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澎湖群岛
释义

澎湖群岛像一群散落的翡翠,密布在台湾和金门之间。从空中鸟瞰,一片泱泱碧海之中,翠绿色的岛屿星罗棋布,没在水中的泱水礁台(珊瑚礁形成的平台)把部分岛屿连成一气,村庄和聚落屋舍俨然,草原又覆盖了大部分的土地。

中文名:澎湖群岛

地理位置:台湾西方约50千米处

面积:低潮时总面积141平方千米

岛屿构成:澎湖本岛,渔翁岛,白沙岛

机场:马公机场,七美机场,望安机场

岛屿概况

澎湖群岛位于台湾海峡,在台湾西方约50千米处;由90个大小岛屿组成,在低潮时的总面积为141平方千米。其中以澎湖本岛最大〔含马公市及湖西乡〕,其次为西屿乡、白沙乡。目前仅19个岛有人居住。澎湖在元朝即设立巡检司(即澎湖寨巡检司),但在明朝时废弃;直到荷兰舰队企图占领澎湖,明朝才派兵澎湖将荷兰人驱逐。但荷兰人仍旧于1622年7月成功占领澎湖。1624年明朝派兵攻打澎湖,历时八个月;最后明朝以荷兰舰队退出澎湖群岛为条件,承认荷兰的台湾岛占领权,重新获得澎湖。对明朝廷而言,台湾虽大,却远不如澎湖重要;使荷兰人意外的得到台湾。澎湖群岛行政区划为台湾省澎湖县。散落海上的翡翠宝石——澎湖群岛

澎湖湾澎湖湾,外婆的澎湖湾,我有许多的童年幻想,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还有一位老船长……

澎湖群岛像一群散落的翡翠,密布在台湾和金门之间。从空中鸟瞰,一片泱泱碧海之中,翠绿色的岛屿星罗棋布,没在水中的泱水礁台(珊瑚礁形成的平台)把部分岛屿连成一气,村庄和聚落屋舍俨然,草原又覆盖了大部分的土地。

这群翡翠之岛,可能是一些迁徙异地者的故乡,也可能是更多人向往观光乐土。研究鸟类的人,总希望有机会去看看离岛上的鸟儿;爱好民俗的人,又无法对那里的故厝和先民遗物释怀。澎湖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群岛屿呢?澎湖群岛又称澎湖列岛,行政区划为台湾省澎湖县,位置是在台湾本岛的西方海面,地处台湾海峡的中流,为台湾对大陆的警戒线,也是中国东海与南海的天然的界线。依据史书记载,澎湖群岛是由64个大小岛屿组成,但最近有人实地考察证明,史书上遗漏了36个岛屿,这些未列入史书中的小岛,有些早就被澎湖当地人取了名字有些却还是无名屿,但无论如何澎湖群岛是由100个岛屿组成的。

岛屿构成

群岛除最西的花屿主要由玢岩及花岗斑岩腹成外,馀皆为玄武岩台地经侵蚀破坏分割所成。地表起伏平缓,海拔不逾80米(最高的大猫屿79米,澎湖岛大武山仅46米)。海岸珊瑚礁发达,北部且有环礁生成。澎湖本岛,又名大山屿,位于东经119°32.0′、北纬23°30.5′,面积64.2(退潮时79.0)平方千米,为列岛中最大的岛屿。位于岛西部的马公市,是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1974年以来先后建成成功水库、兴仁水库和东卫水库,基本解决用水问题。岛上的制高点有∶拱北山52米,太武山46米,纱帽山45米,奎壁山34米。海岸线全长114.52千米,海岸曲折,近海多礁石,沿岸多陡崖。其中,龙门村(良文港)至锁管港位于岛南部,海岸线长约11千米,细沙或沙、砾混合滩,低潮滩宽150—300米。山水 里(猪母水)南侧润曰位于岛最南端,海岸线长约1.2千米,沙质滩,低潮时滩宽在100米以内,台湾军队经常在这两处举行实兵登陆演习。

渔翁岛,又名西屿,位于澎湖本岛西北,东经l19°27.6′、北纬23°33.6′,为列岛中第二大岛,水源较充足。岛形狭长,南北长9千米,东西最窄处约l千米,面积为18.2平方干米。南端有数坐标高50馀米的小高地,最高点为西南部外埯村东边的58高地。海岸线长40.2千米,海岸曲折,沿岸多珊瑚礁盘。

