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佩氏亚齿菌 |
释义 | 佩氏亚齿菌是一种不可食用真菌,为革菌目班氏菌科亚齿菌属的一员。它子实体的下表面悬挂着很多细齿状的突起用于产生孢子。该菌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佩氏亚齿菌是菌根菌,同多种针叶树形成共生关系。佩氏亚齿菌的子实体通常有漏斗状带白边的菌盖,潮湿的幼子实体会流出鲜红的汁液,其中所含色素有着与肝素类似的抗凝血活性。佩氏亚齿菌的幼子实体不寻常的外表为它赢得了许多生动的别名,例如奶油草莓菌,出血牙菌,红汁牙菌和魔鬼牙菌。尽管佩氏亚齿菌在幼期很容易分辨,随着它的成长,会逐渐变成不起眼的褐色。 中文学名:佩氏亚齿菌 拉丁学名:Hydnellum peckii 别称:奶油草莓,出血亚齿菌,红汁牙,出血牙,魔鬼牙 界:真菌界 门:担子菌门 纲:伞菌纲 目:革菌目 科:班氏菌科 属:亚齿菌属 分布区域:北美,欧洲,伊朗,韩国 分类及命名美国真菌学家霍华德·詹姆斯·班克(Howard James Banker)在1913年第一次对佩氏亚齿菌做出科学描述。意大利人皮尔·安德里亚·萨卡多1925将它归到齿菌属(Hydnum),而沃尔特·亨利·思奈尔(Walter Henry Snell)和爱思特·阿米利亚·狄克(Esther Amelia Dick)在1956年将其归到丽齿菌属(Calodon)。所以,佩氏齿菌和佩氏丽齿菌都是指佩氏亚齿菌。佩氏亚齿菌在分类上属于亚齿菌属的魔菌系(stirps Diabolum)。魔菌系真菌有一些共同特征:菌肉上有明暗相间的同心图案;尝起来有很强的辛辣味;气味略甜;孢子呈椭圆形;非淀粉质(不能被梅尔泽试剂染色);不能被甲基蓝试剂染色;被细齿状突起覆盖;菌丝中有锁状连接。根据亚齿菌属几个菌种DNA分析的结果,佩氏亚齿菌与锈色亚齿菌(Hydnellum ferrugineum)已及一种学名为Hydnellum spongiosipes的亚齿菌亲缘关系最近。佩氏亚齿菌的种名peckii是为了纪念真菌学家查尔斯·霍顿·佩克(Charles Horton Peck)。该菌俗称奶油草莓菌,出血亚齿菌,红汁牙菌,佩克的齿菌,出血牙菌和魔鬼牙菌。 形态特征与所有能长出蘑菇体的真菌类似,子实体(担子果)是佩氏亚齿菌的生殖结构。子实体是当一定的环境温度,湿度和营养条件满足时从菌丝体长出的。佩氏亚齿菌是一种有柄类齿菌(stipitate hydnoid fungus),也就是说,它有菌柄和菌柄末端的菌盖,并且类似齿菌,在菌盖下面有齿状,而不是鳃状或孔状的子实层(hymenium)。多个子实体生长得很近的子实体常常看起来像是融合在一起。子实体能长到10.5厘米高。新鲜潮湿的子实体会流出鲜红夺目的黏稠汁液。菌盖外围外凸,越往里越平,有时中心会稍稍凹陷。它被稠密的突起覆盖,摸起来像毛毡或天鹅绒。随着菌株变老,这些突起会逐渐脱落,成熟的样本最后只剩下光滑的菌盖。菌盖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一般4到10厘米宽。对融合的菌株,宽度可达20厘米。菌盖最初为白色,颜色逐渐变深,受伤的地方会留下深褐色到黑色的不规则斑块。成熟的菌盖表面坚硬,富含纤维,多鳞和锯齿,菌盖上层呈灰棕色,质地有点像木头。里层菌肉为淡粉红至棕色。菌盖上密布着细长的齿状物,呈圆柱形和锥形,不到5毫米长,越往边缘越短,每平方毫米通常有3到5个。它们最初为白色带一点粉红,逐渐变成灰棕色。菌柄粗短且常常扭曲变形,在穿透地表的地方呈球状,可伸入土壤数厘米深。尽管菌柄总长可达5厘米,1-3厘米宽,但只有0.1到1厘米在地表以上。菌柄上部覆盖着跟菌盖下表面相同的齿状物。而菌柄下部则多毛,常常缠绕着地表的碎屑。子实体的气味被形容为“轻微的让人不快”,或者按班克最初的描述,像山核桃仁。 微观特征沉积的孢子呈棕色。用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更精细的结构:大体呈球形,表面覆盖疣状节,长5.0-5.3微米,宽4.0-4.7微米。孢子为非淀粉质,也就是说在梅尔泽试剂的作用下不会吸收碘。佩氏亚齿菌的细胞体(菌丝)也有很多特征。构成菌盖的菌丝平滑透明,壁薄,约3-4微米。干燥时会萎缩,但低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2%)可使其复苏。菌盖中的菌丝复杂交错,大体纵向延伸。它们被分为胞状区间(septa)并且有锁状连接(clamp connections)。