扶持,五寨走过的扶贫之路对我国扶贫事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五寨的挂职干部扶贫工作已经开展了12年,通过对经验教训的总结,我国的扶贫方式已经由“输血”向“造血”转变,这样的方式使扶贫工作的整体思路越来越明显——利用贫困地区的自身优势,引导和鼓励科技及管理人才投身科技扶贫事业,在相关部门给与尽可能的支持的情况下,走科技扶贫的道路。 审视中国的科技扶贫之路彭春龙介绍说,“即使是在五寨的中医药产业已经有了初步发展的今天,整个产业化项目依然面临着不少困难:一是启动资金困难。农民不敢种植生长周期至少3年的黄芪,因此,目前只能采取为农民提供种子、并且在采收前每年每亩地向农民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的方式,才能逐步引导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二是实行机械化采挖困难。规模化的基础必须是机械化,尤其在五寨这种地多人少的地方,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会造成劳动力成本高以及人工挖掘的浪费问题。” 目前,整个社会对“三农”问题和扶贫工作的关注度都是非常高的。国家每年都会为此投入大量经费和精力,但是这些经费在拨到地方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流失和浪费的情况。对此,彭春龙提出了两点思路:一是改变拨款的方式,以项目拨款为主;二是项目的实施最好能引入第三方(如负有对口扶贫任务的中央国家机关),从而有利于对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立项并实行监督和问责,避免流于形式的扶贫,从根本上介入扶贫工作。 社会责任感照亮科技扶贫之路从顶住压力、抵住诱惑,回国投身祖国建设,到接过重担,出色地完成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的工作,再到辞去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职务赴五寨挂职扶贫。彭春龙表示,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需要派人到五寨县挂职扶贫的时候,他没有考虑自己一个南方人到那里去会不会水土不服,没有考虑到贫困地区去可能会影响自己“仕途”的发展,他当时只想用自己从国外学到的科学技术、管理技术和现代化理念,更好地为祖国和人民服务,脚踏实地为农民干点事情。“不管做什么工作,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