白沙岛,又名北山屿,位于澎湖本岛以北,东经119°32.7′、北纬23°37.2′,为列岛中第三大岛,面积约14.1(退潮时25.6)平方千米,最高点为40米高的瞭望山(又名烟墩山)。海岸线长31.9千米,海岸曲折,沿岸多被珊瑚礁环抱,岸边风大流急。

生态环境

澎湖的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是海鸟、海豚、珊瑚等自然生物的栖息地。

由于澎湖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又有强风吹袭,加上地势平坦,无辽阔河川、湖泊拱生物孳息,因此岛上的陆栖动物很少,除了鸟类外可说是乏善可陈。澎湖的鸟可分成候鸟及留鸟、迷鸟两类,目前有14目40科57种。留鸟约占五分之一,主要种类有短尾信天翁、白眉燕鸥、红尾伯劳、黒脚信天翁、黑鹭等,每年造访两次。此外,就是冬候鸟了。由于澎湖海岸线曲折多弯,并有许多泥沙滩地,尽管冬季栋北季风强劲地吹袭,泥沙滩地仍有丰富的无脊椎动物栖栖其间,是冬候鸟的最佳粮食。澎湖的冬候鸟包括:鹬、鸬、苍鹭、小水鸭,红隼等。

在澎湖群岛中,猫屿无疑是一处鸟类的世界;岛上栖息着各种海鸟,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数量极丰,玄燕鸥、红燕鸥、穴鸟这处海鸟的乐园,是亚洲地区最大的海鸟栖息地之一,目前已被划为保护区,是澎湖极为珍贵的观光资源。

澎湖群岛周围的海域,深约15到25公尺,珊瑚寄生很盛,多为标准的聚礁,先天上就是一个条件优良的渔场,加上有中国沿岸冷流、南中国季风流及黑潮支流等三股海流流经,使得澎湖的渔业发展得天独厚。澎湖的渔产丰富种类繁多,有鲣、黑鲳、龙虾、精螺鲍、乌贼等。海豚是澎湖特有的海栖动物,约在每年的12到翌年3月,成群涌至澎湖,蔚成奇观。

澎湖因水强雨少,地质贫瘠,不时宜发展农业,仅有一些耕地,全部是旱田甘薯、落花生及高梁为三大作物,所需食米全部来自台湾本岛。除渔牧之外,养殖业的发展前途也深具潜力,主要分布在澎湖南部内湾:海菜、斑节虾、草虾、石斑、海胆、九孔、龙虾、鳗、黑珍珠贝、文蛤、嘉腊、石花、鲷鱼、鲢鱼也在养殖的计划中。

另外值得一提的,澎湖县马公市澎南地区与县内各海域珊瑚每年夏季产卵时段,是在农历三月份左右,珊瑚虫卵荧光闪闪,将澎湖沿海点缀煞是好看,是生态保育者和观光游客不可错过的奇观。

根据中华民国《野生动物保育法》,设有猫屿海鸟保护区与望安绿蠵龟产卵栖地保护区等两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又依据中华民国《文化资产保存法》,设有玄武岩自然保留区。另外,交通部也设置澎湖国家风景区,范围涵盖澎湖群岛陆地和向海洋延伸20米等深线的海域。最北的岛岛屿为目斗屿,最南为七美屿,极东为查母屿,最西为花屿。

地理情况

地理位置

澎湖群岛位于台湾海峡东南部,隔澎湖水道与台湾岛西南岸相望。大小90岛,分布于北纬23°10′~23°50′,面积共141平方公里。中心部分为澎湖(64.24平方公里)、渔翁(18.20平方公里)、白沙(14.11平方公里)3岛及另一小岛中屯屿接连环峙,其间水域为澎湖湾,虽通外海,水面远较外海平静,澎湖宋初因而有“平湖”之称。澎湖岛西南部有马公(妈宫)湾,与澎湖湾相通连,为群岛中最佳天然良港,亦为群岛中心城市所在。