锁状连接是连接前一个细胞的短分支,用于提供细胞核分裂产物的通道。担子体(basidia),即含有孢子的子实层细胞,呈梅花形,带四个孢子,长35-40微米,宽4.7-6微米。 相似物种亚齿菌Hydnellum diabolus(在某些文献中种名为中性的diabolum)有非常相似的外形,以至于有些人认为它跟佩氏亚齿菌是同一种真菌。Hydnellum diabolus有佩氏亚齿菌所没有的辛辣气味。两种真菌的差异清楚地体现在他们的成熟样本中:Hydnellum diabolus有一个不规则的粗柄,而佩氏亚齿菌的柄是被一个海绵质地的层加粗。除此之外,老的佩氏亚齿菌有一个平滑的菌盖,而Hydnellum diabolus被有绒毛。一个近亲种Hydnellum pineticola也能从新鲜潮湿的子实体中流出粉红色的液滴。它普遍生长在北美东北的针叶树下。Hydnellum pineticola味道不好,但不辛辣。它的子实体常单身,而不会融合生长。另外,与佩氏亚齿菌不同,它没有球状柄。 生态学佩氏亚齿菌是一种菌根真菌,会与某种树的根(称为宿主)形成互利的共生(mutualistic)关系,它能给宿主从土壤中提取出的矿物质和氨基酸,而得到宿主固化的碳。这种菌的地下菌丝能在很多种树的小根周围长出一层鞘组织。这种密切结合对宿主尤其有利,被称为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l)。这是因为真菌能产生把有机物矿物质化的酶,从而促进对宿主营养的输送。佩氏亚齿菌的外生菌根结构已被详细地研究过。它们的特征是一个密丝组织幔层(plectenchymatous mantle)。这是一层由很多相互平行的菌丝紧密排列而成的组织,菌丝几乎不分叉或相互重叠。这些菌丝和附着的土壤矿物微粒都包在一种凝胶状的基质中。这些外生菌根菌丝能变成厚壁孢子(chlamydospores)来帮助真菌忍受不利环境。佩氏亚齿菌的厚壁孢子有其不同于其他班氏菌的特殊结构:内壁厚而平滑,外壁有放射状分布的疣。整体上外生菌根最显著的特点是它们黑色的,有“碳化的外形”老化外层组织。真菌的大多数地下组织都集中在地表附近,像一个由密集的外生菌根和菌丝体组成的菌丝垫。菌丝体可以延伸到离子实体很远的地方,有的可达337厘米。技术已被应用于保存包括佩氏亚齿菌在内的有柄类齿菌。虽然传统上真菌分布是根据子实体决定的,但这个方法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子实体并不是每年都会长出来,而没有子实体并不能说明土壤中不存在菌丝体。更现代化的技术通过聚合酶链反应确定土壤中是否有真菌DNA,从而缓解了探测真菌菌丝体存在与分布的争议。 生活习性和分布佩氏亚齿菌的子实体可以单生,散生或者聚生在针叶树林地表,常常与苔藓和脱落的松针混在一起。佩氏亚齿菌是一种晚期(late-stage)真菌,在以北美短叶松为主的针叶林,通常会在树冠闭合后才开始结合成熟的宿主。还发现它们对山区或亚高山生态系统有偏好。这种真菌在北美有广泛分布,特别是太平洋西北沿岸;北至阿拉斯加,东至北卡罗来纳。在美国华盛顿州的普吉特海湾地区,发现它与花旗松,杉和铁杉结合。在俄勒冈海岸地区的黑松下也搜集到了这种真菌。除了北美,它在欧洲也分布较广,有记录的地区有意大利,德国和苏格兰。在前面提到的这些地区,这种真菌比较普遍,但在其他某些欧洲国家则越来越罕见,例如挪威,荷兰和捷克。这些地区逐渐恶化的污染状况是导致真菌减少的可能原因之一。2008年在伊朗和2010年在韩国的发现是第一次在北美和欧洲之外发现该菌种。 用途虽然佩氏亚齿菌的子实体很像“点缀着草莓果酱的丹麦糕点”,而且亚齿菌属一般无毒,它们却因为极其苦涩的味道而无法食用,这种苦味即使是在干燥的样品中也仍然存在。佩氏亚齿菌和其他亚齿菌的子实体是一种宝贵的染料。无媒染剂(mordant)时呈米色,用不同的媒染剂可以使它呈现不同色调的蓝色和绿色。 化学性质化验佩氏亚齿菌的提取物,可以发现存在一种有效的抗凝血剂阿托门丁(atromentin,化学式:2,5-二羟基-3,6-二(4-羟基苯基)-1,4-苯醌),它有着与著名的抗凝血剂肝素(heparin)相似的生物活性。阿托门丁还具有抗菌活性,它能抑制肺炎链球菌中的烯酰-酰基载体蛋白还原酶(对脂肪酸合成必不可少)。佩氏亚齿菌可以富集重金属铯。在一项位于瑞典的实地考察中,发现10厘米厚的表层土壤中高达9%的铯都集中在菌丝体内。外生菌根真菌主要生长在有机上层土壤或有机层和矿物层的交界处,一般来说,外生菌根都参与了富含有机质的森林土壤中铯-137的保持和循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