澎湖群岛位于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由于具有先天地理与港湾的优越特殊条件,自古即为军事要冲及重要的移民中继站,是台湾开发最早的地区,有“台湾海峡之键”的称号。澎湖群岛有早期移民的传统聚落,为顺应环境而发展出的特殊空间地景,有异国统治时期殖民与军事防御的空间地景。种种的空间地景呈现了澎湖悠长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特色。境内的天后宫,是台湾最古老的妈祖庙,还有文石书院、观音亭、七美人冢、西台古堡等,均有历史可考。著名的澎湖跨海大桥、桶盘屿、通梁榕树等景观,亦各有特色。

地理特征

气候澎湖地表平坦,缺少地形的高低变化,植被只有矮草和灌木,跟台湾本岛的树木苍郁有很大的差别,主因是气候的关系。台湾年雨量约两千五百公厘,但澎湖只有约一千公厘左右,降雨季也分布不均,强劲的东北季风是最主要的气候特征,当通过台湾与大陆之间的管状地形风力便会加速,让澎湖笼罩在冷冽的季风下,每年约有三分之一处于暴风下,尤其是十月到三月之间,平均风速约八米;但最大风速每秒可达二十米以上。季风不止影响农林植物的生长,也对土壤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本地的树木高不过附近的建筑物,是因为风切压住它的高度。而由海面往陆上吹的强风挟带大量的盐分,使得土壤盐份偏高,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潮汐海水每天都有两次规律性的涨退潮称为潮汐,外海潮差约一米;但内海因受地形影响,潮差可达三米左右,因时因地潮差也不一样。潮汐侵蚀地形能力并不大,可是却可以日积月累搬运漂砂。因此潮汐对于海埔新生地、沙洲、海滩跟沙嘴等海岸地形有很大的影响力。

大地构造面向太平洋的亚洲大陆边缘地带在大地构造上是一连串的断层盆地,断层盆地是因为地壳受到张力拉开造成的,会形成一系列的地堑和地垒,而澎湖正好位于南海盆地的北端,因此也有类似的地形构造。

地质90个大小不等的岛屿[1]里面,除了最西边的花屿是由安山岩组成之外,其他都是由玄武岩组成。群岛的熔岩是于约1740万年前至800万年前,由许多小的裂隙孔洞喷出。各岛屿的地貌和夹层沉积岩皆十分平缓。所以澎湖的平坦面是真正的熔岩流台地面,而不是差异侵蚀造成的侵蚀面。

开发历史

澎湖旧称“平湖”,因港外海涛澎湃,港内水静如湖而得名。宋代正式列入版图;元代时期,随着移民日益增多,设置了巡检司;明代曾两度沦入荷兰人之手,1661年郑成功占领台湾之后,在澎湖设置了安抚司;清代先后设置了巡检司、通判;日本统治时期设澎湖岛厅,1897年改称澎湖厅;战后,就原辖地区设立了澎湖县。宋、元、明各代均曾设官置守,有福建晋江“外府”之称。明代后期已成大陆海船往来台湾岛南各港所必经和移民台湾的中转点。17世纪初,澎湖岛曾一再被荷兰人侵入,皆为明军所逐。1661年郑成功自金门渡海,过此候风,进军台湾,驱逐荷人。光绪间中法战起,法军曾一度入据。1894年甲午战争,日军于“马关条约”前夕(1895年2月)攻占澎湖,继而诸岛与台湾全省尽为日本占据。1945年台湾光复,澎湖各岛全部划设澎湖县。

澎湖的开发非常早,至今已有700年的历史,比台湾本岛的开拓还早上400年。相传早在隋炀帝大业6年(公元610年),即已派遣虎贲中朗城临略地澎湖,但直到元顺帝至元18年(1281年),才在澎湖设立巡检司,隶属泉州同安,这是澎湖行政建置的开始。依史籍记述,澎湖的发展过程与闽南泉州府晋江县、同安县有密切关联。今日澎湖居民都是这个地区移民的后裔,因而在建筑物与街市形态方面,完全承袭闽南风格。

风土人情

居民分布

居民除多分布于澎湖、渔翁、白沙3岛外,尚有八罩、虎井、七美(大屿)、将军澳等处。全区人口过半聚居于澎湖岛。唐、宋以来,中国大陆人民便以澎湖等岛为从事海峡渔业活动基地。

宗教信仰

早期澎湖的居民大多都是从福建、金门等坐船来到澎湖。居民当时心中为了生计、季风、战争的问题,只好依靠神佛的保佑,借此安慰心灵。澎湖的宗教与台湾大致雷同,可分为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湖县庙:澎湖地区的寺庙多半是有历史的古庙,又以马公市区较为密集。早期因战乱的关系,故依靠庙里的神明做为心灵上的慰藉。经过多年后,形成了澎湖社会生活的重心,关系密不可分。除了宗教功能以外,澎湖寺庙也有设立乡头,专为地方排难解忧的机构,为村中人民解决问题。例如紫菜采收、渔事纠纷等相关问题,也是透过上述机构平息纠纷。“庙多”为一般人对澎湖的印象之一,澎湖人民对寺庙的兴建不惜巨资,且具规模。澎湖县政府提供的2004年全县寺庙登录件数,计马公市45座,湖西乡28座,白沙乡16座,西屿乡11座,望安乡15座,七美乡2座,共计177座。

道教:澎湖地区多半的居民是以信奉道教为主,以2004年3月全县已登记庙宇有177座,其中139座所奉者大都是属道教神明,道教对澎湖人民有很深的影响。主要的仪式有普渡、平安醮、法会等等。

佛教:澎湖初期并没有佛寺,直到1963年马公市才有第一座佛寺出现,之后佛寺才陆续增加。目前澎湖佛教寺院共有27座,其中有10座是1970年后才建立的。

基督教:西方宗教的传教活动是清朝末年才开始,依赖教会发放“美援物资”(如二手衣物、奶粉、牛油等),信徒及教堂的数量才因此略增,直到1950年才蓬勃发展起来。

天主教:于1952年8月建立“圣母堂”,创设各项社会事业。除了弥撒外,也有祈祷会等活动,并辨理医务和社会福利等事业,对澎湖县帮助许多。

交通情况

往来台湾

澎湖群岛由于与台湾隔着一个台湾海峡,因此往来台湾都必须依赖航空、海运,其中以航空运输最为频繁。航空运输一天最多可达到108班次(以来回算);海上运输一天最多可达到25班次(以来回算)。航空交通台湾往澎湖群岛的航空站有台北松山机场、台中清泉岗机场、台南机场、嘉义水上机场、高雄小港国际机场;而澎湖群岛往台湾的航空站有马公机场、七美机场、望安机场。有航行台湾往来澎湖群岛航线的航空公司有复兴、立荣、华信、德安。

下表总和了目前航空的情形

航线 航空公司 航行时间 往返班次

马公至台北 立荣、复兴 50分钟 44班

马公至高雄 立荣、复兴 30分钟 34班

马公至台中 立荣、华信 35分钟 14班

马公至嘉义 立荣 30分钟 2班

马公至台南 立荣 30分钟 8班

七美至高雄 德安 35分钟 4班

望安至高雄 德安 40分钟 2班海运交通

澎湖群岛往来台湾的船只有台华轮、远翔公主号、南海之星、今一之星、满天星、凯旋3号、今日之星、金星3号,其航线有马公至高雄、七美至高雄、马公至嘉义(布袋)、马公至台南(安平)。

下表总和了目前海运的情形

航线 轮船 航行时间 往返班次 承载人数

马公至高雄 台华轮 日航:4小时30分
夜航:6小时30分 3班 1150人

马公至高雄 远翔公主号 2小时30分 4班 352人

七美至高雄 南海之星 2小时40分 1班 197人

马公至嘉义 今一之星 1小时20分 2班 317人

马公至嘉义 满天星 1小时20分 4班 355人

马公至台南 凯旋3号 2小时 3班 346人

马公至台南 今日之星 2小时 2班 699人

马公至台南 金星3号 2小时 6班 302人澎湖本岛往来澎湖离岛

前往澎湖离岛主要分为:

东海离岛(员贝屿、鸟屿) 南海离岛(桶盘屿、虎井屿、望安岛、七美屿、将军澳屿) 北海离岛(吉贝屿、目斗屿) 内海离岛(大仓屿) (有些离岛是生态保护区或无人岛,因此无法前往。)

除了马公本岛至望安岛和马公本岛至七美屿有德安航空往返外,其他岛屿都必须依赖轮船才能往返,而去东海离岛必须前往岐头港口搭船;去南海离岛必须前往南海游客中心搭船;去北海离岛必须前往赤崁游客中心搭船或后寮游客中心搭船;去内海离岛必须前往重光港口搭船。前往搭船处均有定期的交通船及不定期的民间快艇可搭乘前往。

澎湖群岛岛上的交通情形

岛屿 岛上主要的交通工具

澎湖本岛(澎湖岛、白沙岛、渔翁岛)、望安岛、七美屿 公共汽车、汽机车、出租车、脚踏车、徒步

大仓屿、员贝屿、鸟屿、吉贝屿、桶盘屿、虎井屿、将军澳屿 机车、脚踏车、徒步

旅游资源

澎湖八大寻幽访胜的景点

澎湖旧称澎瀛、澎海,又称西瀛、岛夷等,其开发比台湾还早,因此境内名胜古迹很多。清道光年间选出澎湖八景,即1.奎壁双辉2.天台远眺3.香炉起雾4.西屿落霞5.龙门鼓浪6.秋高虎井7.案山渔火8.大武樵歌。

后来的新八景略有改变,即:1.赤晨曦2.小门仙洞3.姑婆屿4.七美屿5.通梁古榕6.里海水浴场7.观音亭8.跨海大桥。除了这些旧日闻名的佳景外,其他的名胜也不少:如马公镇12胜,包括:观音亭、孤拔墓文石书院、万军井、顺承门、妈祖宫、北极庙、水仙宫、海灵殿、武圣殿、时里海水浴场、风柜涛声。澎湖本岛则有11胜景,包括:西屿灯塔、西屿西台、西屿落霞、小门屿鲸鱼洞、跨海大桥、通梁大榕树、中正桥、成功水库、果叶日出、林投公园、军人公墓。本岛外的离岛;七美人冢、天台山、吕先公脚印、猫屿飞禽乐园,日斗屿灯塔、桶盘屿的福海宫。

澎湖的特产五花八门 澎湖四宝不可错过

到澎湖观光,通常不会漏掉当地那些美丽炫目的海产加工品,包括珊瑚、文石、海树及贝壳,而猫公石跟文石,珊瑚、海树还同列“澎湖四宝”。其中文石原称为宝石,全世界仅意大利及澎湖二地出产,除了可作为种饰物外,还是做印章的好材料,为澎湖最独特的特产。

农产品方面,哈密瓜及嘉宝瓜并称澎湖两大瓜,前者肉多汁甜,后者为澎湖独有的特产。还有号称“红苹果”的巨大仙人掌,相信你也想来尝个鲜吧?其他如大且香脆的澎湖花生,爽口的咸酥饼,也是知名度颇高的特产。澎湖花生酥取材自多油肥大的澎湖特有花生,所以就像金门贡糖一样远近驰名。而小管、虾仁干、鱼干紫菜、小鱼干等,都是特产店抢手货,买回家赠送亲友,保证送者得意,受者满意。

名食小吃 任君挑选

在澎湖,吃的问题很单纯,除了海鲜还是海鲜。澎湖海域没有污染,又是渔场所在,海鲜种类既多又好,如龙尖鱼、鱼、龙虾、九孔、海臭虫、小管、海瓜子、红螺、河豚等,应有尽有。在饭店,餐厅里的海鲜大餐,则为“细致”海鲜,如清心小吃店“生蚵沙西米”即为一道名菜。

马公市有许多吃海鲜的地方,如北辰宫前广场夜市、新村路加油站旁夜市和码头小吃区等,这些夜市重点在于经济小吃,烹调较为简单,尽量保持原味。店家常把海鲜养在容器里任君挑选,当场烹煮,保证鲜美。

到澎湖一游关注交通工具和旅游路线

澎湖因四面环海,与台湾本岛的交通需藉海上或空中交通工具。空中交通方面,远东、大华、国华、台湾、马公、复兴六家航空公司,每天都有班机自台北、台中、嘉义、南台及高雄等地往返于台澎间,十分便利。需注意的是近年来澎湖观光事业日益发达,尤其是4到10月的观光旺季里,班机座位大多被旅行团体订购一空,一般游客无法随时购到当天的机票,因此机票必须及早预订。

上海交通方面,则有台华轮、阿里山号,行使于台澎之间,既经济实惠,又可充分欣赏台湾海峡的美景,加上海岛、渔船的种种风光,教人流连,澎湖观光季一到,各客轮常告客满,座位不敷旅客的需要,因此观光季节前往,最好及早订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0: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